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從《收藏家》2007年第8期上,拜讀了肖亞男《張問陶批點杜詩論文賞析》一文,發(fā)現(xiàn)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所藏《張問陶批點杜詩論文》(共56卷,清康熙十一年江蘇常州岱淵堂刻本,在書的行間及天頭有近3萬字的批點)一書中的批語,系偽托清代乾嘉詩豪、書畫名家張問陶所為,是贗品。理由如下:
一、署款時間錯誤:該刊89頁載:批注時間,第一冊末頁天頭署“癸未三月,雨窗無聊,書此以記。船山”。第三冊末署“甲戌長夏船山批閱”。第十三冊末署“甲戌秋九月既望船山張問陶并題于西泠”。這三個時間,均在張問陶未生前或病卒后,可見作假者對張問陶生事并不清楚。筆者長期從事張問陶研究,著有《張問陶年譜》(2005年巴蜀書社出版),對張氏生平事跡較了解。張問陶生于乾隆二十九年甲申(1764)五月二十七日,卒于嘉慶十九年甲戌(1814)三月初四日。而批點署款之時間“癸未”,必或為乾隆二十八年之癸未(1763),此時張問陶尚未出生;或為道光三年之癸未(1823),此時張問陶已經去世九年了?!凹仔玳L夏”和“甲戍秋九月既望”這兩個時間,張問陶已卒數月。由此可知:批點上這三個時間,與正史不合,均系造假。
二、批注內容,與張問陶一貫主張的性靈詩說不合。該書批文,崇尚肌理說,注重學問與技巧。這些主張,與性靈派大詩人張問陶的詩論隔隔不入。
三、張問陶生前,一直未至杭州。而批點卻云“甲戊秋九月既望張問陶并題于西泠”。早在甲戌春三月,張問陶就病逝了。難道是張氏之魂魄到了杭州西泠?
總之,張問陶批點《杜詩論文》,系別人杜撰造假,是偽作,不可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