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在綜合實踐活動主題活動中有效指導的缺失會導致學生活動的膚淺甚至無效,因此教師不僅要在學生活動前加強指導,在學生活動過程中和活動結束后都需要加強指導,學生才能有目標、有計劃、有內容、有效果地開展主題活動,達到既定的目標。
關鍵詞:綜合實踐;主題活動;有效指導
日前,在一所小學聽了一節(jié)綜合實踐活動主題活動匯報交流課,主題是《尋找春天》。按理說,匯報交流課應該很熱鬧,學生在進行了一個階段的活動之后,收獲很多,能夠匯報的內容也是豐富多彩的??烧n堂上卻是另外一番景象,課堂氣氛非常沉悶,教師雖一再啟發(fā)從哪些方面去匯報,但匯報的學生不僅寥寥無幾,而且匯報的內容仍很局限,多數都是匯報植物變化的觀察日記,使一節(jié)本是熱鬧精彩的課堂顯得了無生氣。從師生的課堂活動來看,問題出在教師有效指導的缺失這一環(huán)節(jié)上。
教師在主題活動中有效指導的缺失會導致學生課外活動的膚淺和課堂匯報的無味,如果教師在主題活動的各個階段都能夠有效地指導,那么學生不僅能夠有目標、有計劃、有內容地開展主題活動,而且在課堂匯報階段也會表現(xiàn)得精彩紛呈。因此教師在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活動中各階段的指導作用都不可缺失?,F(xiàn)以《尋找春天》的主題淺談教師指導作用的有效體現(xiàn)。
一、活動要多感官、多角度
綜合性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特點之一。綜合性這一特點可以在多方面體現(xiàn),可以是目標的綜合,內容的綜合,也可以是活動方式的綜合,當然還可以有其他方面的綜合。綜合性這一特點的體現(xiàn)不應該是簡單的拼湊,人為的、勉強的聯(lián)系,而應該把內在的、自然的、真實的聯(lián)系體現(xiàn)出來。筆者以為,《尋找春天》這一主題活動可以借助感官的綜合感受體現(xiàn)出課程的綜合性特點來?!皩ふ摇弊鳛閷W生實踐活動的突破口,不僅需要學生借助于自己的眼睛、自己的雙腳,更要借助于自己的心靈去發(fā)現(xiàn)。因此教師應指導學生明白尋找春天的感官不能是唯一的,要用眼睛看,用鼻子聞,用耳朵聽,用嘴巴嘗,用雙手摸,用心靈去感受。唯如此,學生尋找春天的感受才能是深刻的、真切的。這樣的尋找,因調用了多感官的參與而使學生的活動更具綜合性的特點,比起單純用眼睛看更能感染學生的心靈。另外,尋找春天的范圍不能只局限在植物的變化上,教師應指導學生注意植物、動物、人物的變化、感受等,還應鼓勵學生拓寬活動的途徑,不能只局限在家里、校園里,而應走進大自然,感受生機勃勃的春天,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這樣,才能使活動的目標體現(xiàn)出綜合性的特點來。因此教師應指導學生多感官、多角度地尋找春天。
二、記錄要多形式、多內容
《國家九年義務教育課程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指出:“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不過分強調結果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將關注的視角指向小學生獲得結果和體驗的過程,注重小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xiàn)。”由此可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注重過程的課程。無論是短線活動還是長線活動,無論活動是成功還是失敗,學生在活動過程中都會有著豐富的體驗和深刻的感受。而活動過程又為教師評價學生提供了重要依據。因此教師如何指導學生記錄活動過程就顯得非常重要。因地制宜、切合實際的過程記錄能促進課程的持續(xù)發(fā)展,還能為學生的匯報交流奠定基礎。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記錄時要注意為學生拓寬視野,不能只局限在有限的方式上。很顯然,案例中的老師在《尋找春天》的主題活動中缺少對學生活動過程記錄的指導,以致于學生的活動記錄形式單一。如果教師能夠在指導學生進行多感官、多角度尋找春天的基礎上,先鼓勵學生自己思考可以記錄的途徑和內容,然后作出適當的引導和點撥,讓學生明白除了觀察日記外,還可以選擇畫畫記錄,也可以選擇攝像記錄和照片記錄等多種形式。記錄的內容也可以更豐富,不僅是關于活動內容的記錄、尋找春天的各種呈現(xiàn),也可以是參與活動中的一些感受、收獲、方法、遇到的困難、解決的難題等。只有教師有效指導學生拓寬活動記錄的內容和形式,才能讓學生的活動立體、豐滿,讓主題活動的目標達成度更高。
三、過程要多關注,多指導
如前所述,綜合實踐活動是注重過程的課程,有活動過程的活動結果才是有生命的結果,才是有質量的結果。教師對學生的活動過程進行關注和有效指導才能保證學生活動的有效開展。盡管綜合實踐活動給了學生很大的自主空間,但不能缺少教師適時的點撥和指導。教師既不能不管不問,也不能包辦代替,要把握好二者之間的度。如果教師任由學生課外的活動不管不問,那么很可能導致學生活動的膚淺甚至無效,因此教師關注學生的活動并做好活動過程的引領和指導是不可缺少的。在上述尋找春天的課堂活動案例中,之所以出現(xiàn)課堂冷場和教師一再啟發(fā)學生多角度匯報卻不見效果的情形,原因也在于此:教師在指導學生要在課外進行探究活動后就不再過問學生的活動情況,對學生的活動過程一無所知,不知學生的活動進展,不知學生在活動中遇到的困難,不知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感受、收獲……那么在匯報交流時再去指導已無濟于事了。因此教師在做好前面兩項指導工作的基礎上,如若有時間可以親自參加學生的課外活動,和學生一起去體驗感悟,一起去發(fā)現(xiàn)問題,一起去解決問題,這樣的指導更有針對性,過程更具說服力。如沒有時間親自參與學生的活動,就要經常關注學生的活動情況,了解學生活動中的一些感受,遇到的困難和挫折,碰到的問題等,和學生一起出謀劃策,關注學生活動的持續(xù)性和有效性,同時也能為匯報交流的有效性提供支撐。
四、匯報要多元化,多視野
綜合實踐活動注重過程,但是兼顧結果。在一個主題活動完成之后,教師要引領學生將活動的結果進行整理匯報,一可以對活動進行總結,二可以讓小組間進行交流,三可以對下次活動進行引領。而活動的總結匯報階段是最讓學生喜歡和激動的,因為在經歷了一個探究、實踐、活動的過程后,學生的感受、體驗非常豐富,而且學生有急于展示自己小組成果的欲望。但是在匯報前,教師的指導作用也應該有效地體現(xiàn)出來,否則很容易出現(xiàn)冷場的現(xiàn)象,因為學生雖然經歷了過程的探究,但是對于匯報的形式和內容還比較陌生。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經歷過程后,要鼓勵學生整理活動的資料,鼓勵小組分工合作將本組的活動成果以最能吸引人的形式展示出來。而展示匯報的形式可以借鑒班隊會的形式,圍繞活動主題融入歌舞表演、詩歌朗誦、日記再現(xiàn)、小品演出、錄像交流、照片展示、采訪回放、展板呈現(xiàn)、手抄報展覽、實物呈現(xiàn)、學生感言等多種形式,讓匯報的課堂精彩引人,充滿生氣。此外,在匯報交流前,教師要指導學生拓寬匯報的視野,讓匯報的內容不僅指向活動的結果,而且也要交流學生活動的過程與方法、在活動中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讓課堂不僅是匯報,也是交流,讓學生通過匯報和交流達到共同成長、發(fā)展的目的。
?。ㄘ熑尉庉嫞豪钛┖纾?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