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忠
【摘要】高一新生在高中學習起始階段,都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學習困難。在英語學科上尤為突出。主要表現(xiàn)在:興趣提不起、課堂跟不上、講解聽不懂、單詞記不住、測驗考不好等方面。成因主要是我們教師在實施英語教學過程中,忽略了初高中英語間的跨度和難度差異,不注意教學間的銜接,使得教學一下子處于被動局面。本文從興趣、方法、習慣三大著力點入手,研究了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的有效途徑,點明了教師在教學中應對的策略。
【關(guān)鍵詞】高一 英語 興趣 方法 習慣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我們經(jīng)??吹竭@種現(xiàn)象。學生剛開始學習的時候,勢頭很好,興趣很高,學習效果也不錯??墒沁^了一段時間以后,情況就不一樣了。基礎好的學生反映教材難度大,有點吃不消;基礎差的學生本想學好,但折騰了一段時間沒見長進,也就“望英止步”了。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們教師在授課時沒處理好初高中英語教學的銜接。下面我僅就銜接的幾個關(guān)鍵方面進行探討,以期引起同仁的興趣,共同來注意這個問題,搞好初高中英語教學的銜接,提高教學質(zhì)量。
一、興趣
高中英語畢竟和初中英語不一樣,有跨度、有落差,高一新生基礎不一,參差不齊,如果不注意興趣培養(yǎng),激起持久的興趣,勢必使得學生很快分化。大部分學生會從開始的想學、到感覺難學、然后不想學、甚至厭學。針對這種情況,我的策略是:
(一)出奇兵,以奇取勝,強化第一印象
一般說來,很多老師在開學第一節(jié)課時不上新課,都用來講述英語這門學科的重要性,提出對英語教學的要求和如何學好這門學科的建議。但我就不一樣,第一節(jié)課直接進入新課,而且把第一節(jié)課當成競賽課來上,在新穎方面下大功夫。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手段,充分給學生展示英語的魅力和老師英語教學的魅力。先聲奪人、先入為主,讓學生對英語有全新的感受、全新的沖動;讓學生覺得你的英語教學與以往他們見過的不僅不一樣,而且比前面的都出色。良好的開端就是成功的一半。第一節(jié)課能這么吸引學生的眼球,吊足了他們的胃口,激發(fā)了他們的熱情,那么后面的事就好辦了。
(二)重導入,多姿多彩,營快樂輕松
學生每天都上英語課,課上的感受直接影響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平淡無奇、呆板乏味、一成不變的開場白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我每一節(jié)課都在揣摸如何導入新課,如何讓學生熱起來、活起來,只有學生先熱起來、活起來,他們才有興趣進入下一個步驟。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我的導課方式五花八門、應有盡有。常用的有下面幾種:①單詞接龍。②繞口令傳遞。③經(jīng)典流行歌曲開場。④猜謎語或猜同學們用英語描述的事物。⑤以短片、影片來引入。我認為,一個老師如果每一節(jié)課都能在輕松愉快中開始,又能在愉快輕松中結(jié)束,應該是教育的一種最高境界。
(三)講教法,靈活多樣,增情趣
單一的教法肯定是枯燥乏味的,即使是一個好的教法用久了也會失去它的魅力。因此教師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要認真地備教材、備學生,不斷地探索、研究,力爭每一節(jié)課都能拿出最好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快樂有趣中不知不覺地學到東西。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要耳聽六路、眼觀八方,如果學生反映不大、沒有投入、不積極回答問題,說明你的教法肯定有問題,要當機立斷、改變教法,使教學達到預期效果。
(四)親學子,和風細雨,創(chuàng)和諧
“和諧”是輕松、快樂的前提,“和諧”是良好師生關(guān)系的基礎,是教學效果成功的保障。所以我們老師對學生,不管是優(yōu)等生、優(yōu)秀生或是差生都要一視同仁,公平對待,給他們以最大的關(guān)懷。學生親其師,才能信其道。也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興趣盎然地學習英語。
(五)啃骨頭,知難而上,不落下任何一個
興趣也有逐漸消失、發(fā)生轉(zhuǎn)移的時候,特別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有的學生剛開始一段時間還可以,到后面就不行了,有的甚至放棄了學英語。每個班都有三到五個同學是這樣的。這時我們不要一味去指責他們、歧視他們,而是應設身置地去體會他們可能遇到的困難,然后盡可能地從多種渠道、多種途徑幫助他們。如分析學生的問題所在,給他們開小灶或狠補一段,同時找機會經(jīng)??鋸埖乇頁P他們的進步等等。要在思想上、行動上做到位。
二、方法
(一)聽力
1.思想上的動員。明確聽力的困難和成因,鼓勵學生不要怕,聽力久能耳熟;要克服心理障礙,保持愉快心態(tài)。
2.堅持以課本的聽力教材為主線,緊緊抓住課本的聽力內(nèi)容,做好、做強、做大這塊“蛋糕”。
3.課外選擇一到兩本有梯度的聽力材料,在早晚讀規(guī)定時間內(nèi)播放,給學生們進行定時定量的練習,同時抽出時間點評并傳授常規(guī)的做聽力訓練的策略。
4.在閱讀教學中,有意識地進行聽力訓練。每次課文理解完后都進行結(jié)合課本聽錄音或一邊聽一邊跟讀的訓練。有時又在理解課文前,聽錄音不看課文,回答一至兩個簡單的問題。
5.要求每一位學生,特別是聽力較差的學生,自己錄制課文,自己放聽,直到能聽懂或能復述為止。
6.同桌或朋友之間,一個扮演講者,一個扮記錄者,講完交換角色,對照誰記得多、記得準。
7.通過MP3或收音機,選擇零散時間去精聽、泛聽。有能力的可以聽VOA或BBC。
(二)詞匯
高中詞量很多,常令學生望而生畏。對此情況,我采取了下面一些辦法。
1.從思想上入手。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學生明白記憶單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白遺忘是一種正常的現(xiàn)象,記憶單詞的過程就是同遺忘做斗爭的過程。
2.傳授給學生一些基本的記憶單詞的方法和策略。
3.擴大詞匯量最佳的途徑就是擴大閱讀量。單詞只有不斷地出現(xiàn),不斷地刺激大腦,才能形成永久性記憶。所以學生閱讀量增大后,單詞重復出現(xiàn)的機會才有可能。
4.掌握遺忘規(guī)律,及時復習、鞏固。
(三)閱讀
1.注重閱讀課文的導入。初中生進入高中后,對一切都還充滿好奇。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在引入閱讀時,根據(jù)不同類型和不同內(nèi)容的課選擇不同的導入手段。利用圖片、實物、影片或談論有關(guān)話題喚起學生的閱讀興趣,或者設置情景、提出問題,使學生產(chǎn)生讀的需要,帶目的去讀。
2.在整合前人的基礎上,推行自己理解課文的五步法。也就平常我們所用的Skimming(略讀或粗讀),Intensive reading(精讀),Study reading(研讀),Retelling the text(復述)和Rewrite(改寫)。
3.堅持每課一背。我們都知道,背誦在語言學習中起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每上完一課我都要求學生背某一段或某兩段,一般選擇比較有代表性的段落,也就是文章比較優(yōu)美、句式比較復雜、短語和生詞出現(xiàn)較多的段落。而且通過考試必考這一外部力量來強制執(zhí)行。
4.課外閱讀材料的輔助。初中生上高中以后,感覺閱讀比較難,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閱讀量不夠。所以要提高高一新生的閱讀能力,課外讀物必不可少。選擇課外讀物時一是要注意難度適中,題材和體裁要多樣化;二是趣味性要強;三是語言要規(guī)范、流暢、地道。在高一學期開始,我就精心選了一本有梯度的閱讀材料和一份報紙(雙語報),叫學生按時間不定期地完成一定數(shù)量的篇目。同時每個星期抽出一節(jié)課的時間對他們進行課外讀物的閱讀檢查、指導。主要指導他們?nèi)绾芜M行略讀、掃讀、猜讀和悟讀。
5.專題講座。利用課余時間,有安排、有步驟地對各種題材和體裁文章的閱讀進行讀法指導。對考試的英語閱讀題型進行歸類,然后進行分類指導。同時印發(fā)一些比較容易的題目給學生們練習,提供給他們獲取成就感的機會。
三、習慣
但是如果你想更好地適應高中的英語教學,取得很理想的學習成績,必須還要具有學習英語的良好習慣。
(一)形成開口大聲讀書的習慣
(二)形成課堂積極參與的習慣
(三)形成自學的習慣(自學的習慣包括課前預習、課后復習、課后作業(yè)和家庭作業(yè)、背誦、課外讀物等方面)
(四)形成英語思維的習慣
(五)形成探求學法的習慣
(六)形成積累和分析的習慣
(七)形成使用學習工具的習慣
綜上所述,我們在高一年級階段,要使初中、高中英語教學銜接得好,取得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必須在這三大塊——興趣、方法、習慣里面下大力氣。興趣是前提,方法是導向,習慣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