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瑛
人們常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稍谖覀儸F(xiàn)實生活中,常會看到一些年輕人把家中“寶”當做免費保姆,把理應承擔的義務轉(zhuǎn)移到家中老人身上。我們并不反對當年輕人為工作忙碌而無暇照料家庭和孩子時,老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幫一把兒女,我們知道隔代親會給老人帶來天倫之樂,我們也理解老人“快樂”付出的寬容與無私,但我們更期待做兒女的將心比心地換位思考,讓老人安享幸福晚年。
親愛的讀者朋友,看了本期特別策劃,您有什么感想?抑或有更多更好的意見和建議,歡迎來函,我們熱切期盼您的參與!
婆婆索要“帶孫費”是親情變味嗎
“現(xiàn)在開銷越來越大,惱火得很。婆婆給我?guī)Ш⒆?,以前每個月給她300元生活費,昨天她突然提出要‘帶孫費,說現(xiàn)在的市場價是400元只管白天喂孩子、換尿布,晚上帶睡覺的話,至少要500元……”剛做媽媽不久的某女士郁悶地向同事大倒“苦水”說:“哪有奶奶帶孫兒還要付工資的?這不是親情變味嗎?”
時下不少老人為減輕子女的負擔主動承擔了帶孫輩的任務,而且許多老人都是完全義務的,不收任何費用。這種做法似乎成了一種社會定勢,老人的寬容與善良讓有些做兒女的覺得讓父母幫自己帶孩子是理所應當?shù)???墒?,這些做兒女的有沒有想過,父母辛苦地養(yǎng)大了自己這一輩人已經(jīng)不容易,難道他們晚年的時光就不能享受一下生活,難道照顧孫輩就一定是老人的義務?依我看不盡然。
老人默默地為兒女付出,我們都會覺得盡在情理之中,可是當老人理直氣壯地向兒女提出合理的要求時,我們能懷疑這是親情變味嗎?物價上漲,增加了日常開銷,老人索要“帶孫費”,或者提出適當增加每月的“帶孫費”,我覺得若兒女經(jīng)濟條件允許也不為過,況且老人也不至于克扣“帶孫費”用作它用。當然,媳婦和婆婆在“帶孫”問題上各執(zhí)一端,似乎理由都充分。
媳婦說:奶奶帶孫子天經(jīng)地義
某女士喜滋滋地迎來了孩子的誕生,由于工作繁忙,夫妻倆沒有太多時間來照顧孩子,只好將住在鄉(xiāng)下的婆婆請來照看孩子。一開始,婆婆對孫子照顧得無微不至,呵護有加。可時間一久,某女士發(fā)現(xiàn)婆婆有時有些馬虎。比如用涼水洗奶瓶,奶嘴的防灰蓋子經(jīng)常不蓋,換尿布不及時,有時甚至隨手拿抹桌子的抹布給孩子擦手……
愛子心切的某女士最終忍不住對婆婆暗示,希望她能改正這些“不良”習慣。誰知婆婆突然冒出一句:“我給你帶孩子,你還嫌我這不好那不好,人家給別人帶孩子都要付工資?!薄澳棠處ё约旱挠H孫子不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嗎?居然還要算報酬。再說了,報酬咋個算法,難道要按時付費?”某女士與婆婆產(chǎn)生了分歧。最后,婆婆回鄉(xiāng)下了,某女士只好從遠方把自己的老媽請來帶孩子。
婆婆說:索要報酬并不過分
某女士的婆婆謝大媽起初并不愿說起自己的家庭矛盾,但最終還是說出了她的難處:“并不是我不愿意帶孫子,哪個當奶奶的不疼愛自己的親孫子?但是我住在鄉(xiāng)下,在生活細節(jié)方面從來都比較粗心,媳婦是在城市中長大的,對帶孩子的要求與我們鄉(xiāng)下有很大不同。當時我說要報酬是一時的氣話,媳婦最后也沒給我錢。但我有很多鄰居在給他們的兒女帶孩子時,兒女都給了他們報酬。所以,我跟他們要工資,也不過分?,F(xiàn)在東西都漲價了,每個月300塊錢生活費根本不夠開銷,再說寶寶特別花錢……”
在帶孩子的問題上,由于兩代人想法不一樣,生活習慣也不一樣,所以難免會產(chǎn)生意見和分歧,造成兩代人各執(zhí)一端。但我想,只要多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一定可以化干戈為玉帛。
群眾論壇
甲方:
*能自己帶還是自己帶,實在帶不了,可以請個保姆,老人只需起個監(jiān)督作用就行了。如果經(jīng)濟條件不允許請保姆,老人很樂意帶,當然最好,如果老人不樂意帶,還是不要強求。
*中國大多數(shù)是這樣的情形:老人幫帶孩子,還落下埋怨(兩代育兒觀念沖突),老人分文不取還得用錢補貼小兩口,另外還得買菜、做飯、洗衣、打掃衛(wèi)生,全方位伺候,又流汗又流淚。這樣的中國老人太多了。跟孩子到國外或發(fā)達地區(qū)長期居住的老人中有不少也是給子女帶孩子去了,而并非是為旅游或享受去的。
*這不僅和我們傳統(tǒng)親情觀密切相關,而且還與我國的國情有關。中國普通工薪階層,在小家庭建立之初,要承擔各項生活壓力,又添了孩子,確實會力不從心。所以,老人自愿承擔撫養(yǎng)第三代并且分文不要,更甚者還倒貼,這是比較普遍的。諸多因素使得我們的老人一直以來都是承擔著子女堅強后盾的角色,哪怕身體不行了,只要能幫兒女,就義無反顧。
乙方:
*我覺得親情不是用金錢買得到的,一旦說錢,親情就變味了。
*給不給老人付“帶孫費”是兒女的問題,但老人去要,似乎不合情理......這和要贍養(yǎng)費不一樣。如果確實不想帶,說出來好了,既然做兒女的有給不給“帶孫費”的權利,老人也有帶不帶孩子的權利。
*這位婆婆比較新派!但直接開口要錢沖淡了親情,要是我當時也肯定難接受。我覺得中國的許多傳統(tǒng)應該發(fā)揚:比如敬老愛幼、相互尊重、大家庭內(nèi)互幫互助(有時候是免費的)等!我國傳統(tǒng)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沖擊,不少人接受了西方人的生活觀念,難免摒棄了一些傳統(tǒng)觀念。人活著,親情更重要,談錢有傷感情。
責編/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