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詞匯的重要性在外語學習的中高階段愈加凸現(xiàn)。一方面是量的擴充,更為重要的是準確得體而且流利的使用。從詞匯的context, connotation, collocation 三個角度出發(fā)并將重點放在此三“C”上,不失為英語詞匯學習的一種好方法。
關(guān)鍵詞:英語;詞匯;語境;內(nèi)涵;搭配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10X(2008)01-0035-02
詞匯學習在整個英語學習中占有重要地位,記憶某個詞只是詞匯學習的起點,更為重要的是該詞在不同語境中的具體使用。為此,在詞匯學習時, 尤其是在中高階段,應該把重點放在三個“C” 上。即context, connotation, collocation。
一、Context 語境
同一個詞在不同語境中呈現(xiàn)不同含義。 Bank 與river, trees, landscape 等相聯(lián)系意為河岸, 與client, money, interest 諸詞共現(xiàn)則為銀行。這些左鄰右舍幫助我們正確理解、記憶和使用。
二、Connotation 內(nèi)涵或稱聯(lián)想含義,又有人稱之為伴隨含義
英語中的statesman 具有l(wèi)oyalty, devotion to public welfare 之類的聯(lián)想。 而英美人口中的politician 一詞則可令人想到deceit, bragging, unreliable 等。 再如, red 字面含義“紅”, 顏色的一種,但其內(nèi)涵可表示“氣憤”(anger or irritation)。Green 表示不熟練 (inexperience)或嫉妒 (envy)。White 表示純潔無辜 (purity and innocence),blue 令人想到沮喪,情緒低落(sadness and depression)。詞匯內(nèi)涵與文化緊密相連,具有很強的民族性。如貓頭鷹 (owl)的形象在西方文化中是“冷靜”、“智慧”的象征,經(jīng)常形容聰明、干練的人為a wise old owl (一只聰明的老貓頭鷹) 或as wise as an owl (像貓頭鷹一樣聰明)。在西方童話中owl 經(jīng)常作為公正、賢明的裁判出現(xiàn)。在希臘神話里,雅典守護女神雅典娜,她的象征就是貓頭鷹。而漢語中 貓頭鷹則是“厄運”的兇兆,有“貓頭鷹進宅,厄運將至”的說法,人們怕看到貓頭鷹,更怕聽到它的叫聲。喜雀(magpie)在漢語中是一種吉祥鳥,但英語中magpie 的喻義是“嘮叨,饒舌,唧唧喳喳,嘴巴不閑的人”。詞匯的內(nèi)涵知識告訴我們學習詞匯時要提高文化意識的敏感度。初學者還常因把英語中的某一詞與漢語詞匯簡單對號入座,而誤解并誤用該詞。如表達“向……學習”這一概念:
He has sent a standard for other architects to emulate.
他為其他的建筑師樹立學習的標準。
這里的“學習”為什么用“emulate”而不用“l(fā)earn”?原來,emulate的確切內(nèi)涵是to imitate or copy with a view to equaling or surpassing, 即“趕超”。而“l(fā)earn” 則表示從自己和別人的錯誤中吸收教訓,以免重犯。(to study one's mistakes, etc, and those of others to ensure that they are not repeated)
三、Collocation 搭配
詞匯搭配是句子中詞的排列,是一組經(jīng)常一起使用的詞。搭配中沒有什么邏輯、頻度可言,完全是個約定俗成的問題。有些詞與其他詞共現(xiàn)的面很窄,比如 “catch a cold”(感冒)、“rancid butter”(陳腐的黃油)、“drug addict”(吸毒),而有些詞的范圍較寬,如:
Blood/ close/ distant/ near relative
Learn by doing /by heart/ by observation/ by rote/ from experience
Badly/ bitterly/ deeply/ seriously/ severely hurt
在詞匯學習過程中,我們的注意力不應僅僅放在孤立的生詞或舊詞新義上,更要了解和掌握與這些詞一起出現(xiàn)和使用的其他詞匯,這對提高我們英語語言的交際和運用能力是非常有用和必要的。英語中通常的詞匯搭配類型包括:
Verb + noun 比如:fly a kite
Adjective + noun 比如:a light snowfall
Adverb + verb 比如:to boldly go
Adverb + adjective 比如:totally different
Adjective + preposition 比如:similar to
Noun + noun 比如:a collocation dictionary
從詞匯搭配的分類來講,我們也可將英語的詞匯分成:
1. 唯一搭配 (unique collocations)。
指詞匯共現(xiàn)的面極窄, 比如 foot the bill(付帳); shrug your shoulders (聳肩)等。他們之間的搭配可以說是唯一的, 因為這些搭配中的主要成分如foot (作為動詞)與shrug 不能和其他詞一起使用。
2. 強式搭配 (strong collocation)。
也是指某些詞與其他詞搭配的面很窄,盡管不是唯一搭配,比如trenchant criticism (尖銳的批評), rancid butter (陳腐的黃油)中的形容詞 trenchant, rancid, 能被它們修飾的名詞數(shù)量是非常有限的。
3. 弱式搭配 (weak collocation)。
這類詞匯組合具有很強的可預見性,使用上一般不應該出問題, 如: a tall woman, a red shirt, an expensive car, a loud noise 等等,人們很容易把它們組合在一起。
4. 中力搭配。
很多學者都認為中力搭配是外語教學的重點。它們在英語中很普遍,比如英國人常說pay a visit,但很少說make a visit 更不說perform a visit。英國人說drag our feet,不說our knuckles; 英國人說dig our heels in, 不說our feet。 其他這類搭配還有hold a conversation(談話), a major operation(大手術(shù)), expensive tastes(奢侈的品位), a loud shirt(花哨的襯衣)等等。對于這些搭配,僅僅按照我們自己的思維和常規(guī)認知模式不太容易做出這樣的組合。當然這種搭配中的一些詞比如像expensive 和loud 也可以構(gòu)成弱搭配。
由此看來,學習一個詞時至少和另外一詞聯(lián)合起來理解記憶,這樣學習的好處在于加深對詞義的理解,促進語言的流利準確和地道。如果記憶單位是“語塊”,那么在表達“原油” “原材料”時就不會出現(xiàn)“original oil”和“original material”。(正確說法是crude oil 和raw material)。“最重要的一點是……”就不會說成the most important point is that…(正確說法是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總之,我們應樹立這樣的觀念,學習詞匯要成“塊”學,詞和詞結(jié)合,詞與句結(jié)合,結(jié)合成一個個的“現(xiàn)成語塊”。語言的生成不是詞匯加語法,而是“語塊”之間的流動與連接。
參考文獻:
[1]紀康麗.論英語學習中理解與記憶的關(guān)系[J].北京:外語與翻譯.1999,(1).
[2]沈敏瑜.詞匯法——一種新的教學路線[J].上海:外語界,1999,(3).
[3]王容培.英語詞匯學教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