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是否曾經(jīng)有過這樣的感覺,心情煩亂時找一處靜謐之地,伴著耳畔輕聲飄蕩著的悠揚樂曲,品著正飄著絲縷香氣的中國茶,翻著百看不厭的雜志、小說,沉醉于書中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此時整個人仿佛浸潤在了這優(yōu)雅、寧靜的氛圍之中,心情豁然開朗,所有煩惱思緒仿佛都飄到九霄云外。這是何等的愜意、何等的美麗?這就是寧靜的魅力!寧靜,是一種典雅的氣質(zhì),一種古樸的情懷。細細品味那句“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就仿佛置身于一個幽靜的小院,在擠滿花蕾的樹下,品一本自己喜歡的書,抒幾句深情的感悟,傾聽那四季花開的聲音。或許在某個苦雨孤燈的夜晚,乘著一葉詩的扁舟,搖進那古色古香的荷花叢中,輕吟“留得殘荷聽雨聲”,感受那份純凈似水的清涼與感動。也許這些會讓人覺得平凡,但平凡也有高雅的風(fēng)度。靜謐就像一群神秘精靈,總是在黑漆漆的巖洞里載歌載舞,真實而燦爛地跳躍。心中充滿寧靜,便有了欣賞的心情,傾聽的愿望,思索的空間。心之寧靜,可如止水,倒映一天碧藍,亦可如行云,澤潤一方青翠。
那么我們的語文教學(xué)是否也能找到這樣的世外桃源呢?答案是肯定的,“默讀”就是通往這桃園的曲徑。蘇軾說:“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p>
那么我們應(yīng)該怎樣培養(yǎng)孩子們的默讀能力呢?這讓我有些困惑,然而一次教學(xué)設(shè)計的靈感卻給了我一些啟示,原來低年級的孩子應(yīng)該在情境的世界里學(xué)習(xí)。
我教《丑小鴨》這一課時,從始至終創(chuàng)設(shè)一個情境,把孩子們帶到了故事里。上課時,在了解課文的基礎(chǔ)上我問孩子們:“讀了這篇課文,你知道了什么?和同學(xué)們說說好嗎?”孩子們紛紛說了自己的所得。我故意問孩子們:“丑小鴨在哪迷路了?”“森林里?!焙⒆觽兓卮稹!班?,森林里,真黑??!多可憐呀!大家都欺負它,快讓我們來幫幫它,伸出雙手為他提一盞小燈籠吧?!焙⒆觽兏吲d地伸出手,做打燈籠狀。此時,他們正要交流打燈籠的感受,我立刻伸出右手的食指:“噓!”這一聲,孩子們都愣了,他們不明白,老師今天怎么了?我非常神秘地說:“森林里怎么傳來了沙啦啦的聲音呢?”孩子們馬上回答:“是狐貍在叢林里躲著嗎?”“有可能,還有可能是大灰狼呢!千萬別出聲啊。”孩子們馬上嚴(yán)肅起來,如臨大敵。“森林里太危險了,丑小鴨怎么辦呀?”此時,孩子們的表情變得嚴(yán)肅了,一雙雙焦急的目光注視著我。我輕聲地、神秘地告訴孩子們,其實方法很簡單,只要你迅速而準(zhǔn)確地讀一遍課文,也許丑小鴨就能得救呢!孩子們很高興,正要拿書、張嘴讀課文,卻被我攔住了,我輕聲對他們說:“別忘記,你們的手在打燈籠,不能用手指著讀??;閉緊嘴巴,別讓狐貍和大灰狼發(fā)現(xiàn)你們啊;還有還有,記得速度要快啊?!蔽矣盅a充了一點,“孩子們,要記得讀錯了丑小鴨就會遇到危險,也許會被猛獸吃掉的啊! 趕快讀一讀,看看丑小鴨最后的命運會怎樣呢?”在這一番渲染之下,我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都在專心而守規(guī)矩地讀著,我第一次發(fā)現(xiàn),原來孩子也能沉靜下來??!在默讀中孩子們完全被課文吸引了,他們一個個緊皺雙眉、雙手攥拳,就好像是自己在茂密的森林中前進。當(dāng)我看到他們嘴角露出一絲絲微笑時,我知道,丑小鴨已經(jīng)變成白天鵝了。就這樣,在情感的融合、愛心的共浴中默讀的方法被所有的孩子接受了。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不愛學(xué)習(xí),也不是孩子笨學(xué)不會,而是我們沒有在孩子需要的時候為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精彩的境遇,一段足以刻骨銘心的記憶。當(dāng)我們學(xué)會了無所不能的創(chuàng)造,孩子們就可能成為無所不會的天才。課堂應(yīng)該是師生生命恣意流淌的溪澗,師生共同享受生命成長的樂園。在這溪澗、樂園中有許多絢麗的奇葩。顧城詩云:“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要用它來尋找光明?!蔽覀円部梢哉f:“寧靜給了孩子們美麗的心情,孩子們要用它來尋找快樂?!闭娴?,心的寧靜也是一種快樂,給語文教學(xué)一些寧靜的天空吧!鮮花盛開、柳綠蟬鳴的夏日固然精彩,可我們同樣需要金光燦燦的秋日中的收獲與思考??!
(作者單位:哈爾濱市工農(nóng)兵小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