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娜
摘要: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家庭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因此,從學習型家庭的含義入手,指出了建設學習型家庭的必要性,重點闡述了在構建和諧社會過程中創(chuàng)建學習型家庭的措施。
關鍵詞:學習型家庭;和諧社會
1學習型家庭的含義及其建設的必要性
何謂學習型家庭呢?筆者認為:學習型家庭是以提高家庭的社會適應能力和生活質量為目的的家庭成員共同學習、相互學習、自我完善、共同提高、共同成長的過程。它可歸納為兩層含義:即“學習的家庭”和“家庭的學習”?!皩W習的家庭”,主要指創(chuàng)設一個有利于學習的“環(huán)境”,即硬件建設,如:用于學習的桌椅、書架,書房、一定數量的藏書、報刊、乃至電腦等現代化學習工具;所謂“家庭的學習”,指的是家庭成員共同的互動式的學習活動。創(chuàng)建學習型家庭的目的是提高家庭成員的素質,走家庭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道路,最終提高全體國民的整體素質。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要通過發(fā)展增加社會物質財富、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過發(fā)展保障社會公平正義、不斷促進社會和諧。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總要求和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原則,著力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努力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面,為發(fā)展提供良好社會環(huán)境。一般意義上講,“和諧社會不僅僅只是一個富裕的社會,更是一個經濟秩序與道德秩序和諧統(tǒng)一、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高度統(tǒng)一的社會,”由此可見,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人的全面發(fā)展是不可忽視的,迫切需要每個人全面素質的提高,而每個人全面素質的提高離不開家庭、社會的學習與教育,其中提高家庭成員自身素質尤其重要。要提高家庭成員的創(chuàng)造素質,就要建設學習型家庭。
2學習型家庭的特點
學習型家庭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終身學習”,家庭成員應樹立和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理念與習慣,家長帶頭學習,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促使家庭成員主動的不斷學習,如家長應多和孩子交流,遇到難題虛心向孩子請教,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孩子自主學習的動機;二是,學會“創(chuàng)造性學習”,培養(yǎng)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三是“互動式學習”,家長和孩子之間建立互動式學習方式,相互學習,共同學習,教學相長;四是“團體學習”,家庭中的每位成員都要全身心地投人學習,不但重視個人學習和智力的開發(fā),更注重家庭成員的合力學習和群體智力的開發(fā)。
3建設學習型家庭的措施
3.1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興趣
家庭中的幼兒或青少年處在素質養(yǎng)成的關鍵期。傳統(tǒng)家庭中,家長往往對子女要求很高,望子成龍,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而自己則認為學不學無所謂,不再注重自身的發(fā)展,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吹竭@樣的現象,父母陪孩子做作業(yè),陪孩子學畫畫、練鋼琴,犧牲自己所有的業(yè)余時間來陪子女學習,而自己卻不學習,這樣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會形成依賴和被動心理,認為是為父母而學,父母對孩子干預太多,長此以往,孩子就會失去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激發(fā)不起對學習的興趣,極大地扼制了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而學習型家庭則不同,成員確立了終身學習的理念,父母帶頭學習,樹立愛好學習的榜樣,在家庭中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孩子在這種家庭學習氛圍的熏陶下,潛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理念,有強烈的求知欲,不把學習當負擔,而是以學習為樂。
3.2學會學習和創(chuàng)造性學習
學習型組織的特點是從“學什么”向“怎么學”過渡,從“適應性”學習向“創(chuàng)造性”學習過渡,著重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
學習型家庭要求學會學習,學會創(chuàng)造。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可見善學的重要性。在學校,在家庭。在社會,孩子們花了大量時間學習各門功課,可是,他們有多少時間學習怎樣學習呢?幾乎沒有。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葉圣陶先生早就說過:“教育是為了不需教”。家庭教育同樣如此,教會孩子如何學習比什么都重要。只有具備學習能力,才能更好地吸收新知識,接受新觀念,才有可能創(chuàng)造。在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的今天,只有會學習的人,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識和信息,為創(chuàng)造能力打好基礎。只有培養(yǎng)學習能力,激發(fā)獨立思考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真正成為具有創(chuàng)造素質的人才。
要學會創(chuàng)造性學習。創(chuàng)造性學習不是指獲取更多的資料,或占有更多的資料,而是培養(yǎng)如何實現真正想要達到的目標的能力。目標與現狀之間的差距會產生創(chuàng)造性動力,這需要家庭成員不斷“自我超越”,“自我超越”本身就是一個創(chuàng)造的過程。只有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才能得到學習后的高層次的創(chuàng)造性地創(chuàng)新。
3.3采取互動式學習方式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一個小團體,學習型家庭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團隊學習,家庭中每個人都參與進來,共同學習,相互學習。在這個團隊中,人人平等,提倡能者為師,子女向父母學習,父母向子女學習,是一種互動式的學習方式?;邮降膶W習方式是培養(yǎng)家庭成員創(chuàng)造素質的重要途徑。在信息化時代,父母未知的領域越來越多,可以說與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線上,而青少年思維活躍,接受新知識的能力強,他們利用書籍、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多種渠道獲取信息,另外,他們對未知領域的渴求,對新生事物的熱情,對權威敢于懷疑、批判的銳氣:都是值得成年人學習的。所以做父母的要放下架子,虛心向孩子學習,營造一個共同學習,相互學習的家庭氛圍。
3.4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信任的家庭氛圍
學習型家庭學習的主要目的,是追求高尚的人格,提高家庭成員的素質。在方法上區(qū)別于傳統(tǒng)家庭的高壓灌輸、嚴厲批評,它是平等交流、深度溝通,在家庭中,提供交流的空間,使每個人都有充分發(fā)表意見的機會,并直言不諱的講出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共同探討,不斷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造。一改過去學多家長所奉行的:“我走的橋比你走的路多,聽我的沒錯?!薄ⅰ安宦犂先搜?,吃虧在眼前?!辈蛔鹬睾⒆?,不允許他們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希望把子女培養(yǎng)成言聽即從的孩子,然而,這樣的孩子怎能適應未來社會的需要呢?孩子不是家長的附屬物,他們是有獨立個性,有人格、自尊的人,讓孩子自己選擇感興趣的、正確的學習內容和方法,孩子才會更主動地學習,思維才會更富有創(chuàng)造性。學習型家庭懂得尊重孩子,經常與孩子交流,鼓勵他們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相互溝通、相互理解,遇到問題共同商討,在與孩子交流的過程中,家長會發(fā)現孩子的許多奇思妙想,雖然有些十分幼稚,但千萬不可忽視,這是創(chuàng)造力的萌芽,要悉心呵護、鼓勵。給孩子充分的自信,善待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使之得到進一步發(fā)展。只有在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圍中長大的孩子。才會有不迷信權威,敢于懷疑的精神,所以,民主、和諧、信任的家庭氛圍,才會為,培養(yǎng)創(chuàng)造素質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
3.5要有豐富的家庭文化生活
在學習型家庭中,要重視家庭文化,營造良好的家庭學習環(huán)境,家庭的學習除了看書讀報、上網查詢、進修深造、培訓充電等形式外,還包括在生活中學習,生活學習化,學習生活化,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經常舉家外出旅游、欣賞音樂、電影、參加各種文體活動等。豐富多彩的家庭文化生活,能培養(yǎng)人的形象思維、發(fā)散性思維和直覺思維能力,是創(chuàng)造靈感產生必不可少的因素。
總之,學習型家庭的建立離不開終身學習的理念、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濃郁的家庭民主氣氛、豐富的家庭文化生活和互動式的學習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更多的創(chuàng)造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