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豆新新
新蠶豆上市的時候柳絮飛揚,還沒吃豆,皮膚上就有了癢癢的感覺。記得蠶豆是“發(fā)”的東西,也就是性熱,可是喜歡吃的人竟還不少。蠶豆上市已經(jīng)好多天了,從10元剝一碗到兩碗、三碗,價錢像股市連開的陰線頻頻向下,吃不宜遲。
那天我去菜市場,照例以城市婦女的姿態(tài)挑剔菜販子說,蠶豆已經(jīng)老了!小販與我爭辯,旁邊一位老奶奶彎下腰來,愛惜地揀起一顆豆來掂了掂分量說:“我還嫌它太嫩,我還要等幾天再買來吃?!闭f得我心中一動,曾幾何時,哀農(nóng)、惜物之情與我漸行漸遠(yuǎn)。
我在農(nóng)村沒有特別種過蠶豆,那時蠶豆和棉花是間種,棉花是主角,蠶豆是它的基肥,所以蠶豆花開花落沒有人關(guān)心,因為根本等不到結(jié)果,蠶豆葉就要被翻下土漚肥。蠶豆葉很茂盛,花兒紫色帶點黑。廢掉蠶豆生命的時候,偶爾會看見一兩顆內(nèi)含小豆子的,嘴巴饞的男生便會采下來,邊唱著歌兒邊丟進嘴,做出很好吃的樣子來。我跟著吃過幾粒,澀澀的生腥氣很足,只有一絲絲甜味。
菜場里的蠶豆分本地豆、客豆和日本豆等幾種。有的人非本地豆不買,說是清香。本地豆身材小,一般一個豆莢里一到兩顆豆子,豆小皮薄,呈青綠色。客豆看上去比較壯,因為是外地運過來的,總有長途跋涉的痕跡,殼干癟,剝開來看實打?qū)嵉模潜狈降钠⑿?。日本豆是引進改良的品種,身材長,一個豆莢里有三顆甚至四顆豆,豆粒大皮白,吃口比較嫩和粉,由于出肉率高,價錢相對貴一些。
蔥油炒蠶豆是最普通的做法,但要做好也是需要訣竅的。小時候我外婆就說過,一是豆要臨吃了再剝,風(fēng)一吹豆皮就會老;二是蠶豆清水一沖不要滴太干,下熱油鍋后不要亂翻炒,稍稍翻幾下;三是稍炒以后放鹽加小半碗水馬上蓋鍋蓋,中途不能開蓋,生怕變黃;四是起鍋前再撒蔥花,碧綠生青。
無論農(nóng)村還是城市,帶皮的蠶豆無非清炒。網(wǎng)友搬搬介紹,蠶豆下鍋前,蒜茸先下油里煸炒,味道更加濃郁。我每次放蔥以前撒點黑胡椒粉,也是為了更入味一些。蠶豆不容易入咸味,所以鹽需要多加一些,也可加一勺白糖助興。
蠶豆很好管理,無論田邊、地腳,蠶豆都能插上一杠。春日當(dāng)頭加一夜夜的細(xì)雨,田里面的蠶豆長得飛快,豆莢頓時長成像綠色的小船,剝開外殼,新鮮的豆莢內(nèi)都有軟綿綿的衣,豆子的頭上有眉毛似的蓋,和內(nèi)殼一樣呈淡綠色??上н^不了多久,蠶豆就老了,要下市了,這時候,它的眉毛顏色已經(jīng)變黑,像一條剛性男子的劍眉。
蠶豆老了以后就去殼去皮剝成豆瓣吃,相對干蠶豆發(fā)出來的豆瓣,那叫新豆瓣,黃中帶綠瓣兒大。新豆瓣做咸菜豆瓣酥,是寧波人的拿手菜。豆瓣先加水煮酥,雪里蕻咸菜切碎,熱鍋放烹調(diào)油,將用勺碾碎的豆瓣放下去炒,再放咸菜一起炒,不用放鹽。注意豆瓣是很會“漲”的,要多加些水看上去像湯似的,上桌用勺子舀來吃厚薄剛剛好。
油炸新豆瓣以前在南貨店里有賣,我爸爸非常喜歡用它下酒,我在家試過多次,冷油下豆瓣,小火不斷翻炒,直至豆瓣中水分完全脫去起鍋。但是火候很難掌握,似乎總達(dá)不到炸得又脆又松的境界,僵和焦的事情是經(jīng)常發(fā)生的。當(dāng)然,不買賬你可以一試,成功后請與我分享經(jīng)驗。
學(xué)學(xué)餐廳創(chuàng)意菜(四)
紅豆百合西蘭花
這盤菜有七分是看在菜譜圖片的艷麗上點的,其次雜糧如今是日益吃香,都知道城市人吃食太細(xì)巧了,得混點粗糧吃吃,運動腸胃也運動你的牙齒。紅扁豆煮熟,鮮百合和白果都有保鮮的小包裝,開水燙一下,西蘭花也只要一燙就可以了,但是西蘭花的燙有一點技術(shù)難度,要在開水中放一點鹽和一點烹調(diào)油,燙好之后,西蘭花要立即放入冰水中使之脆而鮮綠。之后就是用烹調(diào)油略微炒一下這些料,放點雞精或高湯,勾芡裝盤。西蘭花圍邊,紅豆百合白果素炒放在里面,顏色悅目,味道清淡。這個菜做起來不難,宴請朋友比較合適。
娃娃菜燉小豆干
娃娃菜和大白菜、膠菜是一個系統(tǒng)的,但是它小巧玲瓏樣子很討巧,可以蔬菜葷做,提升它的品質(zhì)。飯店里這個菜叫開水白菜,聽上去很素,卻是價格不菲,拿上來一看,都是靠干貝、大蝦米等高湯伺候的,那娃娃菜豈有不好吃之理。這鍋娃娃菜燉小豆干也是同樣,鮮湯的質(zhì)量很高。這個菜有一條經(jīng)驗,就是菜一定要先汆水,不能偷懶。將一剖四、開水汆過的娃娃菜和小豆干浸入鮮湯中,保持濕潤柔軟,同時酒精爐子點上,小火微微沸騰著,這個菜的味道就變得越來越濃郁,吃到最后還是欲罷不能。
百葉蒸農(nóng)家臘肉
這是一個農(nóng)家菜,百葉是用薄百葉,不要用刀切,橫切面太光滑不利于入味。百葉有豆腥味,要用開水泡幾次洗凈,如果百葉不夠柔軟的,需要放點食用堿,軟化下來后用清水沖干凈。農(nóng)家臘肉是土法炮制的,特別香,用肥膘厚一點的,切片鋪在百葉上面。猛火滾開后中火蒸,一定要蒸透,讓臘肉的湯汁滲透到百葉中。盛一大碗白米飯,就這個百葉臘肉吃,大口吃飯,大片吃肉,感覺到生活過得真是踏實??!
蝦腦炸拼蝦仁爆
活草蝦好吃,白灼大家回家都會做,桑拿蝦也見怪不怪了,開片蒜茸蒸也吃厭了,元寶蝦還留有一點點噱頭,但是味道和油爆蝦也沒什么兩樣,那么你說讓廚師長大人如何辦才好?開發(fā)菜肴新品種任重而道遠(yuǎn),這里我來提供兩個思路,當(dāng)然,是我在飯店偷學(xué)到的,你們就當(dāng)我是美食偵探好啦!
一個是干炸蝦頭和干煸蝦仁。蝦頭其實并不完全是蝦腦袋,而是連了蝦身中段,調(diào)味后裹香辣干粉炸,是避風(fēng)塘蝦的做法。因為連著一半的蝦腦,且?guī)?,所以香脆得很。另一半的蝦仁是清炒,但是不用水淀粉,使蝦肉的肉質(zhì)很緊密,有嚼頭。這個菜既漂亮又好吃,相比之下,炸的蝦頭比清炒蝦仁還要好吃。清炒蝦仁里面有切半的草菇,蝦肉緊致,芡勾得緊,技巧很高。那蝦頭不僅僅是蝦頭,還切到一半的蝦肉,炸得松脆,味道滲透。
另一個思路是一半是水晶蝦仁,一半是茄汁的。前期做法相同,就是腌制和上漿,需要在冰箱中冷藏幾個小時后再用烹調(diào)油滑炒,不同的是茄汁的味道更濃郁一些。中間攔著的是黃瓜和胡蘿卜,我還看見過用琥珀核桃來圍邊的,似乎構(gòu)思更奇巧一些,當(dāng)然成本也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