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世說新語》 詩 詩話
摘 要:南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的《世說新語》雖然是一部筆記體小說,卻充滿了詩情和詩趣,留下了許多詩作、詩評和詩話。這些豐富的詩料,充分展示了當時名士愛好引詩、說詩、評詩的風(fēng)氣,體現(xiàn)了晉人追求語言上的美趣風(fēng)尚,不僅為后世文人寫詩、作文提供了豐富的素材,而且,對開啟唐宋以來的詩話著述,乃至中國詩話的發(fā)展都有著不可低估的貢獻。
《世說新語》是一部筆記題材的小說,是晉宋間臨川王劉義慶(403-444)所編撰,梁孝標注。內(nèi)容記述后漢至東晉間人物的軼事瑣語,分三十六門,分門別類地記載了魏晉士人的生活和思想情趣。書中不僅有詩作、詩話,還蘊藏著豐富的詩料,許多內(nèi)容到今天還為人們廣泛運用。書中保存詩話資料較多的是《言語》、《文學(xué)》、《賞譽》、《豪爽》、《任誕》、《排調(diào)》、《輕詆》諸門類,其余好多篇,也都或多或少、直接、間接地保存了一些詩話資料。所涉及的內(nèi)容不下百余則,如記述詩歌本事、賞評詩作或士人借詩言志等。如此豐富的詩話資料,是值得我們?nèi)グl(fā)掘、整理與研究的。從中亦可進而探討《世說新語》在中國詩話史上的地位與作用。書中詩話資料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一、引詩言志 賦詩助談——多有風(fēng)趣
賦詩言志,是春秋時期就有的一種風(fēng)氣。貴族參加政治、外交活動,常常引《詩經(jīng)》中的詩句,以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態(tài)度。到了魏晉時期,這種風(fēng)氣在當時的政治、學(xué)術(shù)領(lǐng)域乃至生活中都相當普遍?!妒勒f新語》中就有不少例子。如:
簡文作撫軍時,嘗與桓宣武俱入朝,更相讓在前,宣武不得已而先之,因曰:“伯也執(zhí)殳,為王前驅(qū)?!焙單脑唬骸八^‘無小無大,從公于邁?!?/p>
——《言語》56
“伯也執(zhí)殳,為王前驅(qū)”是《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伯兮》中的一句,原詩意為丈夫在外行役,執(zhí)著長殳做王的前驅(qū)。桓溫引此詩表示走在前邊做王的前鋒,表自謙。而簡文言“無小無大,從公于邁”是引《詩經(jīng)·魯頌·泮水》中的句子,原意為不論大小尊卑,都隨魯公行進。簡文引用此句,表示謙讓,實際是懾于桓溫的威勢。又如:
鄭玄家奴婢皆讀書。嘗使一婢,不稱旨,將撻之,方自陳說,玄怒,使人曳著泥中。須臾,復(fù)有一婢來,問曰:“胡為乎泥中?”答曰:“薄言往訴,逢彼之怒?!薄段膶W(xué)》3 P89
這里“胡為乎泥中?”語出《詩經(jīng)·邶風(fēng)·式微》“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是說黎侯避狄失國,流寓在衛(wèi),其臣勸其歸去的詩作。婢女引用此語意為“你為什么會在泥中?”表示她的學(xué)識與關(guān)愛。而另一婢女的答話“薄言往訴,逢彼之怒”語出《詩經(jīng)·邶風(fēng)·柏舟》:“亦有兄弟,不可以居。薄言往訴,逢彼之怒。”是說兄弟間不可依靠。這里用來表示“我有話要申訴,正逢主人發(fā)怒,故而受責(zé)”。這是活用《詩經(jīng)》的絕妙佳話,此則故事也顯示出鄭玄家婢的博學(xué)與應(yīng)對機敏。再如:
習(xí)鑿齒、孫興公未相識,同在桓公坐?;刚Z孫:“可與習(xí)參軍共語?!睂O云:“蠢爾荊蠻,敢與大邦為仇!”習(xí)云:“薄伐獫狁,至于太原?!?/p>
——《排調(diào)》41
這也是引用《詩經(jīng)》的例子。這里,引詩的目的已不是為了表明政治觀點或闡述學(xué)術(shù)見解,而是即興偶發(fā),以為助談。引詩的態(tài)度,已不是嚴肅鄭重,凝重呆板,而是幽默風(fēng)趣,生動活潑。魏晉時期人們引詩的方法,顯得更加信手拈來,不拘原義。這反映出引詩之風(fēng),較六朝有許多方面已起了實質(zhì)性的變化。更值得注意的是,《世說新語》中引詩的范圍,已不限于《詩經(jīng)》,而是擴大到《楚辭》、《漢樂府》、魏晉詩乃至民謠。如:
王司州在謝公坐,詠“入不言兮出不辭,乘回風(fēng)兮載云旗”,語人云:“當爾時,覺一坐無人?!?/p>
——《豪爽》12
王處仲每酒后,輒詠“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币匀缫獯蛲賶兀瑝乜诒M缺。
——《豪爽》4
桓玄西下,入石頭,外白司馬梁王奔叛。玄時事形已濟,在平乘上笳鼓并作,直高詠云:“簫管有遺音,梁王安在哉?”
——《豪爽》13
以上幾則短文所引用的句子分別為《楚辭》、曹操的《步出夏門行》、《漢樂府》。這些資料表明,賦詩言志的傳統(tǒng)雖然保留下來了,但隨著社會的變革與風(fēng)氣的轉(zhuǎn)換,人們不只引《詩經(jīng)》,還引用《詩經(jīng)》以外的許多詩作,《楚辭》、《漢樂府》、魏晉人的詩乃至民謠,引詩的范圍較前代更廣泛。這種變化,對推動詩歌的發(fā)展和詩話的創(chuàng)新,都是十分有益的。
二、即興賦詩 凸顯詩才——饒有情趣
《世說新語》中就許多記述詩歌本事之作,是詩話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這類詩話資料除了《言語》篇以外,其它許多篇章中都有,為數(shù)甚多,如《文學(xué)》、《賞譽》、《夙惠》、《捷悟》等篇中就有許多則。內(nèi)容豐富而精彩。為“本事詩”這類著述開了先河。如可以稱之為千古絕唱的《七步詩》:
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yīng)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段膶W(xué)》66
有些詩作或述官僚豪強之間的爭斗,或敘統(tǒng)治集團內(nèi)部的傾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揭示了當時的社會矛盾。如《惑溺》第一篇中講孫秀作中書令時,同時殺了石崇和潘岳以泄私憤。當時石崇先被送到刑場,后見到潘岳,問:“你也落得如此嗎?”潘岳說:“這可算是‘白頭同所歸了?!迸嗽赖摹督鸸燃吩娭姓f:“投分寄石友,白頭同所歸”,這句詩竟成了讖語。
也有的敘述詩壇韻事,如顧愷之不僅以善畫聞名于世,其詩才之敏也非他人可及,他還曾因詩才敏捷出眾而獲得桓溫賞賜的兩個婢女,被人傳為佳話:
桓征西治江陵城甚麗,會賓僚出江津望之,云:“若能目此城者,有賞?!鳖欓L康時為客在坐,目曰:“遙望層城,丹樓如霞,”桓即賞以二婢。
——《言語》85
《世說》中記載的詩篇,有的不完整,劉義慶選擇的卻都是具有典型意義的。而且非常短小精練,且饒有情趣,如:
劉伶病酒,渴甚,從婦求酒。婦捐酒毀器,涕泣諫曰:“君飲太過,非攝生之道,必宜斷之!”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當祝鬼神自誓斷之耳。便可具酒肉。”婦曰:“敬聞命。”供酒肉于神前,請伶祝誓。伶跪而祝曰:“天生劉伶,以酒為名,一飲一斛,五斗解酲。婦人之言,慎不可聽。”便飲酒進肉,隗然已醉矣?!度握Q》3
晉武帝問孫皓:“聞南人好作《爾汝歌》,頗能為不?”皓正飲酒,因舉觴勸帝而言曰:“昔與汝為鄰,今與汝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壽萬春!”帝悔之。
——《排調(diào)》5
羊孚作《雪贊》云:“資清以化,乘氣以霏,遇象能鮮,即潔成輝?!被肛匪煲詴?。
——《文學(xué)》100
應(yīng)該指出,筆者這里所稱的詩是廣義的詩,如上述引文有的好像并不是詩,如“《雪贊》”就是一種四字句為主的散文體裁,但又何嘗不可說是詩呢!《詩經(jīng)》不也多為四言嗎?至于有的只一兩句,也未嘗不可說是詩。書中記載的詩話則更多,最著名的是謝安在下雪天出題考兒女的故事:
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毙峙唬骸拔慈袅跻蝻L(fēng)起。”公大笑樂……
——《言語》71
謝安的這個侄女就是謝道蘊,她聰明過人,善于吟詩作賦,號稱一代才女。謝安侄子胡兒“撒鹽空中”比擬大雪,形似,但缺乏神韻,謝道蘊用柳絮隨風(fēng)飛舞來比喻嚴冬的大雪,神妙無比。這個“似”是“神似”,切合晉人“以形征神”的審美旨趣。這也是謝安“大笑樂”的原因。這則故事固然是對謝道蘊這個女子的文學(xué)想象力的贊賞,其實也形象地說明了晉人的審美旨趣?!堆哉Z》篇中此類詩話還有不少。
再如,顧悅與簡文帝同年,但是頭發(fā)先白了。簡文帝問他:“卿何以先白?”顧以詩相答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質(zhì),經(jīng)霜彌茂?!保ā堆哉Z》57P53)顧氏的“白發(fā)吟”對后代影響很大,成了“嘆老嗟卑”的一大門類,李白“白發(fā)三千丈”,杜甫“白頭搔更短”,以及后來的“公道世間唯白發(fā),貴人頭上不曾饒”等等。顧愷之從會稽回來,別人問他當?shù)氐娘L(fēng)光如何。顧愷之也以詩相對:“千巖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其上,若云興霞蔚。”出言即詩。
當時的人不僅愛作詩,還善于作詩。作詩的范圍很廣,如夏侯湛作《周詩》、潘岳作《家風(fēng)詩》、劉伶《酒德頌》等等,都充分顯示了他們的詩才和詩情。
三、品賞詩文 展示才學(xué)——別有雅趣
魏晉時期的人們不僅善于引詩、寫詩,而且時常對古詩和今作進行鑒賞和品評。如:
謝公因子弟集聚,問:“《毛詩》何句最佳?”遏稱曰:“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惫唬骸啊兌?,遠猷辰告。謂此句偏有雅人深致?!薄段膶W(xué)》52
王孝伯在京,行散至其弟王睹戶前,問:“古詩中何句為最?”睹思未答。孝伯詠“‘所遇無故物,焉得不速老,此句最佳”。
——《文學(xué)》101
這是評論古人古詩。還有評論時人的詩歌和評論自己或朋友的詩歌的。如:
孫子荊除婦服,作詩以示王武子,其詩曰:“時邁不停,日月電流。神爽登遐,忽已一周。禮制有敘,告除靈丘,臨祠感痛,中心若抽?!蓖踉唬骸拔粗纳谇椋樯谖?,覽之凄然,增伉儷之重?!?/p>
——《文學(xué)》72
這可以說是最佳悼亡詩的鼻祖,元稹的“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保ā肚脖瘧选罚?,正是由此而來。又如:
庚子嵩作《意賦》成。從子文康見,問曰:“若有意邪,非賦之所盡;若無意邪,復(fù)何所賦?”答曰:“正在有意無意之間。”
——《文學(xué)》75
郭景純詩云:“林無靜樹,川無停流?!比铈谠疲骸般鼚樖捝?,實不可言。每讀此文,輒覺神超形越。”
——《文學(xué)》76
孫興公云:“潘文爛若披錦,無處不善;陸文若排沙簡金,往往見寶。”
——《文學(xué)》84
簡文帝稱許詢云:“玄度五言詩,可謂絕妙時人?!?/p>
——《文學(xué)》85
《世說》中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充分顯示出當時人對詩的喜愛程度和研究水平,詩已經(jīng)成為人們尤其士族生活中一個不可分割的部分,為宋以后的詩話專集開了個好頭。
恒玄問羊孚“何以共重吳聲?”羊曰:“當以妖而浮。”——《言語》104
桓南郡與殷荊州語次,因共作了語。顧愷之曰:“火燒平原無遺燎?!被冈唬骸鞍撞祭p棺豎旒旐?!币笤唬骸巴遏~深淵放飛鳥?!贝螐?fù)作危語。桓曰:“矛頭淅米劍頭炊?!币笤唬骸鞍贇q老翁攀枯枝?!鳖櫾唬骸熬限A轤臥嬰兒。”殷有一參軍在坐,云:“盲人騎瞎馬,半夜臨深池?!币笤唬骸斑瓦捅迫?!”仲堪眇目故也。
——《排調(diào)》61
像這樣以詩的語言,栩栩如生地展現(xiàn)了人物的音容笑貌,也體現(xiàn)了作者純熟、精美的語言藝術(shù)。
綜觀全書,文中所引的詩句、詩話,也多成為后人再創(chuàng)作的詩料。例子不勝枚舉,譬如曹植的《七步詩》就不知被稱引了多少次,直到當代已故周恩來總理就曾用“同室操戈,相煎何急”來談“皖南事變”。后代的詠雪也多用羊孚詩意,有時還轉(zhuǎn)化為對人的詠嘆,如“冰雪心腸”、“雪肌花貌”等等,除此而外,《世說》中記載許多故事,其中有些本身就是當時文人經(jīng)常吟詠的題材,還有很多則是在劉義慶筆下才獲得生命的新詩料,不僅數(shù)量多,而且給后代的影響十分大。許多詩話至今仍被人們吟詠不輟。如滿奮畏風(fēng),雖坐在玻璃屏風(fēng)后,仍十分不安,晉武帝笑他,他便說:“臣猶吳牛,見月而喘”(《言語》20)。其他如“木猶如此,人何以堪”(《言語》55)、“新亭之泣”(《言語》33)、“粗頭亂服皆好”(《容止》12)。后人評李后主的詞就是“粗頭亂服,不掩國色”。謝道蘊的“詠絮才”和“林下之風(fēng)”、張玄妹的“清心玉映”等等早已被人們廣泛運用,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了。特別是《賢媛》中班婕妤、王昭君的故事更不知給后人提供了多少詩料,僅唐宋時代就有成百上千的詩作,如杜甫的“圖畫省識春風(fēng)面,獨留青冢向黃昏”;王安石的“意態(tài)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一直到今天這兩個題材仍為詩家詞人百唱不厭。
《世說》為人們提供的詩料是大量的、新鮮的、生動的。同時,或鑒賞詩作,或評析佳句,或品評詩人,或議論詩風(fēng),往往一語中的,發(fā)人深省,在簡括的語句中包含著豐富的美學(xué)意蘊。真是異彩紛呈,俯拾即是,對詩文創(chuàng)作和批評(如后世的詩品、賞鑒)均有著深遠的影響。
(責(zé)任編輯:古衛(wèi)紅)
2007年度江蘇徐州工程學(xué)院科研項目,課題名稱《世說新語與魏晉文化》,項目批準號: xky2007210
作者簡介:齊慧源,徐州工程學(xué)院人文學(xué)院副教授,江蘇省明清小說研究會理事,主要從事古代小說和戲曲的教學(xué)和研究。
參考文獻:
[1] 劉義慶:《世說新語》,廣西民族出版社,1996年9月版。
[2]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73年版。
[3] 劉向:《說苑》中華書局,1956年版。
[4] 劉毓英:《世說新語新注》,山東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5] 程章燦:《世族與六朝文學(xué)》,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6] 張仲謀:《詞的體式與分類》,徐州工程學(xué)院學(xué)報, 2007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