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成
《雷雨》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戲劇經(jīng)典,每次閱讀教材節(jié)選的片段,都令人沉浸在周樸園與魯侍萍相認時的語言美感中,被那富于個性化與動作性的對白深深折服。
《雷雨》有不同的版本。人教版課標教材節(jié)選《雷雨》(高中《語文》必修4)依據(jù)的是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年版《曹禺選集》,將其中一處與該社1994年版《雷雨》相對照,有明顯的不足。下面是兩個版本相關內(nèi)容的節(jié)錄,請注意筆者分別加注點的字句:
1.人教版課標教材文本:
周樸園 哦,侍萍?。ǖ吐暎┰趺矗悄??
魯侍萍 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會老的連你都不認識了。
[周樸園不覺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侍萍。半晌。]
周樸園 (忽然嚴厲地)你來干什么?
魯侍萍 不是我要來的。
周樸園 誰指使你來的?
魯侍萍 (悲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來的!
周樸園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還是找到這兒來了。
2.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年版《雷雨》:
周樸園 哦,侍萍?。ǖ吐暎┰趺?,是你?
魯侍萍 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會老的連你都不認識了。
周樸園 你——侍萍?(不覺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魯媽)
魯侍萍 樸園,你找侍萍么?侍萍在這兒。
周樸園 (忽然嚴厲地)你來干什么?
魯侍萍 不是我要來的。
周樸園 誰指使你來的?
魯侍萍 (悲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來的!
周樸園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還是找到這兒來了。
兩種版本存在如下差異:一是教材文本“舞臺說明”用“侍萍”代替了1994年版的“魯媽”,并且多了“半晌”一詞;二是教材文本與1994年版相比少了周樸園的對白“你——侍萍?”和魯侍萍的對白“樸園,你找侍萍么?侍萍在這兒”。筆者以為,教材文本缺憾很大,遠遠不如1994年版《雷雨》。
從周樸園角度看,“侍萍”一詞多了些親近情感,與后面的巨變不夠契合;“魯媽”一語較客觀,能準確反應周樸園冷漠的內(nèi)心世界?!鞍肷巍币辉~強調(diào)了周樸園“望”相片與魯侍萍時間之長,它延宕了周樸園思考的時間,刪去它,能夠突出周樸園形象——前后變化快速,30年的懷念感情注有大量水分。這是教材的第一處缺失。
1994年版的周魯兩句對白,尺水微瀾,精彩之極,傳神之至。周樸園的“你——侍萍?”與舞臺說明“不覺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魯媽”相照應,目的在于突出說明周樸園的疑惑與驚訝。教材少了“你——侍萍?”這一句,倒不怎么影響周樸園形象的塑造,可魯侍萍的“樸園,你找侍萍么?侍萍在這兒”臺詞的缺失,大大削弱了她的形象的藝術(shù)魅力。一句臺詞雖小,內(nèi)蘊卻極為豐富。
首先,它豐富了魯侍萍的形象。教材節(jié)選的是第二幕的兩場戲,在周魯相認一場戲中,侍萍掌握著相認與否的決定權(quán),因為周樸園一直蒙在鼓里,而她已確知眼前人的身份。30年前的真摯感情誘使她進入舊情,可理智上又在盡力回避著,所以劇本呈現(xiàn)出魯侍萍一次又一次地不愿離去與對周樸園的引導與暗示,這從“哦?!蠣敍]有事了?”“老爺,您想見一見她嗎?”“老爺想幫一幫她嗎?”“老爺,沒有事了?(望著樸園,淚要涌出)老爺,您那雨衣,我怎么說?”“老爺那種綢襯衣不是一共有五件?您要哪一件?”等臺詞中可以看出。而且,細讀文本會發(fā)現(xiàn),魯侍萍對過去依舊一往情深。請看:
①魯侍萍 哦,好地方。
②魯侍萍 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會老的連你都不認識了。
③魯侍萍 (憤怨)我沒有找你,我沒有找你,我以為你早死了。
④魯侍萍 我要提,我要提,我悶了三十年了。你結(jié)了婚,就搬了家,我以為這一輩子也見不著你了。
句①是魯侍萍在周樸園說“哦,(沉吟)無錫是個好地方”時不由自主的應對,她情不自禁地回憶起30年前在無錫度過的那段美好時光。句②寫出魯侍萍多么希望自己的青春美貌能永駐愛人的心中,體現(xiàn)出她的款款深情。句③雖含無限憤怒,可言外之意是:我認為你死了,如果知道你沒死,我會找你的。句④證明魯侍萍的確找過周樸園,深含著遺憾與失望的深情。更能體現(xiàn)她眷戀過去的是,當周樸園在言辭中流露出對魯貴的擔憂時,魯侍萍安慰且?guī)еWC的語氣說:“你不要怕。他永遠不會知道的?!?/p>
既然魯侍萍確實是舊情難忘,那么,她那句對白不僅沒有造成人物性格沖突,相反使之更加復雜而豐富,這也正是魯侍萍形象的魅力所在。
其次,它凸顯了周樸園的性格。魯侍萍之所以沒有趕緊離開眼前的周樸園,是因為難忘過去,難忘曾經(jīng)的甜蜜初戀,難忘給她帶來美好回憶也給她帶來諸多痛苦的周樸園。讀者可以想象出,魯侍萍在周樸園認出自己時說“樸園,你找侍萍么?侍萍在這兒”這句話,語氣是多么溫柔,內(nèi)心是多么渴望,她渴望周樸園能給她以溫情,哪怕是幾句體貼的話語或是關心地詢問她30年來所經(jīng)歷的滄??嗤础?伤f萬沒有想到,等來的卻是周樸園的厲聲斷喝:“你來干什么?”周魯兩人的臺詞對比何其鮮明:一邊是軟語,一邊是厲喝;一邊是款款深情,一邊是絕情寡義。有了魯侍萍的“樸園,你找侍萍么?侍萍在這兒”這句臺詞,周樸園的出人意料與反復無常不是更加凸顯嗎?他30年來不忘侍萍的生日,不忘舊家具的擺設,不忘關窗的習慣,都在這一聲厲喝中大打了折扣。這不禁讓讀者深思,難道他的懷念真的純情無限、赤誠不已嗎?
事實上,他自己的話給30年的懷念作出了最好的詮釋:“你看這些家具都是你從前頂喜歡的東西,多少年我總是留著,為著紀念你”,“這些習慣我都保留著,為的是不忘你,彌補我的罪過”。從“紀念”“彌補”等詞語可以看出:他真正懷念的是當年年輕貌美、賢惠可人的梅侍萍,而不是眼前的魯侍萍;他的懷念,更多的是帶著良心未泯的贖罪性質(zhì)。
再次,更好地推動了情節(jié)發(fā)展。雖然沒有魯侍萍的這句臺詞,也能因為周樸園的無情厲喝引發(fā)出她的悲憤怨責,可是有了它,戲劇文本的情節(jié)意味就更加豐富更加精彩了。從上面的分析可知,魯侍萍的“樸園,你找侍萍么?侍萍在這兒”的對白,充滿了無盡的期待,滿含著熱切的渴盼,也傳達出對周樸園懷念過去的深深信任。但是,周樸園的回答卻是極其冷漠,是無端的指斥與惡意的揣測。30年前的無情和30年后的冰冷,徹底粉碎了魯侍萍心底保存的美好回憶與情感期盼。此時,想到自己為了兒子大海所遭遇的兩次不幸的婚姻以及人生的坎坷磨難,再看看眼前這個一帆風順、社會上有著好名聲好地位的周老爺,她再也無法壓制內(nèi)心的不滿與憤怒,于是,滿腹的委屈與辛酸、后悔與怨恨像山洪一樣爆發(fā)了。面對憤怒的魯侍萍,周樸園不得不軟語安慰,并試圖用金錢和解,以進一步和魯家斬斷一切關系,以維系自己的家庭秩序和社會上的名譽地位。你看,有了魯侍萍的這句臺詞,不是更好地推動了情節(jié)向前發(fā)展嗎?
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年版的《雷雨》,缺失“樸園,你找侍萍么?侍萍在這兒”一句,恐怕是要凸顯魯侍萍剛強、堅毅的性格特征,符合那個時代的需要。但是,筆者以為,在文化多元的今天,人教版教材應以選擇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年的版本為是。
(安徽利辛第一中學 236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