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希德
《中學生數(shù)理化》編輯部約我為青少年讀者撰稿,談談自己學習科學知識的體會和經驗,這時,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時代,想起了那個時代的憂患、痛苦和期待.
我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的家庭,父親是燕京大學的教授,家庭條件可以說是優(yōu)越的.然而,當我走在北平(北京的舊稱)的大街上,看到市場和商店里盡是外國貨;當我打開地圖,眼前又出現(xiàn)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租界.祖國為什么如此貧窮,任人宰割?中華民族何時才能振興、富強?這些問題常在我腦際縈繞.
1937年,盧溝橋的炮聲響了,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踐踏華北、中原,我們一家被迫南下,輾轉武漢、長沙,最后到了貴陽.此時,我又得了股關節(jié)結核癥,祖國的憂患,個人的疾病,都使我陷入苦悶之中.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逐漸認識到,國家的貧弱,除了政治腐敗之外,還因為祖國科學技術落后,要振興中華,就得倡導科學,掌握各方面的科學知識.和許多老一輩的科學家一樣,我也樹立了“科學救國”的信念.那時,城市上空響起了空襲的緊急警報,雖然我臥床不起,但心里卻產生了強烈的學習愿望.為了祖國的富強,我喊著要書看,慈愛的繼母來到我身邊,撫慰地說:“希德,你現(xiàn)在需要休息,不能看書.”當時我結核癥較嚴重,能否治愈沒有把握.但想起爸爸常說的一句話,“中國需要科學”;想到自己發(fā)誓為振興中華而學習的決心,我說服了媽媽,接過英語書,默讀起英語來了.后來,即使是在擔架被抬到大樹下躲避空襲時,我還在背英文生詞,我想,掌握了這個手段,就可以更好地為發(fā)展祖國的科學作出貢獻.
后來,我的股關節(jié)結核癥被治愈了,我想,這下子可以好好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了,心里充滿著喜悅.不久,我轉道回到故鄉(xiāng)福建,進入當時在長汀的廈門大學數(shù)理系讀書.在那里,我受到了良好的、嚴格的教育,特別是著名教授薩本棟校長的治學態(tài)度,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我還記得很清楚,他對學生,對自己都極其嚴格,絕不容忍懶散和馬虎.他擔任校長職務,然而一周還要教12~16學時的課,更使我感動的是,在他生了癌癥(當時他自己并不知道),連彎腰拾粉筆都很困難的情況下,仍然堅持給學生上課.為了中華的復興,他在勞累、病痛中逝世了.就在薩本棟教授這種誨人不倦的精神指引下,當時的廈門大學培養(yǎng)出不少優(yōu)秀的人才.我在1946年畢業(yè)了,但是在舊社會,由于“三座大山”的重重壓迫,科學文化事業(yè)處于停滯甚致倒退的狀態(tài),不少有用的的科學人才,猶如英雄無用武之地.我十分苦悶,終于在1947年只身赴美留學,期待著科學工作者施展才華的一天到來.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學習期間,我的腦子里還回響著“中國需要科學”這句話,它激勵著我為中華民族爭光.后來我獲得了博士學位.新中國誕生后,我懷著對祖國無限懷念之情,沖破重重阻撓,投身于母親的懷抱之中,實現(xiàn)了我為祖國貢獻力量的愿望.
青少朋友們,我在童年和青少年時代所經歷的坎坷歲月,在今天的青年身上是不會再現(xiàn)了.但是,回顧這些不尋常的經歷,卻時時激勵自己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好時機,也可以讓青年們從新舊社會的對比中,從科學工作者的不同遭遇中,增強自己學習的責任感.歷史事實也證明,只靠科學,并不能救國,還要記住,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一真理.我們要熱愛社會主義祖國,以此來激發(fā)為振興中華而學習的熱情.我們不僅僅要學好數(shù)理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在青年時期,逐步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自覺地用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思想來指導自己的學習.這樣才能使自己有明確的目的性,并隨時去戰(zhàn)勝學習中的各種困難.
要學好數(shù)理化知識,除了有為振興中華學習的崇高志向之外,首先要熱愛數(shù)理化,因為這些學科都是掌握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基礎學科.有的同學在學習中遇到一些困難時,就厭惡它們,產生畏難情緒;有的同學則認為這些學科易學,產生驕傲自滿情緒,這都是不正確的態(tài)度.學無止境,只要我們虛心學習,不恥下問,持之以恒,多做練習,就會不斷增強學習的興趣,更加熱愛這些學科.這里還要指出,在學習物理和化學時,除了向書本學習外,還要重視實驗,許多重要定律,都是來自實驗,我在青年時代學校里條件遠遠不如今天,青年朋友要盡量利用有利的條件,培養(yǎng)動手的能力.
其次要培養(yǎng)堅韌不拔的毅力,勇于克服學習中的困難.古人曾經說過,做學問要有三個境界,其中有一條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原是描寫相思之情的,在這里比喻做學問也要像害了相思病一樣,即使苦思苦想,想到消瘦憔悴的地步,也決不后悔罷休.在今天,我們?yōu)檎衽d中華而學習時,更要發(fā)揚這種精神.當然,在倡導刻苦學習的同時,還必須講究學習方法,把苦學和巧學結合起來.
最后,祝愿青年朋友們在學習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中學生數(shù)理化·七年級數(shù)學北師大版2008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