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并快樂著 潘 紅
接待剛?cè)雸@的孩子已經(jīng)有了許多經(jīng)驗?;叵脒@一段時間的工作,可以用一句話總結(jié):痛,并快樂著。
“痛”,怎么說呢,剛?cè)雸@時個別孩子哭鬧很嚴重,一到班級的門口就像打仗一樣。我相信每到這時所有的老師都恨不得多長兩只手,給每一位因為離開父母而傷心的孩子一點溫暖,去抱一抱、疼一疼。孩子們午餐時就更忙人了,又要喂飯又要忙著收拾準備午睡,我記得第一天午睡,當所有的孩子都睡著時已經(jīng)是快一點鐘了。在幼兒園時不覺得,下班回到家里,才感到腰酸背疼,什么事也不想去做了。還有一點就是孩子們聽不懂你的指令。你說:“請你向后面坐一點好嗎?”他看看你,沒動。你再說有可能他會朝前坐一點。你說:“出了教室不亂跑好嗎?”還沒等出去就一哄而散了。許多事都讓你哭笑不得。
“快樂”。每當哭鬧著的孩子在你的懷中露出了笑臉時:每當受了批評他會說“老師我錯了”時:每當看著那張?zhí)鹛鸬氖焖男δ槙r;每當聽到孩子回家以后說“老師就像媽媽一樣”時……就覺得心中一股暖流進入,疲勞瞬間全無!
總結(jié)這段時間的工作,我認為對于剛?cè)雸@的孩子來說,教師要真正走進他們的心靈,首先要了解幼兒此階段的發(fā)展特點。孩子們哭鬧,是因為年齡小,對家長有很深的依賴性,而對教師、幼兒園沒有任何的情感,需要一段過渡期。至于一些日常的口令孩子們聽不懂,是因為他們認知發(fā)展還不到位,意識與行為還不同步。其次要柔聲慢語。你說得太快,孩子們根本聽不過來。最后要有一顆“媽媽心”。要真正地像媽媽一樣,多用微笑,去關心他們,去引導他們,包容他們。耐心地陪著孩子們共同度過這段特殊時期。
讓孩子參與評價 姜維花
和幼兒一起評價是從評選好孩子開始的。大班以前評選好孩子基本上是由老師來評定的,指出某個幼兒哪些方面如何如何好,哪些方面還存在不足。同時也取得其他小朋友的同意,幼兒基本上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而到了大班之后,我試著讓幼兒自己評選每周的好孩子。首先讓孩子從自我評價開始,檢驗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好孩子的標準。結(jié)果多數(shù)小朋友都能根據(jù)自己的客觀表現(xiàn),公正地對自己的行為作出評價。為了鞏固孩子初步形成的這種觀念,即使他們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缺點,我都會以他們能客觀地對待自己而給予獎勵。有時候為了評選某個孩子是否能當上好孩子,大家會爭得面紅耳赤。在這種情況下,我會引導幼兒看這個孩子的主流,每個人都會有缺點和不足之處,只要愿意改就是好孩子。
在此基礎上我又試著讓幼兒對他人和他事進行評價。有一次,張亮和程浩撞到了一起,兩個人到我這兒來告狀。要是在以往,我會在問清他們反映的情況之后,指出他們的錯誤和改進辦法。今天我請小朋友一起來當裁判。首先,我請兩個相撞的小朋友說說相撞的情景。開始時兩個人各不相讓,我聽出點門道之后,提醒幼兒走路的時候都要靠自己的右邊走。這時劉明明提議道:“讓他們把剛才相撞的情景再表演一遍吧!”我說:“真是好主意!”表演之后真相大白了,張亮主動向程浩承認了錯誤,是他走錯了路。一天晨間活動時,我正在和入園的孩子打招呼,突然,張建小朋友“哇”地一聲大哭起來,我回頭一看,只見張建邊哭邊捂著臉,而劉子航膽怯地看著我。我有點生氣地說道:“你為什么要打人啊?”坐在劉子航旁邊的李凡說:“老師,我覺得不怪劉子航,是張建先搶他玩具的?!贝丝?,我為自己的冒失而感到臉紅,于是,我請小朋友放下手中的玩具,評判一下誰對誰錯。經(jīng)過七嘴八舌的議論,大家一致認為:兩個人都有錯,張建有錯在先,不該搶玩具;劉子航不該打人,應該告訴老師處理。由此可見,孩子的心里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標準,而且會想出很多好辦法來解決問題。
大班的孩子正是形成是非概念的關鍵期,將對錯、好壞的討論和評判教給孩子,不失為一種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