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折腕
1、折腕二字,即是將敵人之手腕拗折之謂,亦是制敵之方。最適宜使用于敵人用仰掌向自己之胸膛打來,我便用折腕之法破之,不過使用此折腕手法,最重要是避重就輕。手法迅速。因為敵人以右仰掌擊來,其所用之力,乃集中于掌心,向著我之胸膛打來,中庭、鳩尾、華蓋、膻中幾個穴道,皆是重要者,倘被打著,便受重傷,故而當見到敵人以掌向自己之心胸沖擊之時。自己應該在其掌擊到之際,一個陷胸(圖29),減少其沖擊之力。則胸亦無所損。
2、承上式,即將其打來之力消去。此際敵人之掌。仍未離開我之胸膛也,我便乘此機會。左右手一起發(fā)動,先以右手提起,以掌心按著敵人放在我心胸之掌背。同時用四指一揸。施擒手擒著其掌心,掌心是勞宮穴,屬于心包絡經(jīng)者,一被我擒住,已經(jīng)不能活動,我之左手同時托上,以拿法拿住其腕脈穴,一擒一拿,皆是向著其脈穴(圖30),而敵人之腕拗已為我所制,兩個脈穴都被我之擒拿手按住,其攻來之右手,自然覺得麻木,要活動已不可能矣。
3、承上式,此時我已由被動反為主動,敵人進攻力量亦完全消失,不過仍然未算是完全受制于我。我便應該乘其弱點,更近一步,將自己之身體向前一伏,借著一伏之力,將其按住我心胸之掌反拗,因此時敵人之掌心與手腕,皆被我之手執(zhí)住,同時脈穴亦已為我所按。要想掙脫已無可能,只有任我一伏身之際,將其手腕骨筋反拗,一反拗時,倘彼不俯身以就,則骱骨便會折斷,故而其身軀便不期而然俯低(圖31)以就,減其痛楚,我便完全得到勝利矣。
(六)拗腕(又名跟我來)
1、跟我來,就是命令式口號,最適宜于警探之捕盜。例如警探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一匪徒。在其后面跟隨,要想下手捕捉之,所以先行在彼之左旁,出其不意,突然起而捕之,一將其制住,便使其俯首貼耳。自動跟隨自己之后。故而稱為跟我來法。實則此乃拗腕法也。其法當我跟著對方之際,立在彼之身左旁,見其左手下垂,使出其不意。自己之右手突起,執(zhí)住其掌背,大拇指擒著其尾指,余四指則擒著其四指,只余一大指外露(圖32)同時發(fā)勁,將其掌反拗歸后。
2、承上式,在反拗對方之掌時,因其四指皆已被我揸著,對方自然覺得痛苦,左腕已失去活動能力矣,我便用左手施用拿法,捉著其左手之手肘曲池穴,中指點其穴道,使其暈穴被拿,影響到腦際。對方左腕已完全為我所制,無反抗能力,我此時便以左中指向著其曲池穴一按,執(zhí)著其左手背和右手同時抬起,對方之手肘自然順著我之力量向上彎起,我的右手肘便將其肘挾著,成為右手擒住,左手拿住,右肘挾住(圖33),此時敵人已經(jīng)被我制肘,無法反抗矣。
3、承上式,我此時既然占得完全優(yōu)勢,便再進一步。微微一扭馬,右肘同時向右移送,使其左肘提起,我便將執(zhí)著其手背之右掌將其力扳,使其四指反折,而按住其曲池穴之指更發(fā)力緊拿。沉下其腕一拗,此時對方左腕皆在我之兩手控制下。我越發(fā)力,則彼必須挺胸拗腰,腳右踭亦離地,使減少痛苦(圖34),我便說聲“跟我來”彼則身不由自主。我行一步,彼亦自然而然隨我行一步,雖有右手,但左手已痛苦不堪。右手亦受影響至不能運用,為我捕捉矣。
(七)提腕
1、提腕,即是將敵人之腕提起之謂,是為反敗為勝之法,乃由纏絲手變化得來者,纏絲手法。是彼此之手互搭交纏,成為勢均力敵之勢者,在交纏當中,敵人之手忽起,搭住我之掌背,此時彼自然是欲用以拿法將我牽制矣,在此情行之下,我之右手與之交纏,而彼復用左手搭著我之手背(圖35)要想拿我,我若用左手解救,自然是慢了一步,所以應該爭取主動,先出一招,就利用自己之手搭住敵之腕脈,利用中指指尖。向著敵人之腕脈穴一按,使其麻痹。
2、承上式,敵人之左手雖然搭住我之右掌背,不過我若乘其尚未發(fā)力之時,爭取主動,用最迅速之法,中指尖力按其腕脈穴,使其受影響而麻痹,敵之手一麻痹,自然是無法掙扎,任我主動矣,我即將腕迅速提起,使作曲尺形,手肘向天,此時敵之手雖是與我互搭,但我一提起時,其右手腕便以為我所扭轉,我以用點脈手法將其腕脈穴點住,彼雖欲變化,已無可能,只有任我將其扭轉,一扭之勢,彼遂變無可變(圖36),任我之腕施為,—提一沉,制其肘矣。
(八)背腕
1、背腕者,即是將自己之腕放置背后以制敵之謂,本來將手放置背后,目無所見,理應吃虧者,不過鷹爪擒拿之法,首重點脈閉氣,分筋錯骨,一錯明其脈穴,分別其骨節(jié)之順逆,及時施用,則敵自然受制矣。此式亦是由纏絲手之變化。因纏絲手是互以右手交搭,纏著手腕者,我懂得認穴,搭手之時,中指指尖自然是按住其腕脈,要在爭取主動之時,我則首先以迅速手法,按其腕脈穴,彼雖以左手搭住我之手背(圖37),我亦可用點穴手法,使到其腕臂麻痹。
2、承上式,因我已將敵人之腕脈穴按住,使其右臂麻痹。要想用左手拿我,已來不及,我便乘此機會,一扭轉身軀,以此時我之中指仍然按住其腕脈穴之故,敵人之力已無可施,且右臂已受我所制,在我一反身時,我的手順其敵之手反逆,因我一反身,我的左手遂可活動,在一扭轉身時。左手突施,搭住其按在我手背的左手,敵人兩手皆已為我所制,失去活動能力,不能不俯身以就(圖38),我便可以拖之行走,彼亦要隨我行走,我之勝利已得矣。
(九)捋腕
1、捋腕,即是奮取敵人手腕之謂,捋腕之動作,乃自己先為敵人所制,設法消去其勢,同時向其反攻,反用以制敵者,例如我與敵人相對,我舉右拳,向敵用給捶給蓬,但是敵人眼明手決,以左手將我之給捶托住,執(zhí)著我之腕脈穴,然幸其如此托法,只是掌心托住我之腕脈穴。掌心不能點穴,拇指與四指皆不能抓按我之陽谷與陽池兩穴,徒然用力將我手腕緊握,并非制握要害,我之擒拿手法便可施展矣。與時可使出最迅速方法,出左手將其托腕之掌背一擒(圖39)。
2、承上式。我之左手擒其右掌背之法,亦用托式,一托住時,拇指從其尾指側插入,余四指亦以第三節(jié)抓其虎口,此時形勢,便成為我之左手已擒著其右手,抓緊其掌背矣,同時發(fā)動一揸,其掌筋骨遂被我擒住,一經(jīng)發(fā)勁,其第二至第五掌指關節(jié)之掌骨韌帶遂受影響至軟而無力。執(zhí)我手腕之手遂松,我之右手五指遂張開,由拳化掌,略一旋轉,將其腕反抓,以拿法拿其腕脈穴,同時拇指將其緊按,此時敵之腕脈、陽谷、陽池三個腕穴已為我所制矣(圖40)。
3、承上式我之右手既反拿其腕脈穴,彼之右臂,已經(jīng)麻痹,力量完全消失,已無能為力,而我之左手亦擒住其掌背,揸其掌節(jié)骨,使其痛楚,此時將身一移。兩手同時向自己懷中用勁一拉,其身體便不期而然隨我兩手一拉之力而傾側,倚向我方面,失去重心,我之腕方法,亦已成功矣,且在其身傾向自己之時,更將拿其腕脈之手放開,向其左肋插去。此處乃為敵之左肋第九、第十肋骨,位近章門穴(圖41),我若用勁較猛,且可使其致命。蓋此穴為肝臟之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