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榮生
屈指一數(shù),筆者在師生溝通領域的耕耘至少已有10個年頭。
從1998年開始,我們?nèi)A東師大兩位從事教育學和心理學的教師根據(jù)自己手頭所掌握的資料和各自的研究思路,設計了一套以提高師生溝通能力為主的教學課程,作為師范專業(yè)公共選修課,很受學生的歡迎。2001年,作為新世紀教師教育叢書之一,由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了《師生溝通的藝術》一書(第一版)。此后,這部書列入了師范生和教師進修的課程目錄,筆者也多次為全國各地的骨干教師、校長培訓班做過這一主題的培訓。2007年,筆者又對本書做了較大幅度的修訂。
10年耕耘與跋涉在師生溝通領域,還是難免有不少感慨:
首先看看2001年5月《解放日報》的一則報道:
據(jù)市第五十四中學最近在該校所作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28.95%的學生認為師生關系一般,談話處于表面;12%的學生認為師生目前處于緊張、對立的狀況之中。
再看2008年9月媒體的報道:
昨天是第六個世界預防自殺日。由于開學后本市連續(xù)出現(xiàn)學生自殺事件,如何預防干預中小學生自殺,連日來成為滬上焦點。
可見,10年過去了。我們看到的是:“成績至上”的傳統(tǒng)觀念依然一直在深深地影響著老師、家長的行為。他們大都熱衷于抓孩子的“學習”,而忽視對學生的心理關懷。不少教師與學生交流方式依然不當,學生難以接受,甚至釀成師生間的沖突。
在一些薄弱學校,師生溝通的狀況也許更差。而且,諸如教師體罰學生、學生出走,甚至發(fā)生學生輕生或殺害親人之類的慘劇依然還是時有所聞!
在教育界,迄今專門涉及師生溝通方面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依然不多,我們依然感到有點“孤獨”。
痛對現(xiàn)實,作為心理學工作者,除了繼續(xù)呼吁進行教育制度的改革、繼續(xù)呼吁增進教師心理健康、繼續(xù)對廣大教師強調(diào)“育人”比“教書”更重要等之外,我們在進一步提高師生溝通的效能方面還應該繼續(xù)做些什么呢?筆者的兩點思考是:
1.要進一步改進教師教育的理念。
近些年來,教育界雖然在普及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詢知識方面已經(jīng)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聽(讀)懂了”還不夠,“學會了”更重要。不能讓全國各級各類學校的教師每天只考慮“研究性學習”這樣的大話題。其實,汶川地震后,中國的心理學工作者雖然殫精竭慮地用心投入,但這些工作者本身經(jīng)驗不足、不太會實際操作等弱點已經(jīng)暴露無遺。這些情形對我們傳統(tǒng)的教師教育理念難道說沒有啟發(fā)嗎?
2.要進一步給教師教育提供實用、實在的溝通方法訓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痹谧珜懪c修改《師生溝通的藝術》一書的過程中,我們曾經(jīng)參考了一些國外和港臺的教師教育教材。實用性、操作性是它們的共同特色。要提升師生溝通的效能,中國的心理學工作者首先要深化和拓展應用心理學的研究,為廣大教師提供“利器”與“彈藥”。例如,近幾年來,筆者根據(jù)自己的多年積累、一直在應用心理學專業(yè)開設《團體心理訓練方法操練》課程。此課程主要通過團體心理游戲的方法來進行心理輔導,主要優(yōu)點是比個別化的心理咨詢覆蓋面大、效率更高、利于推廣。結果發(fā)現(xiàn),來參加學習和旁聽的進修教師、教育碩士往往比本科生和碩士生還要多。其實,這門課程對提高師生溝通的效能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因此,筆者最近已在編寫這門課程的教材,希望對我們的教師教育的改革盡一份綿薄之力。也希望全國的同行多多參與這樣的工作。
“嚶其鳴矣,求其友聲。相彼鳥矣,猶求友聲,矧伊人矣,不求友生?”早在三千年前的《詩經(jīng)·小雅》中,人類就發(fā)出了渴望交流、渴望溝通的強烈呼聲。今天,我們卻驚訝地發(fā)現(xiàn):科技革命是一把“雙刃劍”,它在不斷豐富人類物質(zhì)生活的同時,也在不斷削弱人與人之間的精神交流。因此,美國現(xiàn)在97%的大學都開設了各種各樣的溝通課程,而且深受學生的歡迎。在國內(nèi)外的企業(yè)培訓中,各類人際溝通的課程成了最時興、最受歡迎的課程之一。
同樣,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取決于師生溝通的效能,讓我們在師生溝通這塊沃土上繼續(xù)努力耕耘吧。
(《師生溝通的藝術(修訂版)》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