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鳳
對學困生的研究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在學校間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對學困生的預防與矯治的研究工作成功與否,不僅直接影響到學校的教學質量,影響學校在家長心目中、在社會上的地位,而且對學困生而言將是能否改變他一生命運的終身大事。因此,若能充分挖掘學困生的潛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每位學生都能有所發(fā)展與進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幾年來,我不斷探索提高學困生學習質量的方法,并用之于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也總結了許多頗富現(xiàn)實指導意義的學困生轉化心得,探索出提高學困生學習質量的教學新路子。
1.切實抓好入學教育,督促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規(guī)范行為養(yǎng)成,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制定恰當?shù)慕虒W目標,實施分層教學;多運用激勵性語言,適時激發(fā)靈感;倡導合作、互助學習,有針對性地將座位混排。努力發(fā)掘學生的“閃光點”,讓學生重塑自信,賞識教育增強學困生學習的信心,使他們能持之以恒;尊重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開展個別輔導及組織課外興趣小組等。以上方法都得到了實踐的檢驗,基本上使全體學生在每節(jié)課上都有進步,都獲得成功,使得大部分學困生有所改善,使得少部分學困生取得了較好成績。
2.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多與學生接觸,進行感情交流,加強溝通,讓學困生學會多向的交流、合作與討論,可使學困生重新認識自己,樹立學習的信心,重拾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獲取必要的基礎知識,讓學困生在輕松、和諧、愉快的環(huán)境中獲得成功的體驗,為他們今后的發(fā)展與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礎。
3.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建立學生個案,調整、整理、分析、基本掌握學困生的情況,采用針對性的預先補習制度。了解學生的個人情況,如果授課內容和學生先前的知識結構之間有差距,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個人情況去彌補。開展個別心理疏導,以提高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和奮斗性。
4.幫助學困生制訂可行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加強與家庭之間的溝通與合作;保證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方向的一致性;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互補性,與家長形成合力,達到理想的效果。經(jīng)過我們的努力,多數(shù)學困生的家長認識逐步提高,樹立了新的家教觀念,把“為國教子”、“教子做人”做為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增強了家教行為的法制觀念,增強了家庭的民主意識,改變了學困生家長簡單粗暴、壓制、體罰等不當家教方法,轉而采取耐心的說服教育、互相溝通等方法,使學困生轉化工作得到了積極的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教育好孩子。當現(xiàn)在和家長談起他們孩子的時候,家長的臉不再是烏云密布,看到的只是燦爛的笑容……
教學實踐表明,只有把好學困生的脈,才能對癥下藥,有效地調動學困生學習的自覺性、積極性、主動性,增強學困生的自信心,才能有助于他們獲得知識、提高能力,才能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使教育真正體現(xiàn)“為了一切學生”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