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
菲是我們公認的美女和才女,這位喝長江水長大的武漢姑娘,身材修長,面容姣好,在念理科的女孩子中,真是鶴立雞群,自然就成了我們系的系花,成了男孩子目光的聚焦點。
雖說那時學校明文規(guī)定在校期間不準談戀愛,可還是有許多不怕死的男孩子發(fā)了瘋似地追求她。最后她在眾多的追求者中選了貌不驚人,才卻過人的強。菲和強偷偷熱戀了沒多久,強就被選送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念書。我們大學剛畢業(yè),強回國探親,就和留校任教的菲結了婚,不久,菲也出國了。
出國之后,菲接連生了一兒一女倆孩子,從此她就在家相夫教子。強很順利地拿了碩士,博士,做教授。我們還在國外忙著學業(yè)時,他們在美國已有了綠卡,有了大房子。菲漂亮依舊,更添幾分少婦嫵媚,強依舊很愛菲,處處依著她,順著她,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不知羨煞多少人。
然而菲卻有不如意的心事。眼看著同學一個個相繼出國深造,拿了學位,有了工作,過得似乎比她還扎實時,她就有些后悔了,后悔自己浪費了許多年的光陰。
雖說強鼓勵她再去學校上學,可人近四十的她卻沒了再坐教室的勇氣。于是她將這后悔發(fā)泄在強的身上,整天叨叨她為了強、為了孩子、為了家做出的巨大犧牲。動不動就來上一句∶“這日子過不下去了,如果不是為了孩子,我早就離婚了?!?/p>
總有些失落卻不甘的菲最喜歡的就是開派對,派對上她總是滔滔不絕地談強的成功,談強的工作、談她的犧牲。她想讓每個人都明白,沒有菲,根本就不會有強的成功。說多了,人也不愛聽了,她就在背后指摘人家是妒嫉她。慢慢地,別人就不愛與她往來了。她就更是天天數落強的不是,天天哀嘆這日子真是過不下去。
直到有一天,當她又說,這日子過不下去時,強接著說∶“那離婚算了?!痹谒拇罂薮篝[中,強真的搬了出去。這時她才如夢初醒,于是找朋友說情,找婚姻輔導師輔導,但強就是鐵了心地不回頭?!叭绻业母蹫辰ㄔ陲L口浪尖中,我寧愿劃著小船四處漂流?!睆娐淠卣f。
不久強又結婚了,存在菲心中的一線渺茫的希望從此也斷了。她轉而將怒氣發(fā)泄在孩子身上,兩個孩子見她就怕,去了爸爸的家,就哭著不肯回媽媽的家。于是,強和菲又卷進了爭奪孩子撫養(yǎng)權的戰(zhàn)爭中。
英
英來自上海一個普通工人的家庭,當我們還陶醉于對愛情的浪漫憧憬中時,她就很理智地說,要改換門庭,需要的是幾代人的努力,她將來的伴侶一定要是有才華、有家境的人。
皇天不負有心人,剛畢業(yè),英經人介紹認識了光。光北大畢業(yè),在研究所工作不久,就被提升為科長。談戀愛不久,單位就分給光一套煤衛(wèi)(煤氣和衛(wèi)生間)獨用的小公寓。他們結了婚,真是羨煞了我們這群還在尋尋覓覓,還在等著單位分房子的姐妹們。
不久,他們有了個兒子,光也被提升為副處長,又分到了二室一廳的大公寓。小倆口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光對兒子,對英,更是照顧得無微不至。家中被單臟了,還沒等英說,光就不聲不響洗了。英有時晚上胃痛,光更是每十分鐘就問上一聲∶“好點了嗎?”
英很滿足自己的生活,畢竟和我們這幫還窩在集體宿舍,和情人相會只能在外灘情人廊和另外一對情人共擠一張長凳的人來說,她簡直就是生活在天堂了。
然而,也許就是因為我們的生活太過拮據,也許是我們等單位分房等得失去了耐心,總之幾年之內,我們寢室的人一個個都出國了。當只剩下英一人時,她心動了。光仍然很滿足這實實在在的生活,英卻不滿足了。隨后,也就開始不滿意丈夫的知足了。
一個偶然的機會,在日本念書的朋友知道系里有份獎學金給留學生時,就讓英申請這獎學金。很幸運,英沒有通過任何考試,就被日本京都大學錄取為碩士研究生,有兩年的全額獎學金。于是,她背夫離子,獨自一人去了日本。
書念得很辛苦,一個人的孤獨寂寞更是難捱。她不斷寫信讓光去日本陪讀。光幾經斗爭,終于下決心,將六歲的兒子托付給丈母娘,又在單位辦了留職停薪手續(xù),去日本陪太太。
到了日本,才知道生活并非那么容易。光本就不想出國,想想自己早已過了而立之年,就想在日本狠狠打一年多的工,賺些錢,等英畢業(yè)了,雙雙回上海。
可英卻不這么想,她想在日本好好奮斗一番,為自己爭個立足之地。可靠自己一個人奮斗談何容易,于是她要求光邊打工邊讀語言,等語言過關了,再申請學校念個學位。光不愿意,他不舍得用自己起早貪黑掙來的辛苦錢去交學費,他不愿呆在日本,他要回上海,那里才是他的家,是他的故鄉(xiāng),是他事業(yè)的基地。
對去留的不同選擇,終于使英和光倆人漸行漸遠。英整天埋首在實驗室中,導師特別滿意她的工作,于是在拿到碩士學位之后,又申請到了博士獎學金。而光則每天沒日沒夜地打工賺錢。
“本想著光來到日本,有個伴兒不至那么寂寞,卻沒料到其實心里更孤獨?!庇硇胚@么說。終于在那年夏天,光沒有要英替他辦延長簽證,英也沒有想替他辦。英送光去了機場。離婚似乎是水到渠成,順理成章。英提出了離婚,她什么都不要,房子、財產、孩子統(tǒng)統(tǒng)歸光??晒鈪s出乎意料地說,他也不要孩子。英回上海簽了離婚書后,將兒子交給自己年邁的雙親,又只身赴日了。
后來英和同樣也是離婚的維結了婚,同病相憐,倆人惺惺相惜,只是家庭的矛盾讓英煩惱不已。維的父母不認英這個媳婦,只因為他們的孫子被維的前妻帶走了。英想和維再生個孩子,可維卻在日本激烈的競爭中卻步,不愿再有孩子的負擔。
英拿到博士學位后,一直找不到工作,整天呆在家里無所事事,越加煩悶。而在上海的兒子漸漸長大,對父母的離婚總也不能諒解。又到了叛逆的青春期,外婆根本管不住他。
英試著將他帶到日本,沒多久,他以不能適應日本的學習為由,又吵著回上海了。今年高中考試,英擔心孩子考不上高中,春節(jié)趕回上海,陪讀兒子。五月初匆匆回日本一個月,又趕回上海陪兒子。而維的前妻因不甘維和她離婚,任維怎么央求,她只收維的撫養(yǎng)費卻從不讓維見兒子一面,就是電話也不接。
“如果可以重新來一次,也許我不會選擇這么走,真的很累。”英在電子郵件中如此感嘆。
葦
葦大學畢業(yè)分到另一所大學教書,就認識了同在一個教研室的遠,日久生情,雖說在外人看來,他倆有些不般配。葦是名牌大學畢業(yè)的正宗學士,而遠只是個沒有學位的工農兵學員,況且比葦大近十歲。然而,他們相愛,結婚,又有了孩子。
在女兒三歲半時,葦自費去美國念書,幾個月之后,遠帶著四歲的女兒把家扛到了美國。到美國的第十天,遠騎著自行車在一家中餐館找到一份廚房工作,從此就過上不見天日的餐館打工生涯。
早上葦要去學校時,遠還在睡覺,等晚上遠打工回家時,已是深夜。夫妻倆雖說同住一屋,卻是聚少離多。學習的緊張,生活的壓力,葦也不是沒怨過。只是每次看遠帶著一身油煙味,不堪疲憊地回到家時,到口的怨言真吐不出來,畢竟他這么做也是為了這個家。
遠也不是沒有后悔過,其實在國內也挺不錯,憑著這許多年的資歷,早就評上副教授了,何苦到這來受洋罪?可看著妻子讀書的辛苦,看著孩子對美國的喜歡,他就把這心里的苦強咽下去。
愛使他們的心態(tài)平衡了許多,他們學會更加為對方著想,他們學會了感恩,而不是埋怨。打工很辛苦,他們卻感謝上帝的保佑,使他們順利找到打工的活,一家生活無憂。
葦拿到碩士學位后,找了一份薪水并不高卻能養(yǎng)活一家三口的工作,于是遠辭工在家,考托福,申請學校。正這當兒,葦卻意外懷孕了。無奈,遠只有放棄讀書的念頭,重新去打工。
這時葦知道她的老板要找一個實驗員,就推薦了遠。老板看遠的履歷中在美國的幾年一片空白,不放心之下,說好半年試工期,工資低,還沒有福利??扇敽瓦h卻仍心存感恩,可以做與自己專業(yè)相應的事。遠很珍惜這次機會,認真學習新的實驗技術,努力工作,不到兩個月,老板就雇他為正式工了。
幾年下來,他們有了自己的房子,家后面的院子里種滿了果樹和蔬菜。大女兒已上高中,成績優(yōu)異,兒子也上了小學。早上夫妻倆送孩子上學,然后一起上班,別人家需要兩輛車,他們家一輛車就足夠了。生活雖說簡樸,卻充滿著溫馨與愛意。
有年夏天出差路過他們家附近,順道去看望。坐在他們家的客廳,吃著遠從園子里采回來的黃金瓜,一口下去,就讓人不想離去。
遠說,愛一個人,就是愛其所有,酸甜苦辣全愛。認準這個理,就要好好經營婚姻,不要想著自己做出了多少犧牲,不要算計自己為家付出了多少。如果是愛,做什么都心甘情愿。
葦說,我是被寵壞了,雖說我們擁有不多,可如果你明白你所愛的人,給了你他的全部時,你哪里會在乎他有多少?還有誰比你擁有“所有”更富有呢?
談起他們現在的生活,他們不無滿足與感激,都說來美后最大的收獲是懂得欣賞自己所擁有的,不期許不現實的東西。其實在美國要生活很容易,要活得好卻不容易,因為那“好”實在是沒有止境。周圍看上去比我們過得好的人很多,但如果我們將心放平,聚焦于我們自己的好,那生活就簡單多了。
問起他們夫妻倆這幾年同心協(xié)力,努力經營這個家,最大的動力是什么?他們同聲說是愛,對配偶的愛、對孩子的愛、對家的愛,就算是苦也覺甜了。
吃著他們從院子里采回來的家常菜,有青菜、莧菜、空心菜,還有黃瓜、蕃茄、長豇豆,看著他們夫妻你摘菜,我洗菜;你炒菜,我洗碗的和諧;享受著他們我拍拍你的肩,你回我一個會意的笑;時不時地與孩子輕聲細語,那種只羨鴛鴦不羨仙的祥和與知足。我感慨地想到,眼前這一幕在當下世道里,真是好久不曾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