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I對高職物理課堂教學,不僅是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改革,更重要的是具有現代教育意義,是教學思想、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和教學觀念的更新,是現代教育理念的表現。
1)運用CAI創(chuàng)設多維的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自主學習的意識。在教學中,特別是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借助計算機多媒體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聲畫并舉、圖文并茂的教學情境,巧妙地在學習內容和學習求知心理之間制造一種不協調,在學生的心理上造成一種懸念以引起學生的高度重視,激發(fā)其內在的思維活動,使思考、分析、判斷、綜合于一體,達到智力活動的最佳狀態(tài),幫助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課堂教學任務。
運用多媒體計算機技術進行課堂創(chuàng)新教學,就要注意抓住學生好強爭勝的個性心理特征,了解學生獨特、敏感和創(chuàng)新的基本特征。比如在計算機專業(yè)的高職物理教學中,講授基本的理論知識均運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引進類似電磁波的形成與應用、海洋發(fā)電、生物工程、新能源的開發(fā)與應用、無線電技術、集成電路的發(fā)展與展望等內容,使學生一方面學習和掌握物理的基本知識,另一方面對先進技術和與本專業(yè)有關的知識強化聯系,引起學習物理的興趣,也為學習后續(xù)課程,尤其是專業(yè)課打下基礎。總之,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力求突出障礙,保持趣味性、開放性、差異性、實踐性、創(chuàng)新性和群體性的特點,寓教于創(chuàng)新教學之中。
2)利用網絡資源的靈活性,激勵學生自主查詢信息,獲取重要的學習信息。在課堂教學的問題情境中,教師可以提出與教材或參考書主題有關的問題,啟發(fā)學生提出新問題、新思路、新見解、新觀點。學生充分利用現有的網絡資源,不分場所和地域限制地上網收集各種學習資料和信息。經過分析、整理、辨析和歸納后的資料,是教師課堂教學的最好素材、最好的教學案例。這些問題、素材和案例,是讓學生自己去觀察探索解決問題,達到課堂教學目標,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增強求知欲,調動思維集中指向的有效方法。
網絡最大的特點是靈活性強,信息量大。高職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個性思維能力都較成熟。面對信息時代,面對眾多的網絡媒體,高職院校的課堂教學應充分利用這些資源,指導和教育學生學會利用網絡查詢信息,通過網絡豐富的資源,達到促進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例如在高職物理《磁場》的教學中,為了使學生對教學內容達到全面、深刻的理解,讓學生到網絡上查詢有關帶電粒子的知識,尤其是粒子發(fā)現的歷史和新粒子探索的實驗過程。新授課時,啟發(fā)學生討論、議論和探討,學生踴躍發(fā)言,各抒己見,課堂教學氣氛活躍,問題探討明確,不僅加深了課堂教學改革力度,重要的是為學生自由討論提供了條件。
3)鼓勵學生自主獨立探索,科學交流。課堂教學,重要的一點就是讓學生學習獲得新知識、新發(fā)現。同時,在獲得新知識的基礎上,讓每一位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自由、開放地去探索,去發(fā)現有關的新知識、新理論,從而品嘗到獨立解決問題的樂趣。學生在獨立探索的基礎上,進行網上交流、討論、質疑和釋疑,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huán)。通過交流,一方面達到共同學習的目的,取長補短,整體提高;另一方面通過學習交流擴大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的空間,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大膽猜想,相互討論、交流,重要的是通過交流促進學習學生和理解教學內容,激發(fā)思維,不時迸發(fā)創(chuàng)造的火花。
在課堂教學中,每學習一個單元、一個章節(jié),都應組織學生開展討論和交流活動。教師根據學生交流和形成的書面稿件,經過修改后,有的可以發(fā)表,有的可以推薦到有關部門參加評選。交流作為一種新的課堂教學藝術,對高職教學很重要。
4)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自主實踐,在實踐中創(chuàng)新提高。建構主義指出,意義構建是教學過程的最終目標。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幫助學生建構意義,就是要幫助學生對當前學習的內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質、規(guī)律以及事物與其他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達到深刻的理解,同時也建構出富有個性化色彩的、創(chuàng)見性的意義。
高職的教育教學有別于其他普通高等院校,學校教育特別是教師的課堂教學要注重實踐教學。多開展一些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探索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教學實踐活動,安排一定量的課時,讓學生帶著問題到生產車間、場所、基地、科研機構等進行自主創(chuàng)新實踐,在實踐中創(chuàng)新提高,在實踐中升華。在高職物理教學中,每學習一個單元結束,應布置3~5個題目,讓學生利用節(jié)假日等時間開展調查研究,并確立自己研究的課題,以此作為物理教學的延伸和后續(xù),帶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