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楚
[摘要]《投名狀》的著力點,是表現(xiàn)男人之間兄弟情義的糾葛與碰撞,是這種兄弟情誼面對現(xiàn)實理性的價值、利益和情感的沖突與矛盾中的生死抉擇。
[關鍵詞]《投名狀》兄弟情誼現(xiàn)實理性沖突抉擇
2007年陳可辛導演的《投名狀》以其四千萬美元的制作經(jīng)費和單個演員的最高片酬創(chuàng)下國內(nèi)影片的多個之最,在影迷們的關注與熱議中,最終以在亞洲各地票房累計超過3億元的業(yè)績,成為2007年度華語片全球票房冠軍。
投名狀,語出《水滸傳》林沖投奔梁山時,“但凡好漢們?nèi)牖铩m氁{投名狀”的典故。
“投名狀”是電影的片名,同時也是影片的情節(jié)中心,是構成故事的關節(jié)點,更是展現(xiàn)人物性格的主要線索。影片的故事情節(jié)、矛盾沖突、人物命運的起伏跌宕都是圍繞著投名狀而展開、而發(fā)展的。
《投名狀》的著力點,是表現(xiàn)男人之間兄弟情義的糾葛與碰撞,是這種兄弟情誼面對現(xiàn)實理性的價值、利益和情感的沖突與矛盾中的生死抉擇。
從戰(zhàn)場上死人堆里撿回一條命的龐青云在一次爭斗中與時為草莽的趙二虎、姜午陽結識。在影片開始的那場驚心動魄的劫糧大戰(zhàn)中。還沒有結為兄弟的三人在敵陣之中攜手殺敵,龐青云從敵人刀下救了姜午陽的命,并以“打蛇打七寸,擒賊先擒王”的戰(zhàn)術及其高超的武功,刺死押糧的頭領,取得了奪糧的勝利。在這個段落里,男人之間那種真摯而豪放的感情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給人心頭為之一震的沖擊。
“天大地大,沒有兄弟情大。這年頭沒有兄弟,活不下去?!边@話是趙二虎得知龐青云因何魁出爾反爾、臨戰(zhàn)按兵不動從而導致他手下一千多名弟兄戰(zhàn)死疆場時流露的心聲。如果說男女之情最終的表達方式離不開肉體接觸的話,那么兄弟之情必不可少的是心靈上的撞擊與共鳴。這又何嘗不是相互間一種形而上的慰藉呢?
就在趙二虎他們自以為有了糧食可以過幾天好日子的時候,何魁的副將率領魁字營的人馬乘夜色沖進趙二虎們所在的山村,把他們用血和命換來的糧食及物品盡數(shù)掠走,抽在趙二虎臉上的那兩鞭子,實證著趙二虎們地位的卑下與力量的微弱:“你以為搶了糧車糧食就歸你了嗎?而今給你們個機會,報效朝廷?!?/p>
身為敗軍頭領的龐青云敏銳的抓住了這個時機,勸趙二虎棄匪投軍,投靠朝廷:“有軍餉有槍炮,就沒有人可以欺負了?!?/p>
其時,三人心中都埋藏著急于改變現(xiàn)實困境的強烈愿望,盡管相互間的目標并不一致。但他們最終接受了姜午陽的提議:納了投名狀結為異姓兄弟。
“納投名狀,結兄弟義,死生相托,吉兇相救。福禍相依,患難相扶,外人亂我兄弟者,視投名狀,必殺之,兄弟亂我兄弟者,視投名狀,必殺之?!?/p>
這是擲地有聲的鏗鏘話語,是用生命為擔保的莊嚴承諾。
在攻舒城的那場激戰(zhàn)中,龐青云被槍刺中。危急之中,投名狀的誓詞“生不同生。死必同死”鑄成了弟兄三人拼死的決心,最終,當滿臉血污的姜午陽效法龐青云直取敵軍的首領并把該首領的頭割下來高高舉起時。投名狀的兄弟情誼得到了具體而震撼人心的表現(xiàn)。
但納了投名狀,并不就意味著在異姓兄弟之間的一切都將如誓詞那樣圓滿,那樣相安無事,不同的價值追求,不同的道德選擇,不同的人生理想。不會因有了投名狀而趨向同一。
在攻下舒城之后,投名狀兄弟之間的第一次沖突不可避免的發(fā)生了:在攻取蘇州的戰(zhàn)役中。為了盡量減少攻守雙方的傷亡,趙二虎只身潛入蘇州。以讓百姓和士兵活下去為承諾。換來蘇州守軍放棄抵抗,將蘇州城門打開。
此時,趙二虎身上的光環(huán)和賴以救命的糧食,成了城內(nèi)城外所有人心與目光關注的焦點。趙二虎要分發(fā)口糧給已經(jīng)放下了武器的蘇州城守軍,而龐青云堅決不答應,他的理由是絕不能把自己賴以生存的糧食分給昨天的敵人。盡管他們已經(jīng)放下了武器:“你看這饅頭,本來是我兄弟要吃的,你要分一半給這些人。再分一半給城里的百姓,弟兄們圍城圍了九個月,餓了九個月,你說這饅頭是給我們還是給他們?他們拿起槍就是兵!”但趙二虎同樣很堅決,因為他曾答應過對方,只要開了城門。就讓百姓和放下武器的士兵活下去:“我不管,發(fā)糧。我答應過要讓他們活著。人無信就是畜生!”
此時,龐青云回答趙二虎的,卻是一句極其關鍵的勸導與警策:“兵不厭詐。這是戰(zhàn)爭?!?/p>
兵不厭詐,是龐青云的人生信條,是他的謀略心機。也是他這個人物的性格基調(diào)。影片中。龐青云的所作所為,從他因“裝死”而逃生到對投名狀兄弟設局的暗算,可是說都是以“兵不厭詐”為其價值取向的。
對白雖然簡短,卻深刻表達了投名狀弟兄之間不同的道德追求及其不同的價值取向。此時的龐青云,作為軍隊的統(tǒng)領,思考問題時關注的是一己的功利。是征戰(zhàn)面臨的殘酷及糧食對自己所統(tǒng)領的軍隊的意義,而趙二虎更看重的,是安身立命的道德與人格。在蘇州城里。蘇州城主之所以把自己的百姓與軍隊托付給趙二虎,是因為他相信趙二虎的承諾——對道德與人格的信任與崇拜。在城樓上趙二虎與龐青云之間的沖突不僅表達了兄弟之間不同的情感世界,在更深的層面上表現(xiàn)了他們二人在人生觀及價值取向上的深刻差異,并為之后矛盾的進一步激化奠定了基礎。這種被激化了的關系的第一個具體表現(xiàn)。就是從那天以后。趙二虎再也沒有和同是結義兄弟的姜午陽說過一句話——因為姜午陽站在了龐青云一邊。
在龐青云的指使下,趙二虎被打倒了,然后,趙二虎被架走了,接下來。趙二虎被粗粗的鐵鏈牢牢的拴在空空的庭院里。
姜午陽流著淚執(zhí)行著龐青云的命令,飛蝗一般的箭雨射向了手無寸鐵的、已經(jīng)放下了武器的蘇州城的守軍們。
看著那滿地的尸體,趙二虎立志回家,并一呼百應。龐青云一面攔住趙二虎冷冷地說:“這樣走就是兵變?!币幻嬗忠越饩饶暇┑陌傩諡槔碛刹⒁韵鹿騺硗炝糈w二虎。一向以百姓的疾苦為重的趙二虎流著淚痛苦的留了下來:“進南京,我看著你,你對,我跪還你,你錯。我就殺了你?!?/p>
至此,投名狀面對現(xiàn)實理性的尖銳對立,已經(jīng)走上了名存實亡的不歸路。
投名狀弟兄之間的又一次危機,發(fā)生在攻下南京后的軍餉之爭。
面對黑壓壓的一片劫后余生的弟兄們,趙二虎激動地對弟兄們:“我們發(fā)過誓,一輩子都是山字營的人。只要這世界上有人挨餓被欺負。有人是非不分,我們山字營永遠都在?!辈⒋蠛穑骸鞍l(fā)軍餉?!北M管龐青云警告說私分朝廷軍餉是重罪,但趙二虎不但沒有接受龐青云的勸告,反而讓弟兄們謝謝龐大人。
這次投名狀弟兄們之間的分歧凸顯的,是不同的人生觀及其價值取向的進一步深化,趙二虎看重的,是弟兄們的衣食保暖,是基本的是非善惡,而龐青云看重的。卻是自己的前途及朝廷的眼色。
盡管他們之間的分歧是極其嚴重的。但趙二虎的矛頭并沒有指向龐青云,也沒有因
此而忘卻了投名狀的誓詞承諾,兄弟情誼在他的心中依然存在。
在慶功酒宴上,面對何魁勸趙二虎對龐青云的反戈,趙二虎的回答是給何魁的隨從一頓暴打。
當龐青云的隨從告訴二虎:“龐青云要做江蘇巡撫,何魁要兵變,龐大人進不來城,約你到城外江浦鎮(zhèn)商量對策。”時。趙二虎便立即告訴龐青云的隨從:“讓午陽帶人到江浦鎮(zhèn)集合?!比缓?,為解龐青云的圍。只身獨騎奔向江浦鎮(zhèn)。
在渺無人跡的江浦鎮(zhèn),為了兄弟情誼的趙二虎倒在了無數(shù)的暗箭之中。而讓觀眾痛心且惋惜的是,趙二虎至死也不知道奪去他生命的暗箭竟來自他要去相救的大哥龐青云之手。
而此時的龐青云,獨自一人在一個陰暗的角落里,手里端著一杯酒,眼里含著淚。心里在對趙二虎說“蘇州你要造反,我本可以殺了你,可是我不舍得,可是現(xiàn)在朝廷要你……你說我怎么辦……二虎。安心上路?!?/p>
這就是投名狀的兄弟情誼。
趙二虎死了。他死得很坦然。但他一定死不瞑目。
與趙二虎的這個結局并行的另一條線,在姜午陽與龐青云之間進行著。
姜午陽。一個率直、血性、還有些單純的漢子。
看著府上衛(wèi)隊的更換,姜午陽預感到將有大事發(fā)生,在河邊。他看見龐青云登上了載有蓮生的小船,看見龐青云重重的關上了船的艙門,看見這條小船慢慢地消失在河的遠處。
之后。姜午陽闖進龐青云屋子,直問龐青云:“你要動二哥?就為了嫂子?你忘了投名狀?”
再之后。姜午陽來到生蓮屋子,為了救二虎,為了履行投名狀“外人亂我兄弟者,視投名狀,必殺之”的誓言,姜午陽親手結束了他一向敬重的嫂子——蓮生的生命。隨后。姜午陽來到龐青云屋前。對著關著門窗的屋子大聲說:“大哥,你不要動二哥了,因為嫂子已經(jīng)死了。你沒有殺二哥的理由了?!?/p>
豪爽、簡單、甚至幼稚的姜午陽,他把龐青云與趙二虎之間的分歧,僅僅看成是為蓮生而引發(fā)的情愛之爭,殺蓮生這個情節(jié)生動的告訴人們,姜午陽是一個只知道講義氣,但卻缺乏政治眼光,缺乏人生目標。缺乏理性判斷能力的血性武夫,因此,發(fā)生在他們兄弟之間的許多重大分歧他無法看透。作為投名狀諾言的忠實執(zhí)行者,他把二哥當作親人,把大哥視為偶像,當大哥要殺狗子時,當大哥要殺蘇州城里放下武器的守軍時。他不需要思考就義無返顧的去執(zhí)行。從這個角度講,姜午陽雖然執(zhí)著得可愛,但這種可愛卻使人心痛。
蓮生的死最終沒有換回趙二虎的生命這個殘酷的現(xiàn)實。如同一劑猛藥喚醒了姜午陽一直沉睡的思維:“他竟然殺了二哥。他以前說,殺狗子,殺那一些俘虜,是為了天下的百姓不受欺負,他撒謊。他只為他自己??伤?,我們納了投名狀……”
在為龐青云升任巡撫舉行慶典的那天。一個近景,是一排慶典用的禮炮,一個中景。是巡撫的寶座,一條幽深的石板小徑把通向巡撫寶座的路顯得格外的遙遠。當龐青云志滿意得的向巡撫寶座走去時,姜午陽手中的尖刀刺向了龐青云。就武功而言,姜午陽當然不是龐青云的對手,他雖然想置龐青云于死地,但卻被龐青云打得渾身是傷,就在投名狀的弟兄二人處于生死搏斗的時刻,鏡頭不斷的在陳公、姜公、狄公三位軍機處大人開懷暢飲間切換:
“龐青云是個人才,可不懂為官之道。南京是重鎮(zhèn),太后想安定天下,怎會依仗一個外人?”
這時,不論是姜午陽,還是龐青云,都萬萬沒有想到,在一個隱秘處,一支黑洞洞的槍口早就對準了與姜午陽對峙著的龐青云。
良辰吉時到了,在轟鳴的禮炮聲中,子彈從背部穿進了龐青云的胸膛。而姜午陽的匕首也因此得以刺進了龐青云的心臟。
結尾,留給觀眾的,是姜午陽那一句令人惋惜且痛心的承諾:“在那一刻。我那時腦子里只有結拜時的一句話:生不同生。死必同死?!?/p>
曾經(jīng)轟轟烈烈的投名狀三兄弟,以他們的悲慘結局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值得思考和玩味的東西。
聚集了大導演、大明星和豪華制作陣容的《投名狀》是一部成功的影片,《投名狀》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影片清晰的故事脈絡、流暢的敘事策略和厚重的人文意味,而這些,都是影迷們高度關注的問題。在這些地方,《投名狀》做得很好,因此影片得到了廣大觀眾的熱烈歡迎與追捧。影迷們花錢走進影院,很重要的一點是沖著明星們的光環(huán)來的。沖著放松娛樂來的,沖著影片的視覺沖擊來的,沖著黑暗中的夢境來的,精彩的故事。精彩的表演。精彩的鏡頭,讓觀眾精彩的過了一把癮,讓投資方精彩的賺了一大把錢,這種多贏的好事。何樂而不為?
電影就應該如此。
電影評介2008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