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人格是高素質教師的靈魂。俄國大教育家烏申斯基曾斷言:“教師人格是教育事業(yè)的一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應當以教師的人格為依據(jù),因為教育力量只能從人格的活的源泉中產(chǎn)生出來,任何規(guī)章制度、任何人為的機關,無論設想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業(yè)中教師人格的作用”。高品位的教師人格極具審美價值,他們所體現(xiàn)出的人格魅力對受教育者的影響無處不在,其言行、思維方式等等都會久遠地縈繞在學生的心中,影響著受教育者的觀念、行為,甚至是人生道路的選擇。
教師人格的教育作用
教師的人格在學生的人格形成與發(fā)展中,具有其他要素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教師的人格美對學生道德升華具有示范價值。教師光明磊落的情懷、突破功利羈絆的道德人格,對學生具有顯著的示范價值。作為“人師”,其道德行為和滲透其中的道德理念對學生構成了生動的德育主導因素,使其能自覺意識到要按照教師所顯現(xiàn)的具體可感的道德規(guī)范去校正自己的道德行為。并從中提升原有的道德信念。如果教師是自身缺乏道德人格的“經(jīng)師”,只是以空洞無力的道德說教,從外部制約學生的道德行為,那就不能使學生產(chǎn)生對靈魂作自我審視和自我反省的欲望和動力,更不會主動去用活生生的道德標準衡量自己的道德行為并做自我調節(jié),甚至有時還會產(chǎn)生逆反心理。
其次,教師的人格美對學生學業(yè)發(fā)展具有激勵作用。教師高尚的理想精神、虔誠的敬業(yè)態(tài)度以及為達成教育目標而表現(xiàn)出來的強烈求知欲,本身就是鼓舞學生積極向上、發(fā)奮進取的強烈召喚。學生受教師人格魅力的深深激勵,轉化為一種洋溢在胸中的內(nèi)驅激情,就能長葆求學創(chuàng)業(yè)所必備的奮進狀態(tài),從而形成外在行為與心靈渴求合二為一的深沉而持久的“內(nèi)部學習”。教師的理想精神和敬業(yè)態(tài)度對學生靈魂所顯示出來的無形的感動和震撼作用,比課堂上人生觀教育所運用的課本教材更富有魅力。
再次,教師的人格美對學生情感化具有陶冶功能。心理學家威廉·杰姆斯曾說過:“人性最深層的需要就是渴望別人的贊賞?!弊鹬睾蜔釔蹖W生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核心,是教師必備的心理素養(yǎng)。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無一不是信任、尊重和熱愛學生的。教師的尊重、理解、關懷、信任如陽光一樣照耀在每一位學生的身上,使學生倍感親切和溫暖,從而產(chǎn)生心靈的和諧共振,產(chǎn)生愉悅的情緒反應,并自愿接受約束,自覺進行自我反省,不斷增強自我教育、自我修養(yǎng)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從而促進學生的自我發(fā)展、自我提高。
第四,教師的人格美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具有促進意義。教師人格對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有著巨大而深刻的影響。教師的職業(yè)道德要求我們應當公正、寬厚、仁愛,以博大無私的胸懷去關心、理解、尊重、愛護每一位學生。這種熱愛、關心和尊重,是開啟學生心靈的鑰匙,是架在師生心中的橋梁。所有的真愛都基于一份尊重,師生之間形成的民主平等、尊師愛生、教學相長、心理相容的新型師生關系,能極大地增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減輕或消除學生在學習上的心理壓力,使他們能發(fā)現(xiàn)自身的價值,主動去適應各種變化、挑戰(zhàn)、競爭、挫折和失敗,以樂觀向上的態(tài)度去面對學習,面對人生,從而形成健康美好的人格。
總之,教師人格體系構成了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并以其獨特的魅力發(fā)揮著文字教材和顯性課程無法取代的潛教育價值,并對激活學生的主體意識,促進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各方面的主動發(fā)展具有根本性意義。
教師人格美的內(nèi)涵要素
德、才、學、識是構成教師人格的基本要素。教師的人格美,主要體現(xiàn)于美德、廣才、博學、卓識、善教、達觀等方面。
教師人格是一種智慧人格,具有超群的智慧、理性的自覺。教育活動是一種運用教師的智慧來培養(yǎng)學生智慧的活動,教師通過智慧育人教給學生終身受用 的生存智慧、學習智慧和創(chuàng)新智慧。教師人格作為智慧人格,具有博學、理性和創(chuàng)新等特質。博學指廣博的文化修養(yǎng),教師只有積累了廣博的知識,才能增強自覺性,減少盲目性,具有預見性,才能滿足興趣廣泛、求知欲強烈、想象豐富、渴望探索的學生的欲望,獲得學生的信賴。理性是以正確運用智力為特征的理解、判斷和推理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是教師人格魅力之所在。教學是創(chuàng)造性勞動,教師只有不墨守成規(guī),不囿于舊說,勇于探索,孜孜以求,不斷進取,才會有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現(xiàn)。
教師人格是一種道德人格,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并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教育的真諦是育人,育人的核心是塑造人格。正因為如此,教師的道德人格也就是教師的一種倫理責任,它是反映在教師與學生關系上的教師的自我道德要求,是促使學生健康和諧發(fā)展的教師的主動性和傾力的工作奉獻,是建立在教師內(nèi)部道德環(huán)境上的對學生的責任感和敬業(yè)表現(xiàn)。在思想上是無私的,在容量上是無限的,在情感上是無保留的,在教育要求上是無終點的。歸結起來就是使學生愿意接受教育,是使學生能夠受到教育,或者說要使學生最大限度地接受教育,最充分地得到發(fā)展。一 個具有道德人格魅力的教師,總能使學生樂意親近。并視為楷模,從而形成強大的“向師性”。這種“向師性”對塑造學生健康高尚的人格具有暗示性、自我教育性、潛移默化性,它如風行水上,了無痕跡;又似春雨入夜,潤物無聲,學生在教師人格的喚醒、鼓舞、激勵下,能逐步確立基本的道德觀念與理想、信念、情操等,能在努力實現(xiàn)求真、向善、愛美的意向的同時,表現(xiàn)出智慧的進發(fā)、道德的判斷和審美的追求。
教師人格是一種情感意志人格,具有強烈的愛憎分明的情緒反映和態(tài)度、過人的克服內(nèi)心障礙的自制力和堅韌性。馬克思說過:“激情、熱情是人強烈地追求自己的對象的本質能量?!苯處煹那楦幸庵救烁窦狭私虒W的興趣、莊重的態(tài)度、崇高的理想、待人的熱情與堅強的意志等要件,把它們用在教育上,就會使學生有如沐春風之感。情是教育的根,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橋梁;愛是教育的鑰匙;愛是教育成功的種子。師愛是一種純潔、神圣的師生感情。每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尊重、理解和關懷,教師只有把愛化為涓涓暖流,流到每個學生的心靈深處,才會產(chǎn)生良好的師生情感,調動其積極性。在一定的場合,教師的一句鼓勵性的話可以產(chǎn)生巨大的 “現(xiàn)場效應”,有時甚至還可以改變某個學生的人生。
教師人格是一種審美人格.具有對美的事物的敏銳的感悟力和執(zhí)著的追求精神。“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睆淖顕栏竦纳飳W意義上說,人需要美正如人的飲食需要鈣 一樣,美有助于人變得更健康。教師是學生最直接的教育者,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道德的引路人和智慧的開拓者,同時也作為審美對象站在學生面前。因此,教師的審美人格是一種教育手段,更是一種教育力量。教師的審美人格有時像涓涓的溪水,有時像澎湃的海浪,有時像靜穆的山林,有時像火紅的朝霞,絢爛多彩,瑰麗多姿。只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教師才能愉快地勝任繁重而艱辛的教學工作,才能從自己的勞動中獲得藝術創(chuàng)造和藝術欣賞的快樂。美的傳授與美的內(nèi)容相諧,美的情感與美的姿態(tài)相呼應,產(chǎn)生美的效果:親切、感人、清新、舒適。學生的情緒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感染與激發(fā),思想、情感、精神境界在潛移默化中得到陶冶與升華。
教師人格美的陶養(yǎng)構建
為師者應當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塑造自身完美人格,以素質提高素質,以人格塑造人格。為此,教育者必須要確立三個意識:
1.修身意識。古人云:“經(jīng)師易得,人師難求。”播撒陽光的人首先自己就要充滿陽光?!吧斫套顬橘F,知行不可分”,正人者必先正己,一個不能自我化解心理問題,不善于自我保健和調節(jié)的教師。又怎能進行自我修養(yǎng)輔導,教學生自我心理訓練呢?為教者要把學生培養(yǎng)成心理健康、人格高尚的人,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要以積極向上的處世態(tài)度,豁達樂觀的寬廣胸懷,高尚的理想情操,崇高的敬業(yè)精神,堅強的意志品格,良好的心理素質去感染學生、教化學生,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培養(yǎng)他們崇高的人格,從而創(chuàng)造出“真善美的活人”,“創(chuàng)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
2.民主意識。教師不應是教育的主宰,不能再以教育權威自居,民主平等是現(xiàn)代師生倫理關系的核心要求。動輒就以命令、強迫的方式要求學生服從教育的方式,極易導致學生的心理障礙,是教育之大忌。學生是發(fā)展中的人,每個學生都有特定的權利和尊嚴,更有自己的情感需要。教育的前提是尊重和熱愛學生,教育是用愛心贏得愛心,用真誠換得真誠的民主平等的雙向交流;是通過教師高尚、積極、健康的情感介入來增進師生之間的心理,相容,激勵、引導、組織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自主學習,促進學生良好心理素養(yǎng)的發(fā)展、開發(fā)心理潛能的過程。因此,要培養(yǎng)一代人格高尚、素質全面的跨世紀人才,教師必須要有民主意識,堅持學生為主體的原則,讓學生真正成為教育過程中的主人,成為自己的主人。
3.學習意識。隨著知識經(jīng)濟時代的到來,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知識更迭周期越來越短,未來知識更新的速度將會更快。所以,教師要不斷汲取新知識、新信息,及時掌握新技術、新理論,用最先進的教育理論武裝自己,充實自己,完善自己,努力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理論水平,只有這樣才能勝任“心理醫(yī)生”的角色,才能出色地完成教書育人的使命。教師學習的另一重要意義在于,作為教育者,不斷自我修煉、自我提高的過程具有極強的導向性、示范性,本身就是學生身邊一部極具說服力的“教科書”。教師強烈的進取意識、良好的學習心態(tài)、頑強的學習精神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驅力,幫助學生確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品質;有助于幫助學生開發(fā)自身的學習潛能,促使他們不斷發(fā)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朝著更遠、更高的目標邁進。
教師人格美的塑造是一個極其艱巨而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其構建需要內(nèi)外各種因素的交互作用。一個有魅力的教師能夠“以淵博的知識培養(yǎng)人,以科學的方法引導人,以完善的人格喚醒人,以優(yōu)雅的氣質影響人”。這是理想的教學境界,也是每一位教師所向往和追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