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uise:當了一年老師以后,我得出了一個結(jié)論:我不適合當老師。當初,我本來懷著滿腔的愛和激情,可現(xiàn)在,所有的幻想都破滅了,所有的愛也消耗殆盡了。對我來說,當老師不是一種職業(yè),而是一種慢性自殺,一天天逼你走向絕路。
燦爛明天:如果我告訴你們我是多么地討厭我的工作,你們一定會認為我瘋了。我是一個音樂老師。我熱愛音樂,音樂就是我的生命。但是,我卻總是夢見自己放火燒了學校,而我還在火焰旁快樂地拉小提琴。我厭惡我們的校長,也瞧不起我們的書記,我討厭整個教育制度。我只想盡快地從那里活著逃出來。
藍色星空:我原來以為自己很愛小孩,尤其是那些來自貧困家庭的小孩。我竭盡全力地教育他們,希望能彌補他們的不幸,讓他們相信自己是聰明而有用的人。沒想到,他們卻讓我感到自己是多么地愚蠢和軟弱。
一切隨緣:每天早上我都是精神抖擻地走進學校,晚上卻是半死不活地回到家里。學校里的吵鬧都快讓我發(fā)瘋了。它淹沒了我的一切:我關(guān)于教育的哲學、關(guān)于學習的理論,我所有美好的愿望。噪聲讓我變得麻木不仁,我對一切都視而不見,可每時每刻我都感覺到校長老兄正用搜尋的眼睛和無所不在的耳朵監(jiān)視著我。
$跬步⌒極限:每天我都對自己說:“今天是平安無事的一天。我不會被卷進任何事端。我不會被激怒,不會大發(fā)脾氣從而損害自己的健康。”但是,一到了教室我就會控制不住自己,回到家里的時候,我既覺得沮喪,又覺得對自己不滿。我就像一臺電腦機械地服從著程序指令:“把你的心叫喊出來吧!歇斯底里地發(fā)瘋吧!”
帆Michael:我也無法適應他們的語言和行為。他們總是肆意破壞,把一切弄得亂七八糟,并且總說臟話!連“媽媽”這個詞,一些孩子都要在前面加上些臟字眼。過去的一年里,我大部分時間都處于崩潰的邊緣,我總是不斷地在焦慮和恐慌中掙扎。我常常在早晨祈禱:“求求你,上帝,別讓我今天在孩子們面前發(fā)怒?!边@種自我克制的掙扎弄得我身心疲憊,我的情感和身體都被榨干了。只有那些性格剛硬和漠不關(guān)心的人才適合當老師。
風箏與風:每次校長走進我的教室里的時候,我就會全身僵硬。這個冷血動物告訴我應該對孩子們親切一些,他說我太憂郁了,我應該再活潑一點。有他在我旁邊,我就覺得窒息。他說他非常同情那些可憐的孩子。哼!我就很可憐,他為什么不同情同情我呢?為什么他就不對我示范一下什么是親切呢?光說好聽的話,我也會。
看海:在我們的教師隊伍中,有很多人都在消磨時間,等待退休。他們在中年的時候就已經(jīng)暮氣沉沉了。他們痛苦不堪,找不到歸宿,只能為逝去的時光哀嘆。
青荷:一位老教師一直告誡我:趁你年輕的時候,趕快逃離當老師的行當。看著我現(xiàn)在的樣子你就知道了,趕緊另選前程吧。當老師會扼殺你,消磨你的精神,損耗你的精力,還會腐蝕你的人格。你得每天跟孩子們作斗爭,面對家長們的埋怨,應付教導主任無休止的吹毛求疵——你還奢望什么呢?還是另謀高就吧。
大盜:我漸漸意識到,大學教育并沒有讓我準備當好一名老師。教育孩子的技巧至少跟駕駛飛機的技巧同樣重要。在大學里,他們相當于只教會了我們開拖拉機,卻告訴我們這就是開飛機的技巧。怪不得我們每次起飛的時候都會摔下來呢。
心的放逐:我們都感到深深的失望,因為我們最初的經(jīng)驗與我們當初的期望相差得太遠。這就好像我們在起飛的時候期待著飛往一個熱帶島嶼,不幸卻降落在冰冷的北極。我們本來期待著燦爛的陽光,卻出乎意料地遭遇了北極漫長而嚴寒的冬天。這是多么令人震驚啊。
海晶:討論中,雖然眾說紛紜,話題卻是一致的。面對相同的壓力。老師們表現(xiàn)出了不同的情緒,但各種各樣的聲音卻能表達了相同的主題:年輕老師的不滿、失望和沮喪。他們的痛苦來自于學校生活的本質(zhì)。
有的老師失去了信心和希望。有的老師則在尋求改革。激進派要求對教育制度徹底變革,保守派卻認為應該慢慢來。然而,教室里的生活還得繼續(xù):等待教育的學生,需要安撫的家長,必須面對的校長。他們都需要分享老師的時間和精力。教師們怎樣才能有尊嚴地應對這一切呢,這真是個難以回答的問題。
老師們都在詢問同樣的問題:“在教育制度改變之前,我應該做些什么呢?”“我今天能做些什么來改善我的課堂呢?”
仔細閱讀《教師新概念》吧,本刊將為你解答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