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介紹
余惕君 上海銘源集團董事、常務(wù)副總裁。兼任中國健康教育協(xié)會常務(wù)理事、中國健康教育協(xié)會企業(yè)分會副主任委員,上海企業(yè)健康促進協(xié)會副會長、中央文明辦、衛(wèi)生部“相約健康社區(qū)行”活動全國巡講專家。已出版《中國企業(yè)發(fā)展大趨勢》、《現(xiàn)代企業(yè)領(lǐng)導》、《企業(yè)經(jīng)營概論》、《國際競爭策略》等學術(shù)專著20余部.近年,著有《天命悟語》、《人生感懷》、《覺海思錄》、《俗世方圓》、《大智若“余”》、《字藏玄機》、 《管理“余”言》、《快樂其實很容易》等人生感悟隨筆。
古人說50知天命,很有道理。50歲生日那晚,我夢見如來,對人生忽有頓悟。從那天開始,我就每天寫生命日記,盡管銘源集團有五大產(chǎn)業(yè)、6000余名職工,瑣事纏身,但我近五六年來還是做到了一年一本書,都是自己的一些人生感悟,最近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新書叫《快樂其實很容易》,我請各個階層的人,談一談他們的快樂感言。胡潤在中國搞了一個財富榜,幾乎接觸過中國所有的億萬富翁,他的感言是:財富并不是快樂,快樂一定是財富,說得非常好。洪昭光教授給我的感言是:事業(yè)要有進取心,生活要有平常心;忙并快樂著,閑并快樂著。
快樂其實很容易,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感悟。人生有長度,人要活到100歲,那就是長度,但人生是立體的,人生還有寬度,那是你的事業(yè);人生還要有厚度,那是你的快樂。人生的大業(yè)是你的(學業(yè)+事業(yè))×道業(yè),你的學業(yè)和事業(yè),都要以道來放大。人生為什么可貴?可貴就可貴在快樂,如果不快樂那人生有什么可貴?可貴的人生是有覺悟的人生。悠悠萬事,健康為大。何為“健康”?健,身體,體壯為??;康,心情,心怡為康。人生是條單行道,不買回程票,生命就在當下。正因為人生無常,更要把握當下。我們不要去追求幸福的“支票”,而要牢牢把握快樂的“現(xiàn)金”?,F(xiàn)代人有好多誤區(qū),最大誤區(qū)就是:現(xiàn)在苦一點沒關(guān)系,我是為了今后的幸福。今后幸福不幸福你還不知道,至少你現(xiàn)在就不快樂。幸福有“支票”,但很可能是一張“空頭支票”,你要把握快樂的“現(xiàn)金”,因為它可以馬上兌現(xiàn)。
字藏玄機
我曾出版了一本論述中國文字的書,叫《字藏玄機》。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這個字為什么這樣寫,自有它的道理。開篇第一個字我拆的是什么字呢?是最好寫,但又最難寫的字,那就是一個“人”字?!叭恕倍嗪脤懓?,一撇一捺,就如一個人走路,前腳邁開,后腳抬起,那就是一個人。一撇一捺寫個人,一步一步寫個人,一生一世學做人。
我上個月給鳳凰衛(wèi)視的楊錦麟先生發(fā)了一條短信,告訴他我新拆了一個字:“我”。大家看看,“我”字怎么寫,“我”,一撇,下面一個“找”?!拔摇笔鞘裁?,一生都在尋“找”。找不到那關(guān)鍵的一點,你就迷失了自我;找到了關(guān)鍵一點,那就成了我。那一點是什么,是對生命的感悟、對人生的參透,有了那關(guān)鍵的一點,你就有了開闊的人生覺悟,你就找到了快樂的基本要素。生活中,每個人都在不斷地尋找,用心尋覓快樂的真諦。楊錦麟先生對此評論說:“這一點的感悟,余惕君尋找了半個世紀,或許他找到了,或許還沒有,也許正是這種‘找’的過程,才能體現(xiàn)出上下求索的執(zhí)著。盡管每個人尋找快樂的路程不同,或有長短,或有遠近,或有深淺,或有厚薄,難得的是,余惕君并沒有獨自擁有,卻樂意將這一點感悟?qū)懗晌淖?,和更多的人分享。分享是一個充滿快樂的過程,余惕君樂于和所有人分享,也許,快樂就是從分享的這一刻開始”。
快樂其實很容易
人要使自己快樂,首先是要善待自己。所謂“愛心”,是愛自己的心。古人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但在修身之前是正心,心一定要正。“正”字怎么寫,一橫,下面一個止,止于一,九九歸一。什么叫歪,不正,那叫歪。正是止一,歪就是不止一。所以日常生活中常有這樣一句話:真理一條,歪理十七八條。心要正,不能歪,也不能慌,要安,平心靜氣,心平氣和,和氣生財。你心一慌,就叫心慌意亂;心不能提,心要放,心一提起,膽跟著吊起,那就叫“提心吊膽”;心要干凈,不能臟,心有灰,就會心灰意冷、灰心喪氣;心不要悶,“悶”,門里面是心,你心在門里嘛,誰把它關(guān)進去的啊,你自己關(guān)的嘛。人家勸你要開心,什么叫開心呢,把心從門里打開,那叫開心。開心不開心,鑰匙在自己的手上。我的身體我維護,我的心情我做主,生活本來就簡單,快樂其實很容易。
返璞歸真,大道至簡,生活就像圍城。農(nóng)民對城里人發(fā)牢騷,過去俺們沒肉吃,現(xiàn)在俺們有肉吃了,你們都吃菜了;過去俺們在村口戀愛,現(xiàn)在俺們能夠到電影院去談戀愛了,你們都不去電影院,你們搞網(wǎng)戀了;過去俺們?nèi)⒉黄鹄掀牛F(xiàn)在俺們?nèi)⒌闷鹄掀?,你們城里好多人卻鬧離婚了;過去俺們長不胖,現(xiàn)在俺們長胖了,你們卻要減肥了……嬰兒出生時,兩個小拳頭緊緊握住,仿佛在說:我要,我什么都要。但是人走的時候都是攤開雙手,叫撒手人寰。如果這時候他還能說一句話,他可能會說,看吧,我什么也帶不走。有些老同志離休以后就想不明白,鬧情緒,本來身體還好,一離休沒人睬他了,心里很不高興,身體也不行了。我說你為什么想不通呢?你看看有的同志離休時候怎么說:早退晚退都是退,早死晚死都是死。橫批:早退晚死。說的多好。
我對一個老同志說,你還想不通,就帶你去火葬場,那叫:不要想不通,看看高煙囪,進去三分鐘,出來一樣蓬蓬松,都是一把灰,還是那英唱的好“霧里看花,水中望月,你要能把握這變化莫測的世界;云走云飛,花開花謝,你要能把握這搖曳多姿的季節(jié)。借我借我一雙慧眼,讓我把這紛擾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快樂取決于價值觀
人快樂不快樂,歸根到底取決于他的價值觀、世界觀。關(guān)鍵在于一個觀,你怎么觀。價值觀,就是觀價值,那么多的事情你認為什么最重要。世界觀,就是觀世界,你怎么看這個世界,對這個世界要看透。借你一雙慧眼,是讓你看透,并非讓你看破,這個“透”和“破”完全不一樣。有一次我?guī)е粠团笥延纹胀由剑粋€導游給游客講解,說觀音的本事在哪里呢?就是耳朵能聽千里。我說錯,觀音不用耳朵聽,是用眼睛看的。他說,眼睛怎么看?我說,能啊,世界上有幾種人:什么話都聽,傻瓜;聽話聽一半,聰明;知道哪一半話可聽,精明;聽話能聽音,高明;不聽就知音,那就是觀音。所以中國有句古話叫“真人面前不說假話”,你說假話沒用啊。這時,在旁的一個老方丈聽到了,說了,阿彌陀佛,你悟性極高,應(yīng)當出家。我說,謝謝法師,你出家是因為看破紅塵,我不出家是因為看透人生。他說你既然看透了,還是早日出家。我說看透并非看破,他說看透怎么就不是看破呢?我就拿張紙寫個字,打破一個洞,問:還有嗎?沒有了,正面、反面什么也沒有了。我再拿張塑料紙寫個字,看見了嗎?看見了,正面看見了,反面也看見了,那就叫透,叫力透紙背。所謂“看透”,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你知道該干什么,不該干什么。就說做事情吧,損人不利己的事堅決不能做,損人利己的不該去做,損己利人的事當做則做,利己利人的事要大做特做。做人,要有境界,我們經(jīng)常問人:你明白了嗎?他說明白了。其實不然,什么叫明白?明,明什么?白,白是什么?白是顏色,錯,那個白是空,悟空才是明白。
人生的第一境界是空,赤條條來去無牽掛。錢財、名聲、美譽、地位,所有的一切,最終都和你無關(guān),你雙手一攤還有嗎?人太簡單了,晚上眼睛一閉,明天早上睜的開嗎?睜開了,恭喜你,今天又是你的。晚上眼睛閉了,明天睜不開了,那你的一生就完了。人要“悟空”,但如果悟空后,你說我什么也不做了,那錯了。正因生命無常,更要珍惜當下。緊接著,你要“悟能”,你要做點事,但要知道什么該大做,什么該小做,什么不該做。在做的過程當中,你不要一邊做一邊心情煩躁,你要心生歡喜,藉事練心,事中會理,所以還要“悟靜”。說到這里大家明白了吧,《西游記》的那三個主人公,為什么叫孫悟空、豬悟能、沙悟靜,他們的師傅為什么叫唐三藏,人生的三味真經(jīng)就藏在三個徒弟的名字里面。
萬事萬物存在總有它的道理,無論是字,無論是事。有一天我和洪昭光教授說了,空空如也,什么意思?一個茶杯里面沒有東西那是空,那是一種物質(zhì)形態(tài),如果把這茶杯連同這個桌子這種形態(tài)也都把它空了,誰能做到,如來,那就叫空空如也。人生在世要快樂,首先要找回人生的基本要素。不少人贊揚我的書是“心靈雞湯”,其實,從健康的角度更應(yīng)說是“心靈菌湯”,但雞湯、菌湯只能一飽口福,不解決心靈浮躁,關(guān)鍵是要尋覓快樂的“一本‘正’經(jīng)”,你要用心,若能找到快樂的“一本‘正’經(jīng)”,家家都不會再有難念的經(jīng)。所以我演講的題目叫“用心尋覓快樂的真諦”,這不易,但一定要尋覓,因為關(guān)系到你人生的終極目標?!奥仿湫捱h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我的快樂三要素
第一,對生活知足,常以幫助別人為樂。經(jīng)常想想我有了什么,不要想我還沒有什么,常為所有而喜,不為所無而憂。如果一個人老是想還沒有什么,你說這個人會開心嗎?你們看電視上那個金牌、銀牌、銅牌選手,按理說金牌最開心,銀牌第二、銅牌第三。事實并非如此,最開心的銅牌,最不開心的銀牌。不少銀牌選手在臺上一臉的沮喪,好像人家欠他錢不還一樣,為什么?因為銀牌是失敗者,他是和金牌比賽的結(jié)果,就差了那么兩分,結(jié)果他拿了第二,而且心情還來不及調(diào)整,馬上就去領(lǐng)獎,一臉沮喪寫在臉上。銅牌呢,他是和第四名比賽的結(jié)果,是勝利者,而且隔了一個晚上,他晚上越想越開心啊,就差那么兩分,我站在臺上,全世界都能看到,第四名什么都沒有,真是很可憐。問題是你用什么角度去想,怎么觀,“觀”是兩個字:又、見,樂觀是因為樂、又、見,悲觀是因為悲、又、見。如果你面對太陽,陰影總在你的身后;你背著太陽,陰影總在你面前,很簡單的道理,所以人要有陽光心態(tài)。橫看成嶺,側(cè)看成峰,觀念一轉(zhuǎn),豁然洞開。還要明白一個道理,施比受有福。什么叫得失,得到的同時就是失去;什么叫舍得,舍的同時就是得到;什么叫福氣,你享福一定會受氣,你不受氣只享福,沒有那回事。你別看有錢人財產(chǎn)積累很多,什么叫積累呢?那個字也念“累”,勞累的“累”,積累就是“積累”,有錢人財大氣粗,為什么氣粗,那是累出來的,那么多財壓在身上,氣會不粗嗎。為什么會患得患失,這個“患”怎么寫啊,一串心,不是一串羊肉串啊,擔心、煩心、操心、傷心……我的結(jié)論是:錢如果離你離得太遠,你或許就是遠離了幸福,但如果錢與你靠得太近,或許就是靠近了痛苦。
快樂的第二個要素,就是對工作知不足,常以不斷進取為樂。人在工作中的快樂在哪里,在知不足,如果知足,你的快樂就沒有了。工作的快樂就在于不斷的挑戰(zhàn)自我,超越自我。洪昭光教授講得多好,生活要有平常心、事業(yè)要有進取心,如果不進取,你的快樂就到頭了。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是助你人生翱翔的雙翼,是人生快樂的源泉。
快樂的第三個要素,對學習不知足,以無止境追求為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