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情志;中老年;記憶力減退
中圖分類號:R749,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2349(2008)02-0004-02
記憶力減退是老年癡呆的前驅癥狀之一,隨著人口老齡化的日益加重,其發(fā)病率也有逐年增高的趨勢。中醫(yī)認為,記憶屬神志的范疇,與五臟和氣血相關;情志(喜、怒、憂、思、悲、驚、恐等七種情緒活動)是臟腑功能的外在表現(xiàn),不良情緒可影響臟腑功能。因此,情志和記憶之間以臟腑氣血為樞紐構成緊密的聯(lián)系。
進人中老年后,由于生理機能逐漸衰退,加之來自社會、家庭的壓力越來越大,遭受不良情緒刺激,進而形成記憶力減退的可能性也隨之增高。因此,深入探討健忘的致病因素,闡明情志與中老年記憶力減退的關系,對于中老年人增智健腦,具有較大的理論意義和較高的實踐價值。本文試從中醫(yī)理論出發(fā),就情志與記憶力減退的關系作一探析。
1、思
思發(fā)于脾而成于心,故思慮過度可耗傷陰血,以致心神失養(yǎng)而健忘、心悸、失眠、多夢,其機制主要是影響心脾。
1、1思傷脾《濟生方》認為:“脾主意與思,心亦主思,思慮過度,意舍不精,神宮不職,使人健忘。治之之法,當理心脾使神意清寧,思則得之矣。歸脾湯治思慮過度,勞傷心脾,健忘怔忡?!敝赋鏊紤]過度是健忘的誘因之一。明代醫(yī)家張三錫也認同此觀點,曰:“健忘者,陡然而忘其事也,為事有始無終,言談不知首尾。此因遇事煩冗,思想無窮,精神斫喪之所致也。然過思傷脾,亦能令人健忘。治之當兼理心脾,神寧志定,其證自除?!?br/> 脾主運化水液,思傷脾易致痰濕內生,而痰濁蒙蔽清竅是健忘的另一誘因?!兜は姆ā氛f:“健忘由精神短少者多,亦有痰者?!碧迫荽ㄖ^:“亦有痰沉留于心包,沃塞心竅,以致精神恍惚,凡事多不記憶者,宜溫膽湯合金泊鎮(zhèn)心丸治之。”《醫(yī)林繩墨》說:“有問事不知首尾,作事忽略而不記者,此因痰迷心竅也,當清痰理氣,……健忘而不知事體者,宜開導其痰,用之芩連二陳湯”,均認為痰濁是健忘的原因之一。
1、2思傷心《靈樞·百病始生》云:“憂思傷心……忿怒傷肝”,說明憂思過度是心虛的原因,而心“主神志”,是記憶產生的主要臟腑,因此,很多醫(yī)家均認為記憶力減退是心虛的結果?!吨T病源候論》曰:“多忘者,心虛也?!纳裉摀p而多忘”,《圣濟總錄》謂:“健忘之病,本于心虛,血氣衰少,精神昏憒,故志動亂而多忘也?!顟n思慮則傷心,心傷則善忘”等,均強調健忘源于心虛。
《血證論》則指出,健忘“治法必先養(yǎng)其心血,理其脾氣,以凝神定志之劑補之。亦當處以幽閑之地,使絕其思慮,則日漸安也”,從治法的角度反證了思慮與健忘的相關性。
2、郁怒
《靈樞·本神第八》云:“腎盛怒而不止則傷志,志傷則喜忘其前言”,明確提出健忘與盛怒有關。陳士鐸在《辨證錄》中說,健忘“乃五臟俱傷之病,不止心腎二經之傷也”。又云:“人有氣郁不舒,忽忽如有所失,目前之事竟不記憶,一如老人之善忘,此乃肝氣之滯,非心腎之虛耗也”。強調了肝郁對本病的影響。
李用粹在《證治匯補》中指出,健忘可因“求望高遠,所愿不遂”而成。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和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各種矛盾交織錯雜,來自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壓力越來越大?!扒笸哌h,所愿不遂”作為主觀愿望和客觀現(xiàn)實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突出,因此,精神抑郁不解,情志郁怒不伸在各種致病的情志因素中,將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由郁怒而導致的健忘也必然隨之增多。
3、喜
經云:“喜則氣緩”,說明喜能緩和緊張,使營衛(wèi)通利。如:《素問·舉痛論》說:“喜則氣和先達,營衛(wèi)通利,故氣緩矣”。但暴喜過度,又可使心氣渙散,神不守舍,出現(xiàn)精神不能集中,甚則出現(xiàn)狂亂等癥,故《靈樞·本神》說:“喜樂者,神憚散而不藏?!毙臍夂纳⒉皇?,心神渙散不藏,記憶就缺乏物質基礎,健忘因此而作??梢姡沧鳛橐环N有益的情緒活動,對機體的影響也有兩面性,超出一定的限度反而成為致病的因素。
4、驚
《素問·調經論》曰:“氣血以并,陰陽相傾,氣亂于衛(wèi),血逆于經,血氣離居,一實一虛,血并于陰,氣并于陽,故為驚狂……血并于下,氣并于上,亂而喜忘”,《素問·玉機真臟論》又云:“春脈太過與不及,其病何如?歧伯曰:太過則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巔疾……”,均說明氣血逆亂可致善忘。《諸病源候論》中說:“若風邪乘于血氣,陰陽不和,時相并隔,乍虛乍實,血氣相亂,致心神虛損而多忘”。提出“多忘”的病因是邪乘于血氣,病機為“陰陽不和…血氣相亂”,以上論述均指出氣血逆亂是健忘的原因?!端貑枴づe痛論》說:“驚則氣亂”,說明突然受驚,可以導致氣機逆亂,以至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進而導致健忘的發(fā)生。
5、恐
汪昂在《醫(yī)方集解·補養(yǎng)之劑》中說:“人之精與志皆藏于腎,腎精不足則志氣衰,不能上通于心,故迷惑善忘也”,提出“迷惑善忘”與腎精不足有關?!鹅`樞·本神第八》云:“恐懼不解則傷精,精傷則骨疫痿厥,精時自下”。指出恐懼不解可損傷腎精,精傷化髓不足,除可發(fā)生骨酸痿厥、遺精等癥外,髓??仗?,必然影響記憶功能。
6、悲憂
《靈樞·大惑論》說:“黃帝日:人之善忘,何氣使然?歧伯曰:上氣不足,下氣有余,腸胃實而心肺虛。虛則營衛(wèi)留于下,久之不以時上,故善忘也”。指出善忘是由于腸胃實滯而心肺兩虛所致之虛實夾雜證?!端貑枴り庩枒蟠笳摗酚终f:“憂傷肺”,肺主氣,憂傷肺則氣虛;《素問·舉痛論》說:“悲則氣消”,悲哀過度則肺氣耗傷。說明悲憂均可形成“上氣不足……心肺虛”的病理機制,從而導致健忘。
7、結論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說明情志活動對臟腑功能的影響具有選擇性,不同情志活動可傷及不同臟腑?!鹅`樞·口問》說:“心者,五臟六臟之主也,……故悲哀愁憂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強調了心在情志致病中的重要性?!端貑枴づe痛論》說:“百病皆生于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闭f明情志活動可影響臟腑氣機。由此可見,情志是影響臟腑氣血的重要因素,臟腑氣血是神志活動的物質基礎,因此,情志的異常必然導致記憶力減退的發(fā)生。
綜合以上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情志與記憶有密切關系,不良情緒刺激是記憶力減退的重要誘因。情志致病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情緒波動過于劇烈,如狂喜、大怒、暴受驚恐等;另一種是情緒波動持續(xù)時間過長,如經常處于憂慮、悲傷等不良心境中。因此,要保護腦功能,預防癡呆就要保持心情舒暢,避免各種不良情緒刺激,做到“恬淡虛無,精神內守”,這不但是預防疾病的需要,也是改善記憶,增智健腦的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