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6年以來,國內汽車產銷連續(xù)兩年以超過20%的增幅高速增長,中國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汽車新興市場。但受多重因素影響,這一發(fā)展趨勢今年上半年出現了變化。據國家信息中心最新數據顯示,上半年汽車市場雖然保持較快增長速率,但較去年同期有所降低。
今年以來,自然災害頻發(fā)、油價上漲、生產成本增加、人民幣升值、宏觀調控力度加大等多重因素對汽車行業(yè)的生產、銷售、進出口、物流等環(huán)節(jié)均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上半年車市不盡人意
內銷內需增長率均下滑
2008年已經過半,據國家信息中心數據顯示,1-6月份乘用車內需為289萬輛,雖然同比增長15.4%,但較去年同期有較大下降;銷售271萬輛,同比增長13%,增速也大大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對全國車市來講,今年是比較困難的一年。從市場需求來看,盡管1、2月份形勢喜人,但從4月份開始連續(xù)3個月環(huán)比下滑。二季度內需增長率比一季度下降了將近10個百分點。
國產車國內銷售量增速下滑更為明顯,一季度增長率為17.4%,二季度就下降到了8.7%,增長率下降了將近9個百分點。
眾多企業(yè)對此都有了反應,只是反應快慢的問題。從月度增長率情況來看,前三個月平均下來還是相當不錯的,不過4、5、6月的數字就不那么理想了。4月份同比增速僅為3.3%。數據顯示,基本上從4月份開始,增速滑坡比較明顯。
從各級別車市場上看,A級車市場形勢還是比較好的。A級車今年上半年增長幅度為20%,基本與去年持平;B級車的增長幅度卻較去年下降了約20個百分點;C級車去年是增長幅度為13.1%,今年下降了4.4%。
大因素干擾 小因素疊加
多重因素影響上半年車市發(fā)展
到底是什么導致了4月份以后車市出現大幅的滑坡?我們判斷,主要因素是宏觀經濟調控力度加大。
今年以來,主要的宏觀調控為從緊的貨幣政策,但是今年的貨幣政策最明顯的表現是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中央銀行通過調整存款準備金率,可以影響金融機構的信貸擴張能力,從而間接調控貨幣供應量。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現在是17.5%,上調了一個百分點,調整的力度很大。
這個政策的調整在社會上對各個行業(yè)的影響是不均勻的,對汽車企業(yè)的影響也不一樣。汽車行業(yè)的經銷商的資金沒有問題,是因為汽車廠在商業(yè)銀行一般算是優(yōu)質客戶,商業(yè)銀行給優(yōu)質客戶授信額度較高。
企業(yè)可以把剩余的額度給4S店,所以目前各4S店的資金還算比較寬裕,但非4S店的資金就會略顯緊張,這種形勢對汽車行業(yè)是比較不利的。
財政方面也做了一些調控。比如今年減少貿易順差,出口多進口少。人民幣升值導致服裝等附加值低的一些產品受影響,這也是宏觀調控政策的一方面。
除宏觀經濟調控力度加大這一主要因素的影響外,小因素的疊加也對今年的市場滑坡起了作用。
年初的冰凍雪災對地區(qū)銷售造成短期影響,供貨不足導致2月份銷量下滑。5月份的地震導致災區(qū)消費者購買力下降,乘用車需求約減少2萬-3萬輛。震后,中央壓縮開支嚴控公車購置,并要求地方將年收入1%支援西部,這些因素所帶來的影響將逐漸體現。此外,價格調整對整個車市也有一定的影響。
股票、房市的不景氣帶來財富效應下降,這兩個變化對中高端車型影響比較大。當股市飄紅的時候,中高端車就會很火,而下跌的時候,中高端車的銷售就會稍受影響。
綜上所述,盡管今年的不利因素很多,并都在不同程度上對汽車行業(yè)造成了影響,但小因素的疊加還是不如宏觀調控的影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