多個人,添雙筷子。自從退居二線之后,調研員老張就成了那雙添上的筷子,陪吃,是他的一項主要工作。老張拒絕過,可是人家說了,老領導,架子咋就那么大呢。老張推辭不開,索性有請必到,不吃白不吃。
以前人家請老張,都是奉為上賓。席間,敬酒的,點煙的,添茶的,奉承的,巴結的,一茬接一茬,一浪高一浪。可是,老張雖然天天趕場子泡館子,卻多半吃不了幾口,早就被不絕于耳的迷魂湯灌得暈暈乎乎了,深夜回到家總是感覺餓,吃一大碗老伴燒的菜泡飯,胃才踏實。
從領導老張到調研員老張,這個角色轉換,就從飯局開始。老張慢慢適應了,明白調研員老張。既不是主,也不算客,就是個陪吃的吃客,湊數(shù)的,撐臺面的。
人家在首席拉拉扯扯時,老張就自覺地找個靠門的位置。安頓好自己,這個位置,一般都是辦公室主任和次要人物坐的地方,張羅起來方便,也是服務員上菜的位置。
席間的老張,很少說話,別人也很少跟他說話,與以前相比,很冷落,很寂寞,但是老張卻總是面帶微笑,滿足的、坦蕩的、真誠的微笑。老張得體的微笑,深得人心,新領導多次表揚老張識大體,顧大局,位置擺得正;同事們欽佩老張心態(tài)好,雖然退居二線了,不失魂,不落魄,甚至有點不卑不亢的味道。
偶爾我也會被請陪吃,自感陪吃是天下第一痛苦的事情,枯燥、尷尬、郁悶,場上的推杯換盞與自己總是相隔甚遠,永遠也無法融入其中。不知道老張怎么能夠做到每次都面帶那么純凈的笑容?
觀察過幾次,才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奧秘。每次服務員端上一盤熱氣騰騰的菜,老張都會微笑地看著菜。這時候,辦公室主任會忙不迭地將菜轉到領導面前,請領導先品嘗,領導只象征性地搛一口,就和身邊的人干杯說笑去了。老張再微笑地將菜轉過來,搛一塊,送進口中,咂巴咂巴,笑著點點頭,又搛了一口。老張是對菜微笑啊,難怪老張的臉。笑得如此燦爛,如此滿足。
有次私下里和老張閑談,我點破了他這個“秘密”,老張哈哈一笑,在飯桌上,還有什么比一盤美食更值得你對它微笑嗎?過去在領導崗位上,每次被請吃,都是被甜言蜜語泡著,被各種用心灌得酩酊大醉,而完全忽視了眼前的美食。其實,飯局上的話,有幾句能當真?又有幾張臉是真誠的?別人有求于你,你就是尊貴的客人,一旦沒有利用價值。你還是座上賓嗎?
老張拍拍我的肩膀:“小老弟,飯桌上,只有那一盤盤菜,才是真正可口的,別無用心的,對一盤菜微笑,就是對真實的人生微笑啊。可惜很多時候,局內人往往看不到這一點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