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維本 楊學莉 丁彩元
摘 要:山東沂源縣沂河燕崖段治理防滲工程根據工程自身特點和工程區(qū)地質概況,因地制宜的選用適合的防滲技術綜合應用,加快了施工進度,提高了工程質量,節(jié)約了資金,多、快、好、省的達到了工程的預期目標。
關鍵詞:防滲;河道治理;應用
1 引言
山東沂源縣沂河燕崖段治理防滲工程根據工程自身特點和工程區(qū)地質概況,要達到加快施工進度,提高了工程質量,節(jié)約了資金,多、快、好、省的達到了工程的預期目標,就要因地制宜的選用適合的防滲技術。
2 防滲方案的選擇
針對河道地質結構及河道特點,防滲體必須截止相對不透水層。防滲方案一是水平防滲與地上堤墻相結合方案。二是垂直防滲與地上堤墻相結合方案。
2.1 水平防滲設計
因該工程與河道治理相結合,需對舊河堤進行重建,設計新河堤內帶有防滲新墻形式。水平防滲方案是采用土工防滲膜將工程區(qū)內河道進行水平鋪蓋,土工膜下鋪設400厚沙墊層,上覆500厚黏土。河道兩側土工膜與河堤內防滲墻連接,形成封閉系統(tǒng),達到防滲目的。該方案操作簡單,但造價較高。并且,該河為一季節(jié)性河道,干旱年份常有斷流現(xiàn)象,加之河道蓄水較淺,水草滋生嚴重,對防滲膜的維護、保養(yǎng)會造成較大困難,對其防滲效果將有極大的破壞作用。
2.2 垂直防滲設計
垂直防滲方案是用防滲體截斷透水層,下與不透水層連接,上與堤墻防滲體連接,在垂直面形成防滲體系,達到防滲目的。垂直防滲方法有地下連續(xù)砼擺噴墻、垂直鋪塑、振沖樁連續(xù)墻、自凝灰漿防滲墻等多種方法。
結合該河道覆蓋物以卵礫石為主,埋深大,卵石直徑多為0.1-0.2米,含量30-40%,礫石約占40%以上,局部可視直徑0.3米以上漂石特點,經多方論證和方案比較,確定該工程防滲方法為自凝灰漿防滲墻與堤墻防滲相結合,在有跨河建筑物的河道兩端用垂直鋪塑做連接段與上下游防滲墻連接。
3 防滲技術的綜合應用
3.1 自凝灰漿防滲墻技術
自凝灰漿防滲墻是一種較成熟的防滲技術,它是采用抓斗成槽,以一定比例的水泥、膨潤土做泥漿護壁,在槽內灌注灰漿成墻的防滲技術。因防滲墻埋于地下,地上因素對其影響較小,并且,長期埋于含水層地下,對防滲墻可起到保護和維護的作用。該種方法以機械施工為主,施工速度快,連續(xù)性好,有利于防滲效果的發(fā)揮。該工程利用該技術,成功的完成了36000m2防滲面積,平均防滲深度7m。經對完成段防滲墻抽樣檢測,實驗結果表明,自凝灰漿防滲墻滲透系數(shù)< 1×10-6cm/d,強度 25 n/mm2,滿足防滲和強度要求,并且,經過二年的運行,防滲效果非常好。
3.2 垂直鋪塑防滲技術
因該工程區(qū)內有一座交通橋和兩條高壓線橫跨河道,而抓斗機機械臂太高,致使在這些地點自凝灰漿防滲墻工藝無法進行,因此,對上述防滲墻斷點以垂直鋪塑的方法進行連接。
垂直鋪塑是用開挖機械在斷點附近順已做的自凝灰漿防滲墻方向開槽至不透水層,再用防滲土工膜連接。防滲膜與已建防滲墻間搭接長度不小于4.0m,防滲膜與不透水層以沙漿固接?;靥顣r,在防滲膜兩側置不小于400厚的均勻細沙以防卵礫石將防滲膜穿透而失去防滲效果。利用該技術,對5個連接段共100余米長的范圍進行了防滲處理,防滲平均深度4.5m。該技術簡單易行,但需要較多人工,而且若河道內積水較多時,排水工作的及時與否將直接影響著工程的進展速度與質量。經半年多的運行,防滲效果良好。
3.3 河堤防滲體防滲技術
在工程區(qū)上游右岸,河床埋深較淺,一般在3.0米左右。因漿砌石河堤基礎深度設計為2.5m,因此,經研究決定在該段采用加深河堤基礎,河堤內設C20砼防滲心墻技術防滲。
砼防滲心墻技術是在漿砌石河堤砌筑過程中,在墻體中間澆筑防滲砼。防滲砼強度標號為C20,抗?jié)B標號為F6。防滲體厚度不小于200,且與基巖良好接觸。防滲體分縫間用橡膠止水帶止水。
4 結語
工程經過綜合防滲處理,經過兩年的運行,增加蓄水量150萬立方米,并且常年有水,達到了防滲截流、配合景區(qū)建設的目的,為全縣發(fā)展旅游帶動戰(zhàn)略提供了堅強有力的保障。沂源縣沂河燕崖段治理工程根據工程自身特點和工程區(qū)地質概況,因地制宜的選用適合的防滲技術綜合應用,加快了施工進度,提高了工程質量,節(jié)約了資金,多、快、好、省的達到了工程的預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