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復方樟柳堿;復方血栓通;顳淺動脈旁注射;前部缺血性視神經(jīng)病變
中圖分類號:R77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08)02-0012-01
缺血性視神經(jīng)病變是視神經(jīng)營養(yǎng)血管發(fā)生急性循環(huán)障礙而出現(xiàn)的一種營養(yǎng)不良性疾患,根據(jù)缺血的部位可分為兩種:以篩板為界,篩板以前視神經(jīng)包括視乳頭缺血稱前部缺血性視神經(jīng)病變,又稱缺血性視乳頭病變;篩板以后視神經(jīng)缺血性病變稱后部缺血性視神經(jīng)病變。臨床以前者為多見。筆者運用復方樟柳堿注射液聯(lián)合復方血栓通膠囊治療前部缺血性視神經(jīng)病變(ADN)50例(62眼)。取得較好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2003年8月~2007年5月間門診治療前部缺血性視神經(jīng)病變100例(124眼),其中24例為雙眼發(fā)病,年齡最小32歲,最大68歲,平均48歲;男21例(52眼),女29例(72眼);發(fā)病時間,半月以內50例,1月以內28例,2月以內16例,半年以內6例。視力0.1以下者56眼,0.3以下者30眼,0.5以下者38眼。視野改變偏盲缺損48眼,其中以下方缺損為主,多象限缺損18眼,與生理盲點相連缺損者20眼,其余38眼。熒光造影表現(xiàn)為早期弱熒光,晚期熒光增強(占86眼)。按性別,年齡,病情,病程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50例(62眼),2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療方法
2、1治療組
采用復方樟柳堿注射液2ml,在患者顳淺動脈旁皮下注射,針尖朝向患眼,成45度角刺入,注入藥物后用無菌紗布壓迫5min,每日1次,14天為1個療程,雙眼發(fā)病者雙側注射。1個療程后改隔日1次。復方血栓通膠囊口服,每次3粒,每日3次。輔以復合VitB,能量合劑治療。
2、2對照組
除不使用復方樟柳堿外,其余治療相同。
2、3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0.0版統(tǒng)計軟件:采用Y2檢驗。
3、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3、1療效標準
治愈:視力:國際標準視力表視力提高4行,或視力≥1.0或視力從無光感,光感不確定增為0.1,視力從眼前指數(shù)增為0.2或0.02增為0.3,或0.05增為0.4。視野:視野缺損范圍減少40%以上;顯效:視力:國際標準視力表視力提高3行,或視力從無光感,光感不確定增為0.05,視力從眼前指數(shù)增加為0.1或0.02增為0.2,或從0.05增為0.3。視野:視野缺損范圍減少15%~40%;有效:視力:國際標準視力表視力提高1~2行,或視力從無光感,光感不確定增為0.02,視力從眼前指數(shù)增為0.02~0.05,或0.02增為0.05~0.1,或從0.05增為0.1~0.2,或無光感變?yōu)橛泄飧小R曇埃阂曇叭睋p范圍減少<15%;無效:視力、視野無變化或惡化。
3、2治療結果
治療組治愈26眼、顯效16眼、有效12眼、無效8眼,總有效率為87.09%;對照組治愈18眼、顯效13眼、有效12眼、無效19眼,總有效率69.35%,2組有效率比較有顯著性差異(Y2=5.73、P<0.05)。
4、討論
復方樟柳堿注射液主要成分是氫溴酸樟柳堿,其次還有鹽酸普魯卡因,VitB。樟柳堿是茄科植物唐左特山莨菪堿分離的一種生物堿,有緩解平滑肌痙攣,散瞳,抑制唾液分泌等抗膽堿作用。宋琛等對復方樟柳堿的實驗證明:此藥已不是單純的樟柳堿的抗膽堿作用,而是通過注射部位的植物神經(jīng)末梢調整植物神經(jīng),調整眼血管運動功能,緩解眼血管痙攣,增加眼的血流量,改善眼的組織供血??梢哉{整脈絡膜植物神經(jīng)功能活動,使脈絡膜血管活動物質穩(wěn)定在正常范圍內,從而改善脈絡膜血管活動功能,提高視功能。復方血栓通膠囊主要成分為三七、黃芪、丹參等。是一種純中藥口服制劑,具有止血祛瘀,抗血栓,擴血管,增加血流量血液循環(huán)和微循環(huán),滋陰補氣等功效,能改善視神經(jīng)的微循環(huán)和缺氧狀態(tài),提高視細胞的興奮性。本組臨床治療,發(fā)現(xiàn)復方樟柳堿注射液與復方血栓通膠囊聯(lián)合應用治療前部缺血性視神經(jīng)缺血性病變,療效較單獨口服血栓通膠囊好(P<0.05),治療可靠,且安全,無毒副作用,值得推廣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