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最近買了車,一輛自動擋豪華型車。
朋友最初的計劃,只是想買一輛代步的車,總價五六萬元。他當(dāng)時考慮買一輛二手車。有同事說,二手車不好吧,五六萬元應(yīng)該可以買輛新車了。朋友覺得挺有道理,于是把買二手車的計劃放棄了。
朋友選定了街面上到處在開的普桑,可是一些朋友說了,普桑太平常了,也不像家庭用車,加上二三萬,可以買更好的車了。朋友想想也對,如果車子高檔些,也挺有面子的。于是他把購車資金從五六萬升至八九萬。
他到汽車城選車。車子實在太多了,導(dǎo)購員說,八九萬的車只能算是入門級。如果能再加一兩萬元,就可以買到更好的車。
朋友一思考也對,自己是工薪階層,不可能換車,如果再加一萬元可以買到更好的車,何樂而不為呢。
于是,他把購車資金提高到了10萬。
但他在選車過程中,發(fā)現(xiàn)車輛的配置五花八門:空調(diào)是不是自動的,CD是不是六碟的,有沒有天窗,坐椅是不是真皮的,氣囊有幾個……
導(dǎo)購員對他說,如果是自動恒溫空調(diào),駕駛的時候會感到更舒適。朋友覺得有道理,選了有自動恒溫空調(diào)的車。導(dǎo)購員說,CD如是六碟的,那就不需要經(jīng)常換碟了,朋友覺得有道理,選了配有六碟CD的車。導(dǎo)購員說,如果有天窗,那么在有陽光的時候。帶家人去兜風(fēng),會更愜意,朋友覺得有道理,選了有天窗的車……
車子選定后,車價飆升到12萬。
朋友覺得價格高了,但導(dǎo)購員說,這樣的車既可家用,又可商用,開出去會很有面子。
朋友覺得非常有道理,準(zhǔn)備下單?;貋砗?,和同事、朋友聊起這車,但不少同事、朋友說,車價有點兒高了,如果買這車,不如再加點兒錢,買輛自動擋豪華型的,開起來輕松,而且你太太也可以使用。
朋友考慮了一下,覺得這個建議挺好。
他把所有存款拿了出來,用17萬元買了一輛“優(yōu)點”集于一身的新車。
朋友每天開著這輛車。卻很憂慮。養(yǎng)車每月需要1000多元,家里沒有余錢,心里總是空落落的。前段時間,朋友的母親患了一場大病,他不得不向別人借了5萬元。
本以為有了車自己會很快樂,誰知自己被這車“套”住了。原先朋友的車每天都擦得锃亮,現(xiàn)在,這車滿是灰塵,經(jīng)常停在樓下,他能不開就不開,朋友說,省點兒油錢也是好的,現(xiàn)在,朋友連折價賣車的念頭都有了。
朋友買車的故事,就像青蛙入水,假如把一只青蛙扔進(jìn)熱水,它受不了高溫,會跳出來。如果把青蛙扔進(jìn)冷水,然后慢慢加熱,那青蛙就麻痹了,再也跳不出來了。
其實,人生中的許多煩惱,極像這個買車的故事,隨著欲望的一點點加碼,煩惱也在一絲絲增加,最后,你原本平靜的生活就被欲望給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