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 雨
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的問題。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1.解釋下列語句中加著重號的字。
可愛者甚蕃 蕃:_______________
濯清漣而不妖 濯:_______________
不蔓不枝 蔓:_______________
香遠益清 益:_______________
2.用“/”標出下面句子朗讀的語意停頓,每句標一處。
(1)予 獨 愛 蓮 之 出 淤 泥 而 不 染。
(2)可 遠 觀 而 不 可 褻 玩 焉。
3.請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香遠益清,亭亭凈植。
_______________
(2)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_______________
4.文中概括蓮之品德的句子是哪一句?你從蓮的形象上受到了什么樣的啟發(f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寫菊和牡丹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從上下文連貫的角度看,第二段結(jié)尾句“牡丹之愛,宜乎眾矣”應(yīng)放在“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的前面,而作者將它放在結(jié)尾的目的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短文贊揚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貴品質(zhì),實則是作者思想情懷的抒發(fā);可現(xiàn)實生活中,有人卻認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對這兩種觀點你是怎樣看待的?請簡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在本期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