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烏斯托夫斯基的《金薔薇》,是我中學(xué)時代愛不釋手的讀物。他經(jīng)歷了兩次慘烈的世界大戰(zhàn),目睹了多位親人和朋友的死亡。他一生中的大多數(shù)時間都生活在斯大林統(tǒng)治的時代,也親歷了暴虐的清洗和政治迫害。
讀帕烏斯托夫斯基的短篇集《煙雨霏霏的黎明》,最讓我動情的,是兩個音樂家與普通人之間發(fā)生的故事。讓我看到,一個生命可以溫暖另一個生命,一個生命可以照亮另一個生命。
老廚師
《老廚師》的故事,是從凄風(fēng)苦雨中開始的:一位失明已久的老廚師,與女兒瑪麗亞相依為命。在一個冬天的夜晚,臨終前的老人,要女兒到街上去尋找一個陌生人,前來傾聽他臨終的懺悔。17歲的瑪麗亞來到空曠的街道上,遇到了一位哼著小調(diào)的陌生人。
陌生人答應(yīng)了瑪麗亞的要求,走進了他們的小屋。
老人懺悔說,他一生都在為主人服務(wù),勞苦不休,“干活兒的人是沒奶油和面包才犯罪的”。但他也干過一件“見不得人”的事情,在妻子患肺病的時候,由于沒有錢買藥,他便從伯爵夫人的茶具中,偷了一個小小的金盤,變賣之后去買藥。然而,最后還是沒挽回妻子的生命。這樁行為反倒讓他從此有了深深的罪疚。
靜靜地聽完老人的訴說后,陌生人把手放在老人失明的眼睛上,對他說:“您所做的不是罪過,也不算偷竊。相反,說不定還該算是您對愛情奉獻(xiàn)的壯舉。”陌生人答應(yīng)幫助老人照顧瑪麗亞,并詢問老人還有什么愿望。
老人說:“我希望再一次看見妻子,看見太陽,看見古老的花園里百花盛開的春天?!眲倓傉f出口,他又不好意思地說,“我大概是病糊涂了。”是啊,除了神圣的上帝之外,誰能夠讓一個失明多年的垂死的老人,突然恢復(fù)視力呢?更何況現(xiàn)在正是嚴(yán)寒的冬天,就是在國王的花園里也找不到盛開的鮮花。
陌生人回過頭去,看到了這家人唯一的財產(chǎn)—一架破舊的撥弦古鋼琴,頓時眼睛一亮?!拔襾碓囈辉嚢?。”他坐在了鋼琴前面。一揮手,這架鋼琴多年來第一次發(fā)出那樣嘹亮悅耳的琴聲。音樂開始像爐火一樣溫暖著寒冷的小屋,又像解凍的泉水一樣“叮咚”地流淌著。
“我看見了,先生!”老人從床上微微欠起身來?!拔铱匆娏爽旣悂喌膵寢專覀兿嘤龅哪翘?,她因為打破了牛奶罐而難為情。那天,天空像玻璃一樣透明?!?/p>
莊嚴(yán)的音樂繼續(xù)著,老人充滿皺紋的臉上露出了罕有的笑容。那是一張被歲月風(fēng)霜摧殘的臉,那是一顆被權(quán)貴的呵斥傷害的心。老人看見了陽光,看見了鳥兒,看見了芬芳的蘋果花,看見了遍地的青草。老人興奮地嚷起來:“我像多年前一樣清楚地看到了一切。但是我不能不知道您的名字就死去!”
“我叫沃爾夫康.亞馬德·莫扎特。”陌生人回答說。
瑪麗亞離開床邊,雙膝幾乎觸到地,向這位偉大的音樂家深深施禮。當(dāng)她直起腰來時,老人已經(jīng)死了。帕烏斯托夫斯基以這樣一句話來結(jié)束了這篇小說:“窗外已是朝霞滿天,灑滿濕潤雪花的花園沐浴在霞光之中。”
這首樂章結(jié)束了,卻又沒有結(jié)束。請允許我繼續(xù)往下聯(lián)想,莫扎特把身上所有的錢都給了瑪麗亞—錢不多,因為他自己也是一個窮人。幾年之后,莫扎特也是在音樂聲中去世了—他哼著自己的絕唱《安魂曲》。那一刻,他是否想起了當(dāng)年那個可憐的老人?
老人是不是已經(jīng)化作天使,在天堂的大門等待著他?
莫扎特與老廚師一樣,終生勞苦而沒有享受過幾天安樂的日子。但是,他們又是人間最幸福的人—音樂讓這兩顆陌生的心靈碰撞出了溫情的火花,將他們苦澀的臉龐換成了甜美的笑臉。在這個冰冷的人世間,他們不是孤獨的旅人,他們是手拉著手的攀登者。最后,不是苦難的生活將他們壓垮了;相反,他們像單純的飛蛾一樣,飛向了那燦爛的火光,飛向了那金色的彼岸。
莫扎特的生命比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要短暫,然而他的音樂卻延續(xù)了他的生命。直到今天,我們在傾聽他的音樂的時候,我們依然會產(chǎn)生與那個老廚師一樣的感動。在那彩色的音符中,我們看到了太多太多平日里看不到的東西—溫柔、真誠、信任和憐憫。
云杉果
另外一篇類似的故事是《一籃云杉球果》。
挪威音樂家格里格在森林里散步的時候,遇到了護林人的女兒,八歲的小女孩達(dá)格尼。女孩正在采摘云杉球果,她那美麗的眸子里閃爍著樹葉的光芒,稚氣的談話讓老人開懷大笑。兩人一見如故,交談了好久。
分別的時候,格里格告訴女孩:“我要送你一件禮物,不過你要等上10年的時間?!毙∨⒏械胶芷婀?,什么禮物需要10年的時間來制作呢?
10年過去了,中學(xué)畢業(yè)的達(dá)格尼茫然地面對著命運—也許是一個誠實而乏味的丈夫?或者是一份在鄉(xiāng)村小店當(dāng)售貨員的工作?父親讓女兒到首都的姑姑家去作客,見見外面的世界。
姑父尼爾斯是一個好心的理發(fā)師,一天,他帶著侄女去聽露天音樂會。做裁縫的姑姑給她借來一件黑色連衣裙,達(dá)格尼穿上之后越發(fā)顯得楚楚動人。
這是她第一次聽到交響樂。悠揚婉轉(zhuǎn)的音樂,讓這個正處于如花似玉好年齡的女孩,進入了一個夢幻般的世界。
突然間,她仿佛聽到穿燕尾服的主持人,提到了自己的名字—“現(xiàn)在將要演出的是格里格獻(xiàn)給護林員的女兒達(dá)格尼的音樂劇,以祝賀她年滿18歲?!边_(dá)格尼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吸得連胸口都痛了。她想用這口氣忍住眼眶里的淚水,但淚水還是情不自禁涌了出來。
接著,她聽見了牧歌,聽見了大海的濤聲,聽見了森林中百鳥的鳴叫。是的,是她的森林,是她的故鄉(xiāng)!
是的,是那位幫她采摘云杉球果的、頭發(fā)花白的老人;是的,是那個空氣清新、陽光燦爛的清晨,是那次偶然的相遇!
音樂由歌唱轉(zhuǎn)變成了呼喚,對童年的呼喚,對愛和美的呼喚。在此起彼伏的音響之間,突然冒出了一個熟悉的聲音,是他在告訴她:“你就是幸福,你就是朝霞的光芒!”她覺得自己好像被拋到了半空中,拋到了彩虹上。
音樂結(jié)束了,在雷鳴般的掌聲中,達(dá)格尼一個人離開了,她忘記了姑父是和自己一起來的。
聽說,那個笑容可掬的老人、偉大的音樂家格里格,不久前剛剛?cè)ナ懒?。要是他還在,那該有多好啊!達(dá)格尼將抱住他的脖子,把嬌嫩而喜樂的臉龐貼緊他,告訴他:“謝謝您,因為您在我面前展現(xiàn)了一個人應(yīng)該生活的最美好的境界?!?/p>
達(dá)格尼一個人走到海邊,大海還在夢鄉(xiāng)中。幸福和愛充溢她的全身,她攥緊雙手,讓面頰迎接黎明的第一縷曙光。她笑了,生活多么美好啊,生活多么值得去愛啊。
姑父尼爾斯站在遠(yuǎn)處,聽見了侄女的笑聲。他放心地回家去了,他知道她的生命將不會虛度。
一次偶遇,一首音樂,就改變了女孩的一生。反過來,也改變了音樂家格里格的一生。這是他最偉大的一首音樂作品,美麗的達(dá)格尼是他靈感的源泉。格里格在森林里住了好久,各種各樣的聲音和素材都在耳邊鳴響著,可是一切都雜亂無章。直到與小女孩相遇,小女孩就像一把鑰匙,打開了迷宮的大門,他這才真正走進了森林,走進了大地,走進了生命的美麗。
有音樂相伴的人生、有一切偉大的文學(xué)藝術(shù)和發(fā)明創(chuàng)造相伴的人生,是幸福的人生;另一方面,在廚房里洗刷和在大地上耕耘的人生、那些平凡而卑微的人生,同樣也可以是幸福的人生。圣經(jīng)中說:“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要彼此同心,不要志氣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眰ゴ蟮乃囆g(shù)只能扎根于深厚的土壤上,偉大的藝術(shù)必然與那些平凡的心靈息息相通。那些只是為宮廷而創(chuàng)作的音樂、繪畫和文學(xué),終歸如同過眼煙云;而那些為“歸來的水手”、“鄰家的洗衣女工”、“腿上沾滿泥土的農(nóng)夫”創(chuàng)作的作品,才會以心靈為“中介”,從一個屋檐傳遞向另一個屋檐,從一個國度傳遞向另一個國度。
老廚師和小女孩的經(jīng)歷告訴我們,生活不僅僅意味著飲食和衣裝,生活還意味著“靈魂里的生活”。只要你渴望光芒,光芒就一定會照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