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母親節(jié)題記:花開花落,年復(fù)一年,長大的是兒女,衰老的是父母。母親是兒女們的歸家方向,母親讓愛博大,讓愛延伸,愿天下的母親天天快樂!
每每整理家中的舊照片,總會泛起無限感慨!青春,在光影一閃中,有如制成的蝴蝶標本,仍是那樣鮮艷奪目。但光影之外,青春是抓不住的。所謂歲月催人老。
老照片中,父母堪為一對俊男美女,而且似一直保持這樣,陪著我們成長。我和哥哥天真爛漫,依偎在父母身邊,好似小草靠著大樹,小雞躲在母雞的翅翼下,無憂無慮。在爸媽的愛里,我們長大了,追尋自己的幸福,然后有了自己的家,新的操心事占滿了我們的空間,竟沒有留意,華發(fā)已悄悄爬上父母雙鬢。父母張開雙臂擁抱我們的到來,揮揮雙手送別我們離去,沒有責怪沒有抱怨,父母看來還是那樣精神,依然是足以讓我依傍的大樹。一度我天真以為,天荒地老,爸媽不老。然后突然間,父母似在一夜間衰老了!
1998年病魔突然奪走親愛的爸爸。在父親彌留之時,我才發(fā)現(xiàn),父親曾經(jīng)如此英俊帥氣的臉龐布滿老年斑,原先筆挺的身軀突然縮小了……至今提起,我仍會流淚!每次見到爸爸,他總顯得那樣健康、獨立,還是童年心目中頂天立地的爸爸。我們就此忽略了爸爸,至今我仍不能原諒自己。
從此,媽一個人過。80歲的媽走在人前仍光彩照人,一點也看不出這個歲數(shù),甚至還有一位老紳士、她的圣約翰校友,送她鮮花,還約她喝咖啡。我們心目中的媽是一貫的堅強和自立,我們挺放心她,滿心希望媽能好好享受她的金色晚年。
忽然間媽對我們生疏起來,最后,連大門鎖都換了。我初還以為,媽是怕我們干涉她與那位老紳士來往。此時,熱心的鄰居向我們反映,有一對他們從沒見過的陌生夫妻幾乎天天進出媽獨住的公寓。他們甚至有鑰匙可以擅自進進出出。鄰里生了個心——這就是老街坊的好處,所謂遠親不如近鄰——他們對鄰里自稱是親戚。
我們雖覺委屈詫異,但基于對母親的尊重,且這會觸到一個十分敏感的話題,就不便多說。后來,老媽問我們要戶口簿,我們這才警惕。后來在里弄和鄰居幫助下,總算趕走這對來歷不明的“親戚”。現(xiàn)在想起,仍有后怕。
原來,這對送上門來的不知哪門子七大姑八大舅的“親戚”看中老媽一人過,我們又都忙于工作,有意識天天過來將她照顧得周全體貼。他們早有預(yù)謀,先攛撥我們與老媽的關(guān)系,到老媽已全力依賴他們,再逼老媽要讓他們報入戶口……很驚訝向來精干的知識婦女老媽,會中他們的招。
一位老鄰居,退休精神病專家提醒我,老媽可能已患上老年癡呆癥。我心一涼,“癡呆”與我媽,應(yīng)該風馬牛不相及。但經(jīng)專家檢定,媽確實患上癡呆癥!
癡呆癥是不可逆轉(zhuǎn)的,可我堅信,可以延緩其發(fā)展。
我們要接老媽一起住,自尊心極強的媽拒絕了。我們就搬過去與她住一起。閑時我陪老媽聊我和哥哥兒時的事,對這一切,老媽記憶猶新。同時,每每有飯局聚會,只要是好朋友的私人聚會,我們必帶上老媽。我認為這絕不是簡單的讓老媽飽飽口福,而是不讓她一個人獨留家中,有被冷落之感。更重要的是,如是每次出去,老媽會注意儀容儀態(tài),自我振作。她會極力控制自己,應(yīng)答正常,不失態(tài)。難怪朋友們都說,你媽一點不像有老年癡呆。就此,朋友們都習慣了 ,請我們夫婦必請老媽,老媽也自稱自己為“老尾巴”?;叵胄r候,無論是媽去理發(fā)店還是去親友家做客或逛街,總是帶著我,我是出了名的媽媽的小尾巴,一直到談戀愛,我才脫了“小尾巴”之名。
失去了我這根小尾巴,媽媽有多寂寞!這么多年她是怎么過來的?當我重新回到媽媽身邊,挽住她手臂將她帶東帶西時,媽媽已經(jīng)老了。幸虧我醒悟得及時。我感覺到,當媽媽牢牢挽住我時,她是快樂的,富有安全感的。
此時,我們就將媽接到我們家。我們常常約好朋友來家茶敘或吃飯,當然是要媽媽熟悉的朋友。此時媽媽會很放松與她們交談,應(yīng)答也很正常。每每遇到有記者來訪,我總是讓媽端坐在客廳她的專座上,很慎重地將她介紹給來客,一點不將她作為有癡呆癥的病人。而年輕記者有時問一些老上海事,我就有意識讓他們問老媽,老媽這下來勁了,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年輕記者聽得津津有味,老媽講得有聲有色,十分有滿足感。
我不敢講這樣做有什么醫(yī)療臨床效果,但至少,老媽是感受到我們的愛的。這是最主要的。
世上事物大多是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老媽確已是外強中干了!她連洗澡都力不從心,但她固執(zhí)地不愿他人觸摸她的身體,除了我——這大約是她竭力維護自己的最后一道防線!我只好負擔起這項工作。久而久之,也覺得樂在其中——這是與老媽最好的親情交流。我們在育兒教育中有一項親子教育,心理專家十分鼓勵家長與子女一起上課、游戲甚至洗澡,為什么我們不大力提倡與我們年老的父母有“親老教育”?這也是一次對我們自身的再教育,我們會看到衰老的人體有多無助,老人有多無奈,我們將來也會有這一天。
當然我難免會不耐煩,特別在比較忙碌或疲勞之時。但轉(zhuǎn)而一想,小時候,老媽不也是這樣為我洗澡、洗腳、洗臉?為啥從不見媽媽有不耐煩之意?
上帝真的是公平。生命從開始到終結(jié),就像一個圓滿的句點,始點也是終點,終點就是起點!老年與幼年,是何等相像,一樣會大小便失禁,會錯扣衣服穿反鞋卻渾然不知,會刁橫不講理無端取鬧……但對小孩子,甚至包括我們的寵物,我們非但不抱怨不嫌棄,還會津津樂道十分享受。那是因為,只要我們心懷愛,不論對象是誰,為他們操心就是一種享受。
老媽越發(fā)老了,時有大小便失禁,她堅決拒絕用尿褲。她是在竭力維護自己的尊嚴,我順從她。但每周一次去理發(fā)店,是她雷打不動的。也只有這時,她才同意穿尿褲。理發(fā)師是她跟了有40多年的老師傅,退休后自己開了間小理發(fā)店。老客戶老理發(fā)師之間自有外人無法參與的一段美好的記憶。這時的老媽,開心活躍,談吐得體。老理發(fā)師總是親自將她一路送出門,對我說:“你媽腦子一級清楚。誰講她有???”連理發(fā)店其他顧客也一致公認,老媽風度好、談吐高雅……老媽滿臉得意——原來老人也如小孩樣,喜歡夸獎。
事實上,癡呆病人不是白癡,只是在某個區(qū)域是一片盲點。不幸的是,這個盲點像一只無底的深淵,會不斷擴大,就像白蟻侵蝕百年老屋樣。我們無法阻止白蟻的侵蝕,但我們是否可以盡力延緩這樣的侵蝕?當然,這只是我一廂情愿之事,無任何醫(yī)學根據(jù)。但至少,我可以以我對媽的愛來溫暖她已日漸遲鈍的意識。愛是我們生命中的陽光。世間萬物,只要有生命,對陽光的照拂,都會有歡愉的感覺。再退一萬步自私點講,今日對老媽的愛,也是對我自己的愛。因為唯如此,將來老媽百年歸天了,我不會再有任何自責和遺憾,如同我對當年的父親,至今仍有深深的自責!
媽的病還是在發(fā)展,但我的努力并不是船過水無痕。媽看我的目光,是依賴的,有安全感的,有滿足感的。每晚臨睡前,媽總會對我們說:“謝謝你們又照顧了我一天。”
媽很會“作”,那是想引起我們注意,就像我小時候手指頭割破一點點傷口,只要媽媽噓噓地吹幾口,心里就舒服了,傷口也不痛了。
盡管媽的癡呆已發(fā)展到有時晨昏不分,甚至有時有沒有吃過飯也不記得,但我們?nèi)砸蝗缂韧鶎⑺暈樽钭鹁吹拈L輩。雖然是居家便服,也總是將她收拾得平頭整臉,并戲稱她為“老佛爺”,讓她覺得自己是受尊重的,她也以“老佛爺”自居,十分得意!
照顧老人的關(guān)鍵在其衣食住行。
首說“衣”,都以為人老了,穿暖就可以。不對。年輕人一件T恤一條牛仔褲可走天下,老人更要求衣著質(zhì)量色彩款式,如是才會激起對生活的熱愛和激情。我經(jīng)常會為老媽添新衣,特別請師傅來量體裁衣?,F(xiàn)今流行中裝,更合適老媽。如是每每有吃喜酒、生日酒或節(jié)日聚會,老媽總是打扮得雍容得體地出現(xiàn)在人前,她自己也很得意。
食是老人健康最根本的保證。特別對老媽這樣閱讀看電視都已有障礙的,“吃”成為她日常生活中很重要一個活動內(nèi)容。老媽一日吃5餐。早餐約8點,豆奶和一只綠楊村的菜包是基本,因內(nèi)有蔬菜;另一樣甜點就隔三岔五調(diào)花樣:基本以西點為主,如紅寶石的白脫蛋糕、凱司令的泡芙……如是每天早餐都有一份新奇。在10點半左右通常為一只香蕉(通大便),或兩塊苔條餅干。然后是午餐,番茄炒蛋、豆腐和一只有分量的湯是每天必備的。對老人講,湯十分重要,因老人消化功能和牙齒不好。在冬末春初,我們通常有腌篤鮮百葉結(jié)竹筍湯,雞湯是常備的。此外,小排骨湯、蘿卜湯……湯是我們餐桌唱主角的。下午茶也很重要,我們可暫放下手中的活與老媽相伴。
我家三房,其中一間最敞亮面積最大(約16平方米),雙邊是玻璃大窗,給媽做臥室。老人的房間最好又可以是全家的起居室,大家圍坐在媽房間的小圓桌上,邊吃小吃邊談天或看書報。我相熟的朋友,也寧可坐在老媽房間不愿坐在廳里,認為如是更溫馨更自在。這是老媽最享受的時候,哪怕她聽不懂我們講什么,也插不上嘴,笑嘻嘻地坐在一起也十分開心。
看到一些老人蝸居在全居室最簡陋最窄小的空間,心里總覺太殘忍。老人是家中之王,應(yīng)將最寬敞最陽光的空間侍奉他老人家。
有癡呆老人一定要嚴加看管,不能讓他們有機會走出家門,一不小心會引發(fā)終生遺憾的。盡管我們與老媽住在一起,但各有各忙。為此,我們特地請了個保姆24小時貼身看住她,一點不能放松。遇到天氣好時,我會挽著老媽在小區(qū)散散步。平時哪怕在居室內(nèi),老媽也習慣不斷在室內(nèi)兜圈子??磥恚邉邮冀K是老人最方便最自在的一種鍛煉。
老媽今年89歲了,血壓、血糖心跳都正常。
誠然,家中有患癡呆癥老人,花費也不菲。但想想我們從小到可以自立,父母在我們身上花的錢,相比現(xiàn)在父母年老我們贍養(yǎng)他們所花的,根本是不成比例的。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根本是金錢無法計算的。
當然,現(xiàn)今老人醫(yī)療費昂貴是事實。去年老媽股骨骨折,我們盡力為她創(chuàng)造最好的醫(yī)療條件,如為她要了一間兩個床位的套廁所病房,用進口的人造關(guān)節(jié)——我不做生意也不炒股炒樓,收入全靠一個字一個字寫出來,但我覺得如若不給老媽在我能力范圍內(nèi)最好的“待遇”,我會終身遺憾的。因為小時候,父母都是以他們能力范圍內(nèi)將最好的給我和哥哥的。
我不會理財,但自老媽與我們一起生活的這十來年,老媽每月的2000來元退休金我們都不去動。我們贍養(yǎng)老媽天經(jīng)地義,哪還能收她飯錢住宿費?就讓老媽這點退休金利生利。雖然數(shù)目小,但長年累月,也是一筆錢,以備老人萬一需要的龐大醫(yī)療費。此方法對我輩平民百姓很有用,讀者不妨一試。
有“媽媽”可叫,真是幸福!
每一個新的早晨,我都會大聲叫一下“媽”,再重重親一下媽。聽到媽媽中氣十足的回應(yīng),我覺得好幸福。
不理怎么樣,我都要牢牢攥住媽媽的手。須知,愛很脆弱,是很容易迷失的。我一直記得一個慘痛的事件。前香港大學校長的太太有老年癡呆癥,校長一直對她愛護有加,不離不棄。一次他與她一起赴宴,在港大校門口,他讓她等一下,他去找車,10分鐘不到返回時,已不見了太太身影。就此太太如人間蒸發(fā)樣無聲無息了。幾個月后,有人在港大附近的半山草叢中,發(fā)現(xiàn)一具高度腐爛的女尸,留剩的碎布片證實是那位校長夫人當日穿的衣衫!想來她一下子不見了夫婿心里慌了,自說自話去找他,可能根本不記得返回的路。時值盛夏,大約中暑了,又無人發(fā)現(xiàn),就此釀成悲劇。
從此,我更不敢松開那緊攥老媽的手。
為了媽,也為了我自己,我要牢牢抓住這份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