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今年最難開始的文章。2008年我學(xué)會用一只錄音筆、強大的互聯(lián)網(wǎng)和復(fù)雜的人際關(guān)系找到我想知道的人和事,再用一臺得心應(yīng)手的筆記本電腦把它們變成一篇篇文章,我習(xí)慣了通過這樣的“望聞問切”講述別人的故事,現(xiàn)在要寫自己的2008年,我要好好想一想。
2008年末,談得最多的就是金融危機,它可以讓所有熱鬧的場合一下子冷場,也讓這個冬天更冷。我倒是一直覺得事情都有兩面性,不會只帶來災(zāi)難,就看我們能不能為自己找到一扇寬松的門,放自己、也放別人過去。
上周在飯桌上,同事們又聊起了那個美國選手上屆奧運最后一槍脫靶和今年奧運最后一槍走火的故事。連著兩屆放跑了煮熟的鴨子,大家或遺憾、或慶幸,其實我倒覺得還有第一百零一種解讀,看著電視里那個美國人雙手抱頭不敢致信的樣子,我一直覺得他的槍法真的是出神入化。注意,這里沒有用引號。他的槍放在身旁,沒有瞄準的情況下扣動扳機,就可以打中幾十米外手掌大小的靶子,而且還是4環(huán)。我想小兒書里蒙起眼睛百步穿楊也就是這樣了。再看看隨后而來的美麗妻子的擁抱,全場的掌聲,我想這些都是收獲。值得運動員帶回家的不光只有金鑲玉。
很多聽了我解釋的人都覺得這是新時代的阿Q精神,其實被叫成什么倒在其次,真正希望的是聽了的人能明白海闊天空的美好,再把它用在自己身上。6個月之前,我是一名國際經(jīng)貿(mào)專業(yè)大四學(xué)生,找工作是我們的代名詞。我和其他人一樣,在22歲的時候爬上了象牙塔的中高層,向塔里看,索然無味;轉(zhuǎn)過身,外面的世界眼花繚亂。記得那英有一首比我小不了幾歲的歌唱到;“借我一雙慧眼吧?!蔽蚁胝f,找工作除了這個,還要動用全部的智慧。
很多教科書都告訴我們,勤奮是活得精彩的前提,由于懶惰,我直覺得把這句話理解為勤思考。其實,我一直覺得人應(yīng)該活得明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應(yīng)該明白自己能夠做什么。
事實證明,再強大的理論基礎(chǔ)也都是紙上談兵。我找的第一份工作是自己“夢想里”的No.1。但真正接觸后才發(fā)現(xiàn),它對我的要求是朝九晚五身穿制服在一個格子間里無所事事的正襟危坐一整天。我的第一個感覺就是恐怖,以及對未來的茫然。我想社會給我們上的第一堂課是永遠不要想當然。只是這一迎頭痛擊,傷人不輕。
平心而論,我是一個幸運的人,在最短的時間里學(xué)會了如何抹平現(xiàn)實和想象的差距——把頭抬得更高些,這樣你就能看到困頓以外的精彩。為什么一定要把自己困在一隅呢?這個世界還有記者這個職業(yè)與我的性格匹配,而且之后我還繼續(xù)很幸運的有了做記者的機會?,F(xiàn)在,還是有很多人問我為什么獨辟蹊徑,不和其他同學(xué)一樣做一個銀行、證券,會計師事務(wù)所里的OL女郎,我的答案也還是那四個字,求仁得仁。
當然,即使找到了稱心的工作,往后在與社會的接觸中,它還會給你上很多課。我一直清楚地記得工作上青黃不接的階段,自我能力的否定、待人接物的懵懂……每一次痛定思痛都是進步的開始,發(fā)揮阿Q精神,辛苦工作后,美美的睡上一覺就是獎勵,就像斯佳麗說的,“Tomorrow ls another day”。
最后回到上周的那次聚餐,平時花錢沒算計的Sapphire自帶了灑水,舌頭很刁鉆的Christy一邊嘟囔著“金融危機了”,一邊點了幾個實惠的家常菜……最后的結(jié)果,當然是大家盡興而歸。站高點,看遠點,再對要求小一點,這個世界其實還是這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