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海外記者采訪了幾位留學美國的“學長、學姐”們,把他們對將去海外留學的新生們的誠懇建議、提醒,編輯成文。也許能給予“學弟、學妹”們一些幫助,至少也是借著這殷殷寄語傳遞一份關(guān)切、一份異域鄉(xiāng)音的愛。
接受采訪者,劉小斌、鄧成武、李宇靖、陳揚波、王挺、駱威、汪欣等。
多交朋友
現(xiàn)在大學生信息面很廣,似乎借助網(wǎng)絡就可以知道一切,但其實人際交往還是很重要。網(wǎng)絡信息的了解,和人與人實際的接觸、交往不太一樣。建議新生一到國外,就盡量多和周圍人接觸,不管是去參加教會、學生團契、學生會組織的活動,還是別的聚會,都要主動些,不要不好意思,不要等人來拉。
“學長”們自己的許多朋友,都是出國后前一兩年結(jié)識的。若第一年總是獨處、上網(wǎng),以后就比較難走出封閉自己的圈子了。認識朋友多了,交流會越來越多,這也有利于獨自在異域生活求學的學子們減少思鄉(xiāng)和孤獨感,幫助他們面對壓力,處理問題。“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嘛!
放下自己
新生往往喜歡聚在一起,彼此情感上比較有共鳴,但最好也與在國外住了些年的人多交往。在國外留學學到一個功課就是“不要太靠自己”,事實上許多事靠自己也靠不住。這并不是說要去四處求人幫忙,其實只要把自己放下后,就有許多人會來幫助你。起初會覺得很難放下,要面子,爭強好勝,但漸漸地你會發(fā)現(xiàn)放下自己也不是很難的事,何必白白受苦?
有位新生一到北美就把護照等全弄丟了,他自己覺得像天塌下來一樣,意氣風發(fā)的他整個人都憔悴了。但在這里住過一段時間的人就知道這些問題并不難解決。別人會很愿意幫忙,但一般不會主動來問你有什么困難和問題,西方文化和中國文化有點兒不同,比較講究個人隱私權(quán),除非你主動將自己的困難擺出來。
找到新家
對于新生,當?shù)氐娜A人教會也能給予很多幫助,不論是購車、學開車、租房子、日常購物等,都會有基督徒熱心幫助。中國大學生習慣于很多人熱熱鬧鬧一起住,但美國大學生習慣分住,難免一段時間會感到寂寞。教會的團契也是一個交朋友、說說知心話的好地方。
團契中有些帶領的前輩或兄長真是親如父母,兄弟姊妹們也彼此關(guān)愛,一同禱告,使人遇到突發(fā)事件時,不必驚慌失措。當然,生活上的幫助還僅僅是基督徒愛心的表現(xiàn),信仰本身更是個很重要的,需要個人來認真思考、領受的,不要買櫝還珠了。
共度風雨
若是男女戀人或夫妻不在一個地方,要趕緊盡快調(diào)到一起。其實學校的名次、專業(yè)、獎學金都不是最重要的,在一塊是很重要的。不在一起,生活中有很多不便,多一點兒獎學金也都交給航空和電話公司了。
初來海外,生活環(huán)境變化很大,這時的人會比較脆弱,夫妻一定要在一起,共同度過,感情才會更牢固。半年后還不調(diào)到一起的,容易產(chǎn)生各種問題。專業(yè)不感興趣,也要早點轉(zhuǎn),不要僅僅因為一點兒獎學金而拖著,以至最后浪費很多時間。
簡單做人
在海外生活要很注意個人的信用。從國內(nèi)剛出來,常常會有種習慣,就是逞逞小聰明、耍耍小花招、鉆點小空子,但在西方,特別是北美,這樣做不大行得通。最好做人老實一點,不要滑頭,當時投機取巧占點便宜或得些方便的事,往往給自己以后帶來很多麻煩和困難。
做人要誠實,不要騙人,騙了一次,別人就再難信你了,若犯了法規(guī),更是沒法“走后門,通路子”。在美國學到一點,做人簡單點好!這些實在不是大話,而是吃了苦頭后的經(jīng)驗之談。
計劃用錢
中國經(jīng)濟水平大大提高,現(xiàn)在出來的留學生再也不像過去的留學生那樣,開舊車、買舊家俱,每一美元都算著用了?,F(xiàn)在的留學生認為追求“心里舒服、過得舒服”最重要,不擔心明天,也不存錢。這也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雖然有人認為存那一點錢,真遇上事也頂不住。但有計劃地用錢,能幫助自己過簡樸生活,能培養(yǎng)自己的責任感,也可以幫助他人,孝敬父母,這些也是一個人成熟的標志。
對于成天在網(wǎng)上買賣東西,有人認為是不務正業(yè),也有人認為是一種謀生的技能,是練習經(jīng)商。能有經(jīng)商天賦,借此掙到許多錢當然好,但許多人卻沒有掙到錢,反而上了癮,錢扔出去,買了許多不必要的東西。
其實不是每個人都要成為商人的,各人的天賦不同,興趣不同,生活也不同,不必一切“向錢看”,更不要因此荒廢了自己的學業(yè)。在美國,每個人都可以享受自己的生活,并不需要與人比較。也許是現(xiàn)在中國國內(nèi)商業(yè)氣氛太濃,每個人好像都必須去掙很多錢,別人掙100,你掙50就是不及格。但在北美不會這樣,所以應改變觀念,追求自己的夢想,享受上天給你的恩賜,過好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