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第29屆北京奧運會火炬?zhèn)鬟f活動歷時130天,傳遞總里程約13.7萬公里,火炬手2萬多名,這是奧運史上傳遞時間最長、傳遞范圍最廣、參與人數(shù)最多、到達海拔最高的一次火炬接力。火炬手化身為奧林匹克理想的承載者,他們肩負著傳遞圣火、傳播奧林匹克精神、傳遞友誼與和平信息的使命,點燃人們對奧運會的激情。參加奧運火炬?zhèn)鬟f無疑是一種至高的榮幸,全國的大中小學校有許多名教師和學生非常幸運的承擔了火炬手的傳遞工作,體驗了奧運火炬?zhèn)鬟f的神圣時刻。本刊摘取了少數(shù)幾位火炬手的事例,讓我們重溫這些激動人心的時刻,為火炬手喝彩,為奧運加油!
齊力新,男,1960年生,中共黨員,碩士學位,副教授,首都體育學院副院長、訓練場館運行團隊經(jīng)理。作為北京奧運會圣火傳遞北京地區(qū)火炬手,于8月6日在豐臺區(qū)進行了火炬?zhèn)鬟f。
陳永發(fā),男,34歲,中共黨員,北京交通大學體育部副主任。
作為奧運場館團隊的代表,北京交通大學體育教師陳永發(fā)被推薦擔任奧運火炬手?,F(xiàn)任北京交通大學奧運場館服務(wù)副經(jīng)理,國家級排球裁判員,北京交通大學優(yōu)秀主講教師,火炬手編號是359,傳遞路段是豐臺科技園文化廣場至總部九區(qū)路口。
周晨光,一名普通的小學體育老師,然而又是一位不平凡的體育老師。在可口可樂奧運火炬手選拔時,周老師拿出各式各樣的體育道具,令在場的所有人為之嘆服。
在我們平時的體育實踐中根本沒有的擊劍、鐵餅等奧林匹克項目,然而在周老師的課堂上,孩子們可以充分享受奧林匹克運動的快樂。周老師自制器材教孩子擊劍、鐵餅等,讓孩子們真正接觸奧運項目和奧運精神。從2002年開始,周老師在沒有任何資助的情況下,自己用平時積累的10多萬元錢為學生組織了首屆模擬古代奧運會。為了讓小學的孩子們深入淺出的學習,周老師用軟泡沫材料做成了各種比賽器材,孩子們在進行趣味體育比賽的同時,也能更好地了解奧林匹克運動。
任藝:北京市第十五中學分校學生
感言:我作為北京市最小的火炬手有幸和其他8位世界級的大腕兒共同參加北京奧運圣火傳遞起跑和點火儀式。
8月6日清晨,當我穿著紅白相間的火炬手服裝,手舉“祥云”,站在午門等待傳遞圣火的那一刻,還有種似幻似真的感覺。也許因為期待太久,也許因為渴望太深,當這一刻真的變?yōu)楝F(xiàn)實呈現(xiàn)在我眼前的時刻,我還有些不敢相信。
航天英雄楊利偉叔叔作為首棒火炬手從劉淇書記手中接過圣火,跑向002棒杜大衛(wèi)的時候,我才感覺這是真的。圣火真的即將傳遞到我手中了。作為004號火炬手,已經(jīng)不容我多想,003號北京市作協(xié)主席劉冠軍伯伯已經(jīng)跑到了我的面前。我趕緊單膝跪地,滿懷虔誠地點燃了手中的祥云。在兩旁觀眾震耳欲聾的歡呼聲中,在眾多殷切目光的注視之中,我將手中的祥云高高擎起,奔跑在紫禁城的腳下,此刻,我感覺已經(jīng)與廣場上飄揚的國旗和手中燃燒的圣火融為了一體;此刻,我感覺我們個人的一切都不重要了;此刻,我們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人”!
短暫的38秒,鏗鏘的80步,是我一生都值得永遠銘記的時刻。我承載著全國青少年的期盼,代表著全國環(huán)保少年的夢想,完成了這至關(guān)重要的40米路程。向世界展示我們中國中學生的風采。
成為火炬手是一種榮耀,更是一種責任。火炬手是傳遞圣火,傳遞奧林匹克夢想的使者,今后我要更加努力,為圣火增輝,并以高舉圣火的經(jīng)歷鼓舞和激勵我的一生。
袁日涉,女,漢族,1993年3月出生,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學學生。在2001年度福特汽車環(huán)保獎評選活動中,袁日涉以“一張紙小隊”的活動,成為當時唯一獲獎的小學生?!耙粡埣埿£牎碧栒俅蠹摇皟擅嬗眉?,節(jié)紙護樹”,積極參與環(huán)保活動。她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和全國的環(huán)保志愿者們一起為“少年先鋒林”種下2996棵樹,獻給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
張喚,男,漢族,1989年5月出生,北京一零一中學學生
北京2008年第29屆奧林匹克奧運會火炬手,海淀區(qū)中學生學生總會主席,利用校園電視臺、校報開設(shè)《奧運禮儀在我身邊》欄目,舉辦奧運DV大賽,宣傳奧林匹克精神;開展全校性的體育、志愿服務(wù)等活動,多次帶領(lǐng)全校志愿者赴太陽村、香山敬老院等地志愿服務(wù)。
丁可,在湘潭傳遞的第83棒火炬手,年僅14歲的她曾經(jīng)奪得過湖南省首屆國際標準舞錦標賽拉丁少兒組的金獎,第四屆中國陽光藝術(shù)新人少年廣告模特金獎以及湖南省英語風采大賽特等獎。6歲那年,她開始學習舞蹈,5歲那年,憑借出色的才藝,她從湖南舞到了北京;奧運會選拔火炬手的活動給了她與奧運結(jié)緣的機會,她不僅是湖南最小的火炬手,還是全國最小的火炬手,擁有了一份實力才使得這位小火炬手越發(fā)成熟,越發(fā)自信。
劉通,山西省平遙站火炬手。13歲,北京市八一中學初二(12)班學生,校健美操隊隊員。共青團員,曾就讀于臨汾三中,學習成績優(yōu)異,曾獲全國健美操比賽個人冠軍。
2008年6月21日,初二(12)班的劉通同學在全班同學的祝福聲中,帶著全班同學“致奧組委的一封信”和為四川災(zāi)區(qū)的捐款,踏上了奔赴山西省古城平遙傳遞奧運圣火的征程。6月25日下午4:24,劉通手中的“祥云”火炬被點燃,52.8米的火炬?zhèn)鬟f開始了!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分鐘,但他不僅承載了劉通同學本人的夢想,更寄托了無數(shù)人的囑托。
張 心,北京四中初二學生
曾榮獲北京市“十佳”少先隊員、北京市十佳“小主持人挑戰(zhàn)賽”優(yōu)秀主持人稱號,多次榮獲西城區(qū)科技電腦比賽獎項,擔任班級宣傳委員,帶領(lǐng)“板報委員會”策劃組織宣傳工作。曾代表北京電視臺采訪美國前總統(tǒng)克林頓、丹麥首相拉斯默森、搜弧總裁張朝陽、著名導演馮小寧、奧組委新聞發(fā)言人、捷克大使等著名人物。2006年-2007年代表北京四中參加“中日友好科技交流”“中美科技交流項目”,2007年夏曾自費就讀澳大利亞英語學校,使忞心開闊了視野并對中澳文化和教育背景有了更深的了解,不僅熟練掌握英語,一定程度上磨練了忞心的獨立生活能力和意志力。
6月初,忞心接到奧組委的最終確認,她成為云南麗江站的火炬手。6月10日,忞心在麗江跑完了人生中難忘的100米。
王安妮,北京二中學生,參加了在雅典舉行的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圣火交接儀式
現(xiàn)任學校舞蹈團團長,北京市2007年度銀帆獎獲得者。她和她的隊友們多次參加國家重大政治和慶典演出活動,在國內(nèi)重大舞蹈比賽中頻頻獲金獎,曾獲雅加達國際藝術(shù)節(jié)、全國“群星杯”舞蹈大賽、舞蹈大賽、全國中小學生藝術(shù)節(jié)等國家、國際級金獎;多次代表北京市和國家參加國際文化交流活動,曾在法國“巴黎中法文化節(jié)”、倫敦“中國文化季大型文藝展演”、日本“世界博覽會”、臺灣“兩岸城市藝術(shù)節(jié)”、澳門東亞運動會開幕式、“美國帕薩迪那玫瑰花車游行”及北京奧運宣傳活動等對外文化交流活動,受到國際友人的贊賞和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