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曉 任家樂
摘要 對學術界提出的高校與學生存在監(jiān)護關系論?準行政關系論?合同關系論?教育?管理和保護關系論?雙重關系論等五種法律關系的分析,明確高校圖書館與讀者之間是民事合同的法律關系,而且這種合同關系是一種具有公益性?強制締約性?國家傾斜保護性的框架合同,從而有助于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依法開展?
關鍵詞 高校圖書館 讀者 法律關系オ
1 問題提出
隨著社會法制觀念的增強和國家法制建設的進步,讀者的維權意識日益增強,要求圖書館在制訂和執(zhí)行有關規(guī)章制度時由行政管理轉向有法可依?依法而行?然而長期以來,高校圖書館制訂和實施各項措施?規(guī)定時往往拘泥于行政管理的思路,存在諸多法律缺陷,讀者常會對圖書館的一些規(guī)定提出疑義,如偷書?毀損?遺失書籍的處罰,超期服務費的收取,讀者名譽權?隱私權保護問題等?在理清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這些紛爭之前,首先應理清一個基礎性的問題:即高校圖書館與讀者的法律關系?
高校圖書館與讀者的法律關系的確定,理論上講,應該制定一部完善的《圖書館法》加以明確?遺憾的是較發(fā)達國家有完備的圖書館立法體系,我國圖書館立法顯得滯后,就高校圖書館而言,至今只有一部2002年修訂的《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guī)程》,該規(guī)程僅為部門規(guī)章,其法律效力較低?該修訂版對1987年版的許多地方進行了修正,比如不再視圖書館為行政主體,圖書館不具備行政處罰的權利等?2002年修訂版雖然較1987年版有明顯進步,然而法律定性不明確?法律效力等級較低等諸多問題仍舊存在?而造成這些癥結的原因之一,和高校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法律關系一直不能準確定位有關[1][2]?
本文擬以現(xiàn)行的法律?法規(guī)為依據(jù),對高校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法律關系確定問題進行探討?オ
2 學校與學生法律關系的不同認識
高校圖書館是高等學校的一個組成部分, 在明確高校圖書館與讀者(主要是學生讀者)之間的法律關系之前,有必要先理清高等院校與學生之間的法律關系?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jīng)濟的建立與發(fā)展,尤其在我國社會轉型期間,學生與學校之間逐步產(chǎn)生并日益突現(xiàn)出一些沖突,學生與學校之間的原有的單純的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已在發(fā)生變化與轉變,我國高等教育存在的多元化現(xiàn)狀導致學校與學生關系的復雜性,學生與學校之間的法律關系不甚明晰,無論在行政體制?法律層面上均難以明確界定,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專家學者眾說紛紜?總結起來,主要有五種說法,即監(jiān)護關系論,準行政關系論,合同關系論,教育?管理和保護關系論,雙重關系論?
2.1 監(jiān)護關系論
持此觀點者認為,一般而言,父母是其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監(jiān)護人,學生與其父母之間存在著監(jiān)護關系?但在教育教學活動期間,學生實際上處于學校的管理控制之下,父母對其子女的監(jiān)護權已經(jīng)轉移給學校,學校與學生之間存在著事實上的監(jiān)護關系,學校應為未盡監(jiān)護義務所造成的后果承擔法律責任?
而持反對意見者則認為,所謂監(jiān)護,就是指民法上所規(guī)定的對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人身?財產(chǎn)及其他合法權益進行監(jiān)督?保護的一項制度?監(jiān)護的對象主要包括三種人,即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成年精神病人?從我國法律對于監(jiān)護人的設立制度來看,不論法定監(jiān)護?指定監(jiān)護或者遺囑監(jiān)護,均不認為學校能夠成為監(jiān)護人?并且,最高人民法院于2003年12月29日出臺的《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黃松有所作的闡釋,也進一步明確學校對學生不負有監(jiān)護責任,即通過間接的形式確認學生與學校之間不存在監(jiān)護的法律關系?
2.2 準行政關系論
持此觀點者提出,雖然學校不是行政機構,學校與學生之間不完全是行政管理關系,但也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民事關系?學校對學生承擔著教育?管理和保護的職責,這是一種社會責任,在由國家提供經(jīng)費的義務教育階段,這一責任的社會性尤為明顯,類似于行政管理,屬于準行政關系[3]?
持反對意見者則認為:準行政關系還只是停留在學者們的討論中,只是一種法理上的探討,什么是準行政法律關系,并未有相關的法律下定義?
2.3 合同關系論
此觀點認為學校與學生之間是相互平等的民事主體,學校依據(jù)與學生訂立的服務合同,向學生提供教學?生活等配套服務?如果發(fā)生爭議,按照合同約定處理[4][5]?
2.4 教育?管理和保護關系論
這種觀點認為,在教育教學活動期間,學校對學生負有進行安全教育?通過約束指導進行管理?保障其安全健康成長的職責[6]?
但另有學者則認為:這種看法有意回避了學校與學生的法律性質問題,因為如果實質的爭議發(fā)生,訴諸法律途徑,仍然存在民事?行政之訴的困惑?
2.5 雙重關系論
此觀點認為學校與學生之間的法律關系是一種雙重關系,即部分為民事法律關系,部分為行政法律關系?雙重法律觀點是基于民事合同關系與行政法律關系兩種觀點的綜合,即不完全贊同民事合同的觀點,又不完全贊同行政法律關系的觀點[7]?
從理論上說,非政府組織是否能夠行使行政管理職權,要看是否能夠得到法律的明確授權?比如1980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布的《學位條例》第8條第1款規(guī)定:學士學位,由國務院授權的高等學校授予,碩士學位?博士學位,由國務院授權的高等學校和科學研究機構授予[8]?這就是非政府組織在法律的授權下行使行政職能的一種表現(xiàn)?從《行政訴訟法》對行政主體的定義看,公辦高校并非合適的行政主體?然而,公辦高校甚至私立高校也能夠行使一定的行政職權,這種行政職能存在的前提是要有明確的法律授權?因而,當學生與學校發(fā)生糾紛時,能否提起行政訴訟,要看爭議事項是否屬于法律明確的行政授權范圍而定?オ
3 圖書館與讀者之間是一種合同關系
高校圖書館讀者從來源講,主要分為校內(nèi)讀者和社會讀者兩種;從組成講,主要分為學生讀者和教職工讀者?對于作為學校組成部分的圖書館,與讀者存在何種法律關系?筆者傾向于是一種合同關系?理由如下:
第一,監(jiān)護關系論?準行政關系論?教育管理和保護關系論,究其根源,在某種程度上來自于公法上的特別權力關系論,所謂公法上的特別權力關系,在行政法學上,是相對于一般權力關系,基于公法上的特別原因?特定的目的,在必要的限度內(nèi),以一方支配相對方,相對方應該服從為內(nèi)容的關系?這一理論意味著:
(1)學校作為特別強的權力主體,對學生(包括其父母)具有總體上的支配權?在學校內(nèi)以及和學校教育有直接?間接關系的生活領域,作為特別權力服從者的學生原則上不能主張其基本的人權,必須在廣泛的范圍內(nèi)接受來自學校的多方控制?
(2)在合理的界限內(nèi),學校作為特別權力機構,在必要情況下,可以根據(jù)校規(guī)?校則等,命令或限制學生的特別權利?
(3)對學生采取某些教育措施,如懲戒處分等.即使像停課?退學等會給學生個人帶來重大影響的?具有重大法律效果的處分,作為特別權力關系內(nèi)部的規(guī)范行為,學校具有廣泛的自由裁量權,司法審查受到限制?換言之,不容許學生對學校提起訴訟,學生的權利受損得不到司法上的應有救濟?
由于這種理論是以行政權優(yōu)先的思維展開的,在強調民主與平等的今天已顯得越來越不適應,因而,已漸漸失去存在的土壤?因此這種理論顯然不適合用于確立圖書館和讀者的關系[9]?
第二,學校招生,大致可以理解為一種類似招投標行為,學校每年招生多少,什么專業(yè),這些信息都是公開發(fā)布的?可以認為是一種招標公告,即一種要約邀請?學生符合報考該校的條件,是為要約,學校錄取是為承諾?一旦錄取,雙方合同關系即成立,學生讀者與圖書館之間的合同關系業(yè)已建立?把學校與學生的關系認為是合同關系也便于與學校和社會讀者的合同關系接軌?當然,學校與學生的關系也不能籠統(tǒng)地說就是民事合同關系,其中仍然包含有行政法律關系?
3.當校內(nèi)?校外讀者辦理借閱證時,讀者與圖書館是兩個相互平等的民事主體?讀者通過《辦證需知》?《圖書館管理規(guī)定》等規(guī)范性的約定,了解圖書館的借閱規(guī)則和有關規(guī)定?此時,圖書館所制定的《辦證需知》?《圖書館管理規(guī)定》等約定,可以視為一種單方擬定的格式條款?當讀者辦理借閱證后,視為遵守圖書館的相關規(guī)定?以后如果出現(xiàn)偷書?毀書?違反圖書館其他管理規(guī)定的種種行為,可以依據(jù)《合同法》按照違約行為處理?對于圖書館不合理的規(guī)定,讀者仍然可以提出意見,要求修改?從《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guī)程(修訂) 》看,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法律關系缺乏明確規(guī)定,圖書館在此關系上也未獲法律的明確授權?把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關系界定為合同關系并不與現(xiàn)行法律法規(guī)相沖突?
4.按照《合同法》,圖書館有權處罰違規(guī)使用圖書館的讀者?注意,這里的處罰不能等同與行政法上的處罰,只能是合同法上的違約處罰?有人認為圖書館某些違規(guī)處罰不符合合同法違約賠償?shù)臉藴?比如圖書丟失,大部分圖書館要求讀者加幾倍賠償[10],這是違反了《合同法》第113條第一款[11]?但實際上,國家對某些特殊行業(yè)的保護是具有傾斜性的?例如教育行業(yè)?郵政行業(yè)等?以郵政行業(yè)為例,由于郵政系統(tǒng)失誤造成的信件遺失?遲延損失,通常只是賠付通信費用,而不對合同另一方的實際損失加以賠付?因為郵政系統(tǒng)在許多國家都屬于虧損行業(yè),出于公益目的?社會責任的需要,國家必須扶持?如果嚴格按照合同法的違約規(guī)則處理,很可能加劇行業(yè)虧損?同樣,這樣的傾斜性保護在教育行業(yè)也是存在的?如《擔保法》第九條?第三十七條[12],我們認為,根據(jù)圖書館館藏書籍珍貴程度等制定賠償標準,也是一種傾斜性保護的措施,是切實可行的,然而仍需法律加以完善?
5.對于圖書館與校內(nèi)教職工讀者的法律關系,實際上與圖書館和學生讀者的法律關系并無實質區(qū)別?教職工作為學校的雇員,與學校形成勞動合同關系,必須遵守圖書館的相關約定,所以仍然是一般的民事合同關系?不過教職工因為研究?教學的需要,對圖書資源利用的廣度和深度會更高?因此,有的高校圖書館和這部分讀者締結民事合同的時候,會給予較一般讀者更高的使用權限,或提供一些特別的服務,如課題查新?定題服務等?
雖然高等院校與學生既有民事合同關系,也存在一定的行政合同關系,但是我們并不認為圖書館與讀者存在行政合同關系?所謂行政合同又稱行政契約,是指行政主體為了行使行政職能實現(xiàn)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標,而與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經(jīng)過協(xié)商,相互意思表示一致所達成的協(xié)議?行政合同一方為行政機構或法律所明確授權的機構,行使法律明確賦予的行政職權?行政合同的確立具有公益性,救濟途徑以公法為主同時受民商法調整?然而從《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guī)程(修訂) 》中我們沒有發(fā)現(xiàn)圖書館獲有行政機關明確授權的內(nèi)容?所以,盡管我們認為圖書館與讀者的法律關系中可能體現(xiàn)有部分的公法性質的管理關系,然而還不能據(jù)此認定雙方存有行政合同法律關系?
通過上文的分析,我們傾向于圖書館與讀者之間存在的合同關系是民事合同關系,并且這種合同關系是一種具有公益性?強制締約性?國家傾斜保護性的框架合同?圖書館的公益性質決定了圖書館與讀者之間是以無償合同為主?有償合同為輔的這樣一種框架合同?
在《圖書館法》出臺以前,對于讀者服務部門碰到的法律問題,可以一分為二確定,如果主要是涉及圖書館與校外讀者之間的關系,可以按照合同法的規(guī)定處理;如果涉及圖書館與校內(nèi)讀者之間的關系,除參考合同法外,還可以根據(jù)教育部2005年3月出臺的部門規(guī)章《普通高等學校管理規(guī)定》第52條—第65條的規(guī)定辦理?オ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guī)程.1987
2 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guī)程(修訂).2002-2-16
3 何寧湘.學校與學生之間的法律關系分析.[2007-4-19]. http://www.law-lib.com/lw/lw_view.asp?no=6052
4 佟柔.民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86:75
5 車潤元.高等學校圖書館與學生讀者的關系是一種平等的契約關系——兼談《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guī)程》立法法理上的重大缺陷.高校圖書館工作,2005 (3 ):23-25
6 艾家鳳.圖書館與讀者關系的法律界定.安徽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5(4):88-89
7 王遠均,趙媛.從基礎服務模式看數(shù)字圖書館的法律問題.情報資料工作, 2001(6):37-39
8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1980年2月12日頒布
9 陳蘭欽.高校圖書館學生讀者權益保護的幾個熱點問題探討.情報探索,2005(1 ):99-101
10 王玉林.圖書館“罰款”的法律問題研究.圖書情報知識,2004(4):83-84
11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1999年3月15日頒布
12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1995年6月30日頒布お
作者單位:四川大學圖書館,成都,610064
收稿日期:2007年4月23日
On the leg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cademic Libraries and the Readers
Jiang Xiao Ren Jiale
Abstract: This dissertation analyzes five types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students proposed by the academic circle such as the guardianship, para-administrative relationship, contract relationship, education-supervision-protection relationship, and dual relationship. It thus specifies the legal relationship between university libraries and students as caused by civil contracts. This kind of relationship is a frame contract with public welfare, mandatory contracting, and state-favored protection, and will promote the library service to develop lawfully.
Keywords:University Library; Reader; Legal Relationsh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