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新教師的成長成為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直接關系到學校未來發(fā)展和教育質量的提高。新教師面臨的最主要的困難是十大距離的跨越,筆者相應地提出了十大應對策略。
【關鍵詞】新教師;成長;困難;應對策略
當前隨著各個學校的發(fā)展,新教師在各個學校中所占人數(shù)比例不斷增加。在農村中學中,這一情況更為突出,有的學校新教師已占一半。新教師的順利健康成長直接關系到這些學校的未來發(fā)展和教育質量的提高。那么新教師如何才能健康順利的成長呢?我想新教師首先要能認清他現(xiàn)在所面臨的困難,然后找準應對策略,有針對性地解決這些困難才能達此目的。各個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也必須認清這些問題,對新教師的培養(yǎng)和幫助才能有的放矢,落到實處。
那么,新教師有哪些困難呢?我通過自己成長的經歷以及當指導教師的一年半的思考和實踐,覺得新教師由學生到老師角色轉換之間橫著十大距離。這十大距離的跨越就是新教師的困難所在。
一是大學所學知識與中學所教知識有距離。大學知識面廣,中學知識面更廣。如科技類知識大學強調得少讀得少,而中學卻是很重要的一大板塊。大學知識強調說得有理說得有個性,中學知識強調說得準確無誤說得能普遍接受。其原因是中學的考試有統(tǒng)一的標準,很多情況下是不允許自圓其說、有理即可的情況存在的。
二是大學生學習方式與中學生學習方式有距離。大學生學習自由度比較大,自主性比較強,中學生學習則與之相反,更多的強調有組織有選擇有秩序。即使強調學生自主學習,也不是放任自流。
三是人本身存在著大腦與口手之間的距離。這一點每個人都有,只不過新教師缺少訓練,因而距離更大,而且有時候不明白其中原因,還一臉茫然的問道“我明明想得很清楚,怎么說出來就不對呢?”
四是想跟做之間有距離。新教師往往覺得只要我想明白了,就沒問題了。其實不然,自己想與自己做之間有很大的距離。因為想的時候注重邏輯性和審美性,而做的時候注重操作性和交往性以及操作交往的可行性。
五是自己想與學生想之間有距離。自己想起來很簡單很清楚很明白,學生想起來就可能很復雜很不明白。其原因在于一個人天然的會對與自身知識經驗不和諧的知識產生反感對立情緒。所以學生想前人和老師所想很困難,老師想學生所想也很困難。但老師必須想學生所想,以期找到二者之間的結合點。
六是自己做與學生做之間有距離。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反應能力、寫字速度、說話明白清楚都與老師有距離。學生做的時間一般是老師的兩倍是比較合理的。
七是自己的熱情與學生的反映有距離。一般來說教師熱情高,學生反映會熱烈,但也有你熱情似火學生卻冷淡如冰的時候。你的熱情只燃燒了自己而沒有照亮學生的心房;你的聲音只掠過學生耳旁而不曾留在心上。所以揮灑激情的時機要選準。但也要堅信不是一切呼喚都沒有回響。
八是自己的付出與學生的要求有距離。有可能是你付出不夠,有可能是你付出夠多學生要求更多。付出不夠是態(tài)度問題,付出夠多學生仍不滿足,原因是在學生最看重最需要你付出的地方你沒有做到位,學生不滿足;或者是你的指導思想沒有講清講透,學生不理解;或者是你的付出沒有好的結果,因而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
九是大學所學教育學心理學理論知識和實際運用之間有距離。這不是說那些理論用不著,而是新教師找不著理論與實際之間的結合點,無法使之付諸實踐。
十是現(xiàn)在自身的學習與自己的教學有距離?,F(xiàn)在教師可以支配的自由時間越來越少,自己平時的學習與教學距離太遠,對自己提高極為不利。很多人認為一個大學本科畢業(yè)的學生就學科專業(yè)知識而言已足夠勝任高中教學。我覺得那點知識連應試教育的要求都達不到,更別說素質教育的要求了。比如現(xiàn)代漢語語法、古代漢語語法、修辭知識、對聯(lián)、古詩詞的創(chuàng)作等等,在大學里面這些知識都學懂學透了嗎?沒有!我們不對這些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透徹的學習,課堂上能講得清楚明白嗎?能夠指導學生嗎?所以會出現(xiàn)經常講錯不斷糾正的情況。
針對十大距離,我相應的提出十大應對策略。
一、分清哪些知識是要考的哪些知識是作為素質培養(yǎng)要求的。對要考的知識必須講得準確無誤清楚明白,并對學生提出具體的要求。對那些素質要求的知識你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并能運用它打開學生的思維。
二、熟悉研究考綱教綱,進行方向準確、秩序井然、組織嚴密的教學。查又梁先生說過“要學會知識互補”。我想我們語文審美性較強,應該補以秩序性、操作性、互動性較強的內容。
三、記住并反思課堂中沒有講清楚沒有寫正確的地方,反復訓練。你的成長點在這里,你的成熟將從這里出發(fā)。
四、親歷親為。你就會明白世界上為什么有實驗科學家和理論科學家的分別,而你卻只能一身兼兩職。想得要好,做得更要好。
五、備課時多想想學生會怎么想怎么做,他們的知識儲備在哪里。你在課堂上就會和學生有“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感覺,學生更會有如坐春風的感覺。
六、給足學生具體操作的時間。不要只顧教學效率而縮短學生思考、交流的時間,這時的你應該是從容鎮(zhèn)定的仁愛莊嚴的形象。
七、準備好自己的熱情,衣著得體、情緒飽滿地走進教室,隨時注意學生的反應,抓住機會傾灑熱情。你的熱情也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
八、了解學生的需求,針對教學的要求,預算自己的時間,確定自己的付出。然后講清楚并時不時強調一下。你的付出會漸變成學生的習慣。
九、教育學心理學理論知識不能丟,要有意識地去結合實踐合理運用。沒有理論的實踐有可能是盲目地實踐,沒有實踐運用的理論是疆硬的理論。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是教師終身堅持的方向,是一個系統(tǒng)而龐大的工程,可以先把自己最喜歡最信奉的理論運用于實踐,然后再慢慢拓展。
十、跟著教材學,彌補自己的知識缺陷;跟著學生的素質要求學,彌補自己的不足;向老教師學,以獲取便捷有效的經驗;深鉆式地學,以期在某個知識點上或某個領域里有自己獨到的發(fā)現(xiàn);開放式地學,學習一切用得著的東西。這樣,你就會感覺“腹有詩書氣自華”。自己已經成長為一個真正的老師了。
當然,我這里是就一般教師的一般情況而言,教師不同,所面臨的問題也各有不同。而且,所提策略也只是一個合格教師的基本要求,就范圍來講也是比較窄的。但這是最迫切的問題,這些問題不解決,其他的想法可能只是鏡中花水中月。現(xiàn)在不揣淺陋,把它寫出來,以期拋磚引玉讓更多人來關注新教師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