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蒜又名龍爪花、蟑螂花。多年生草本,地下有球形鱗莖,外包暗褐色膜質(zhì)鱗被,秋季先葉開(kāi)花,花通常4-6朵排成傘形,著生在花莖頂端,花被紅色,向后開(kāi)展卷曲,邊緣呈皺波狀?;ê笊鷰钊~,至翌春末枯死。廣布于我國(guó)西南至東南部,多生長(zhǎng)于低谷、丘陵的山坡、林緣以及路旁較潮濕處。鱗莖有毒,含石蒜堿,可供藥用或做農(nóng)藥。
石蒜味苦、辛,性溫、有毒。功能催吐祛痰,解毒消腫?,F(xiàn)精選驗(yàn)方供參考。
治腹中痞塊取石蒜12克,豬瘦肉60克。切碎,加水蒸爛,吃肉不吃蒜。
治腎炎水腫、腹水取鮮石蒜,蓖麻仁10粒。共搗爛如泥,敷足心涌泉穴,每天1次。
治足底挫傷瘀血或膿腫
取鮮石蒜鱗莖2-4個(gè),紅糖20克。將鮮石蒜洗凈,與紅糖共搗爛,外敷患處,每日換藥1次。
治風(fēng)寒感冒取鮮石蒜鱗莖60克,雞蛋清1個(gè)。將石蒜搗爛,加入雞蛋清拌勻,分成兩半,敷雙足涌泉穴。
食物中毒、痰涎壅塞取鮮石蒜鱗莖1.5-3克。將石蒜煎水去渣,口服催吐。
治癲癇取鮮石蒜(醋浸或童便浸)、青風(fēng)藤各30克,威靈仙藤葉(童便浸)60克。水煎,分2次服。
治癰疽瘡癤取鮮石蒜莖適量,甜酒糟少許。將鮮藥洗凈,加甜酒糟搗爛,外敷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