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之后,老師和學生都回到了學校,一連串的工作也隨之而來:收費、交費、搞衛(wèi)生、開大大小小的會……整整一個星期,我忙得腳不沾地,到晚上回家時已經(jīng)筋疲力盡,要不是需要吃飯,我連嘴都不想動。幸虧我早就預(yù)料到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趁假期備出了整個學期的課,現(xiàn)在只需要根據(jù)學生情況對教案進行必要的調(diào)整,要不然,恐怕連正常的教學質(zhì)量都很難保證了。
好不容易把忙亂的事務(wù)理出一點頭緒,教師節(jié)來了。雖然這個節(jié)日我們不僅要照常上課,還要組織學生搞一些慰問老師的活動,但是耳邊的“節(jié)日快樂”,手中寫滿祝賀和感謝的賀卡,還是讓我的心里充滿了興奮和喜悅。
于是,下午的班會課,我想和學生分享我積攢了一天的快樂,并趁機滲透一些價值觀和理想的教育。
我深情地對學生說,我今天特別快樂,特別幸福,因為在這一天,我收到了很多同學的祝福。這些祝福有的是一封信,有的是一張自制的賀卡,有的是一句“教師節(jié)快樂”,有的只是一個笑容。不管同學們以怎樣的方式表達,我都能感受到大家對我的祝福,感覺到大家的真心。我將以更高的熱情、更努力的工作、更好的工作效果來回報同學們,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幫助同學們在理想的路上走得更好,走得更遠,走向光輝燦爛的前程。作為教師,能為學生的成長助一臂之力,幫助學生擁有美好的未來,我的付出就有了價值。
我順勢又談起自己的理想,我告訴學生們,我從小的理想就是成為一名教師。因為教師肩負著教書育人的使命,如果沒有教師,人類就不能像現(xiàn)在這樣便捷地傳授知識,也就無法借鑒前人的經(jīng)驗和教訓(xùn),大多數(shù)時間都要重復(fù)前人已經(jīng)做過的事。所以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是最神圣的。我愛這個神圣的事業(yè)。如果有下輩子,我還愿意做教師。
我剛說到這里,一個聲音打斷了我:“您下輩子還是別當老師了!”是他!那個男孩,平時最大膽,跟我交流最多的王××。
我有點尷尬,卻還是心平氣和地問他:“為什么這樣說呢?”
王××稍稍猶豫了一下,才低著頭說:“當老師就是不好。您總有事,也沒時間照顧自己,看看您,總是穿這件衣服,都沒怎么換過?!?/p>
王××的話起了帶頭作用。學生們開始交頭接耳地議論起來。“就是,當老師一點也不好。我舅媽跟您一樣,也是班主任,我舅舅總埋怨她不管家里的事,回家就會喊累?!边@個女孩外號叫“小燕子”,一說話就是嘰嘰喳喳的一連串。
……
學生的話讓我意外,也讓我無奈。
學生說的沒錯,我確實每天都在忙,我們這些班主任都是這么忙。如果說全校的工作是一個錯綜復(fù)雜的鏈,我們這些班主任就是連接各個鏈條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除了自己的教學任務(wù)和日常的班級管理之外,我們要隨時準備接受各式各樣的臨時工作。來自方方面面的任務(wù)最終都會落到我們頭上,學生的任何問題都會反映到我們這里。常常是剛處理完這個任務(wù),又來了那個麻煩,有時候真的是應(yīng)接不暇。
有人評價德育,說“德育是個筐,什么都往里裝”,我覺得班主任工作也是一個筐,是一個小筐。筐小,要裝的東西卻很多,所以我們的負擔很重,我們很忙、很累。更令我們煩惱的是,我們每天忙于裝東西,卻沒有機會擴大容量,所以我們永遠是一個小筐,唯一可能的變化是被磨損,或者被撐破,變成一只破筐,比原來的筐更讓人看不到價值。
如果可能,我們希望只裝我們應(yīng)該裝的東西,并且希望能擴大容量,讓我們也能體驗一下游刃有余的快樂和成長的幸福。
(作者單位:河北省永清縣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