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失敗不可避免時 姚勇軍
即使是面臨不可避免的失敗,也要選擇較好的方式。
我的一位朋友曾參加廣州某公司的應聘,當時,人事主管出了這樣一道面試題:
“假如你手上抱有一個很重的東西,不巧的是,有人碰了你的手一下,手上的東西即將掉下去,而且已經(jīng)來不及搶救了,你該怎么辦?”人事主管問。
“用剩余的力量將東西倒向沒有人的地方。”朋友不假思索地說。
“如果四周都是人,怎么辦?”主管繼續(xù)追問。
朋友略微沉思一會兒,接著說:“倒向男人而不要倒向女人,倒向男人的次要部位,而不要倒向他們的要害部位。”
這位主考官露出了滿意的笑容,當場決定錄用他。
不難看出,我的這位朋友深諳為人處世的道理;即使是面臨不可避免的失敗,也要選擇較好的方式。
當失敗不可避免時,我們常人的做法是,要么馬上放棄,不思進?。灰础捌乒拮悠扑ぁ?,腳踩西瓜皮似的滑到哪里算哪里。反正都已經(jīng)失敗了,何必再枉費心機呢?我們常常這樣怨天尤人、自暴自棄,可事后我們回過頭來一看,常常是后悔不迭。就算是失敗,假如我們當時不放棄,再好好地努力一把,也不至于敗得這樣慘,輸?shù)眠@么重。我們常常這樣仰天長嘆,可是木已成舟:再也無法去改變了,留給我們的是無窮無盡的遺憾和失落,這一切都是我們不盡力造成的結(jié)果啊。
所以,即使是失敗,我們也要保持樂觀的情緒、積極的心態(tài),盡我們最大的努力,把失敗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點。
只有在失敗中求新的成功,我們所失去的才是最少的,我們的人生才是最精彩的。
(摘自《百花》)
降低快樂的標準 陳鳳嬌
把快樂的標準降下來,降到人人都擁有的境地,那就快樂了。
一位媒體大亨會為撿到一枚硬幣而會心一笑,一位亞太首富最美好的記憶是開了一間小店,而一位功成名就的企業(yè)家卻樂子去經(jīng)營即將破產(chǎn)的鋼鐵廠。這些在常人:看來不可思議的事卻讓他們快樂無比——
澳大利亞開奧運會的時候,在這片土地上發(fā)跡的媒體大亨默多克當然會去捧場。在現(xiàn)場,默多克發(fā)現(xiàn)座位底下躺著一枚硬幣。他站起身來,然后蹲下,撿起了那枚硬幣,臉上帶著微笑。
這則細節(jié)被媒體爆炒,很多人只記住了默多克的微笑,因為擁有億萬資產(chǎn)的他卻為撿到一枚硬幣而微笑。
香港的記者曾問過亞太首富李嘉誠:“君以為一生之中,最快樂的賺錢一刻是何時?”李嘉誠說:“開了一間臨街小店,忙碌終日,日落打烊時,緊閉店門,在昏暗燈下與老伴一張一張數(shù)鈔票?!崩罴握\的答案令記者始料不及。但這真是妙答啊,一點都不做作,誰都會對這樣的快樂會心一笑。
馬來西亞還有位華裔企業(yè)家謝英福,當時馬來西亞有一家國鋼鐵廠經(jīng)營不景氣,虧損高達1.5億元。首相找到他,請他擔任公司總裁,他不假思索地答應了。在別人看來,這是一個錯誤的決定,因為鋼鐵廠債重難還,生產(chǎn)設(shè)備落后,員工凝聚力渙散,這是一個巨大的、根本無法填平的洞。但謝英福卻坦然對媒體說:當年我來到馬來西亞時??诖镏挥形逶X,這個國家令我成功,現(xiàn)在我要報效這個國家,如果我失敗了,那就等于損失了五元錢?!蹦杲闹x英福從別墅里搬出來,住進了那家破敗的鋼鐵廠。三年后,工廠起死回生,開始大量盈利。
一元錢每個人都擁有,但當你擁有一萬元、一百萬元、一千萬元齣時候,還會以五元餉標準衡量自己的快樂嗎?快樂像跳高,跳桿越低,我們就會越輕松,越無所畏懼。快樂的標準就像是一根可以無限拉伸的橡皮筋,你的欲望越大,它拉得就越長,快樂的標準也就越高。默多克、李嘉誠是智慧的,把快樂的標準降下來,降到人人都擁有的境地,那就快樂了。
(摘自《環(huán)球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