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各國的地鐵也面臨著人流超負荷等多重問題。怎樣才能緩解地鐵系統(tǒng)的壓力,讓擁擠的地鐵重現(xiàn)它服務于人的初衷呢?
美國:公交聯(lián)動票價浮動
美國紐約共有20多條地鐵線路,是世界上地鐵線路最多的城市,而且24小時運行。如此高效率仍然難解地鐵擁堵。因為紐約是美國第一大城市,也是國際經(jīng)濟中心,人口高達735萬,日客流量高達430萬人次,所以地鐵也是超負荷運載。
紐約緩解地鐵擁擠的一個方法是和公交形成聯(lián)動。地鐵卡可以在劃卡后兩小時內(nèi),免費乘坐一次公共汽車,這樣就極大地方便了地鐵與公交車之間的換乘,高峰時期擁堵的人流可以向地面分散。
華盛頓相比紐約來看,只有60多萬人口,但有一半人住在郊區(qū),數(shù)十萬人在上下班高峰期同時“出動”,把地鐵擠得水泄不通。華盛頓地鐵為此實行靈活票價制。除了公共節(jié)假日,上午6時到9時30分、下午3時30分到6時30分的上下班高峰時間,地鐵票價要比正常票價高出三分之一左右,以此來引導那些沒有急事的人出門乘地鐵時錯開高峰時段。
倫敦:無所不在的關懷
作為世界上第一條地下鐵道,倫敦的地鐵可謂是四通八達。不過,在上下班高峰的時間,英國的地鐵也會人滿為患,怕遲到的白領自顧自地沖進車廂。單牛津街地鐵站入口處,一小時客流量就是2.25萬人。
為了緩解客流壓力,倫敦地鐵采取一系列先進的智能管理系統(tǒng),從買票、進站、出站、信息查詢等全部是電腦自動服務。地鐵平均每2-3分鐘一趟車,車次間隔最密時僅1分鐘,平均每小時開出的列車達90余班次,而且車速很快。地鐵秩序良好,乘客總是往右邊靠,把左邊留出來給那些匆匆趕路的乘客,形成一條“快速”通道。地鐵車頂也貼著很多相同的換乘圖,乘客動動眼皮就可以看到了。外地人到了這里,也不必為找不到路線而在地鐵里瞎轉(zhuǎn)。所以,英國的地鐵,人多但不嘈雜、秩序井然。
東京:座椅折疊擴大空間
東京的城市形態(tài)是“單中心+環(huán)線”模式,被日本建筑界稱為“炸面餅圈”式的城市,猶如我國建筑界稱北京為“攤大餅”。由于中心區(qū)功能越來越密集、“聚焦”作用越來越強,東京地鐵已成為東京居民出行的首選交通工具。
為了緩解不斷增加的客流量帶來的擁擠狀況,日本政府和地鐵公司都采取了很多措施。比較特別的招數(shù)是地鐵車廂里的座椅設計為折疊式。在上下班高峰時,地鐵里的工作人員會把車廂里的座椅折起來,以空出更多的空間供乘客站立。但是,交通效率的提高帶來的卻是更多的人流涌向中央工作區(qū)。早高峰時期,車廂里每一個角落都會擠滿人,有時候關不上車門,需要戴手套和穿制服的工作人員用手推。
墨爾本:“早起鳥兒”白坐車
在澳大利亞墨爾本,每天早高峰期間,約有15萬人來往于各條地鐵線,人數(shù)比20年前增加了20%。為了緩解墨爾本鐵路交通擁擠狀況,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政府開始推廣一種名為“早起鳥兒票”的票種。這也是澳大利亞首個計劃通過推出免費乘坐解決擁堵的嘗試。
這種新推出的票適用于墨爾本市內(nèi)最擁擠的路段,如果乘客們在早晨7時之前到達車站,就可以憑此票搭乘免費地鐵。維多利亞州政府希望“早起鳥兒票”能達到在高峰期減少5%乘客的目的。政府在推廣新票種的時候表示,如果常年使用這種票種的地鐵乘客,每兩周可節(jié)省52澳元(約合322元人民幣),一年就可以節(jié)省約1100澳元(約合6200元人民幣)。
當?shù)毓步煌ú坎块L林恩·科斯基說,這個提議不僅可以緩解地鐵擁堵的難題,還能為每天搭乘地鐵的乘客節(jié)省不少開支。“這是一個意義重大的計劃,如果能付諸實施,不僅有利于老百姓的口袋,也讓每天在上下班高峰時間擠地鐵的人們得到了喘息的機會?!?/p>
布達佩斯:縮短發(fā)車頻率
在匈牙利布達佩斯,地鐵工作非常靈活。它按天和時段來調(diào)整發(fā)車頻率,因此,在工作日與休息日,發(fā)車時間及頻率有很大區(qū)別。一天當中,各個時段發(fā)車頻率也有所不同,在每天上下班高峰時間,地鐵是每2分鐘左右就有一趟。在晚上8時以前的其他時間,地鐵是每4至6分鐘一趟,晚上8時以后等車時間則為15分鐘至30分鐘。其結(jié)果就是有效地疏散了人流,避免了人群在站臺上的滯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