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人們很少談起的一場戰(zhàn)爭。然而在英國歷史學家馬克斯·黑斯廷斯的新著《復(fù)仇女神:日本之戰(zhàn)1944——1945》中,他細致地描述了發(fā)生在遠東和太平洋的這場慘絕人寰的戰(zhàn)斗。他揭示了這個面臨盟軍的步步逼進,從來沒有投降這個概念的國家,如何發(fā)動了一場神風隊攻擊的自殺式戰(zhàn)斗。
在菲律賓的一個島嶼上,日本海軍第26航空戰(zhàn)隊司令、海軍中將有馬正文,扯掉自己身上顯示軍銜的徽章,爬進一架戰(zhàn)斗機的駕駛艙。這里曾經(jīng)是美國人的領(lǐng)地,如今落入了日本人手中。但日本人不會待得太久,在太平洋的海面上,實力強大的美軍正在集結(jié),要奪回這些島嶼。
有馬正文顯得瘦弱,說話溫和,一副不言自威的樣子。他出身于一個信奉孔子的書香門第。他最喜愛的是他祖父撰寫的一本關(guān)于戰(zhàn)術(shù)的書。他現(xiàn)在的戰(zhàn)術(shù),是要把自己獻身于這場戰(zhàn)爭,讓自己駕駛的飛機撞毀在美國的航母上。他就是人彈的最初原型。如今這種方式成了恐怖分子慣用的手法。但他沒有撞到航母,掉進了附近的海里。
自殺式攻擊成了日本人有可能重新取得力量均衡的救命稻草。日本第1航空戰(zhàn)隊的官兵們同意,在戰(zhàn)斗機上搭載500磅的炸彈,直接撞向目標,能夠比常規(guī)的投彈更為精確地擊中目標。有去無回的飛行也使飛機能夠飛行更遠的距離。
第一航空戰(zhàn)隊的一名軍官建議把這個行動稱為“神風”行動。另一個有著同樣含意的詞匯“神風突擊隊”,隨即迅速傳遍日本。
經(jīng)過幾個月的數(shù)百起自殺攻擊后,真正的神風突擊隊志愿者已經(jīng)很難找到了。但在最初幾周內(nèi),的確有很多日本飛行員狂熱地投身其中,渴望把自己獻身于這種“有用的死亡”。1944年10月21日,第一批自殺飛機即將起飛的時候,指揮官站在跑道上唱歌為他們送行:“如果使命召喚我去到山崗,翠綠的草地就是我的棺蓋。”當飛行員打開駕駛艙蓋,準備起飛的時候,地面人員會向他們揮動帽子。飛行員也會伸出手來示意告別。地面人員把飛機擦得一塵不染,因為駕駛艙就是飛行員的棺材。
盡管第一波攻擊擊中目標的不多,但給美軍造成的損失,足以讓海軍中將大西瀧治郎變得更加瘋狂。他說:“如果我們準備在‘特殊攻擊行動’中犧牲2000萬日本人,勝利就一定屬于我們?!比毡镜男麄鳈C器很快就讓自殺攻擊的做法占了上風。實施自殺攻擊的飛行員最后的書信,成了日本人崇拜的傳奇故事。一名士官在信中寫道:“親愛的父母,祝賀我吧。我已經(jīng)獲得了一個壯烈殉職的機會。今天是我在這個世上的最后一天。”
在海上,美軍的損失開始明顯增加。雖然很多發(fā)動攻擊的飛機被擊落,但仍有很多飛機撞上美軍艦只??罩袃?yōu)勢在倒向日本一邊,美軍指揮官一度對這種狀況束手無策。一旦神風突擊隊的飛機鎖定目標,開始俯沖,就只有30到40秒的時間作出反應(yīng),軍艦本身根本來不及躲避。
日本的飛機編隊在盡可能高的空中接近目標。當美軍艦隊密集的防空炮火讓天空變暗的時候,自殺炸彈飛機就開始急速俯沖,美軍的戰(zhàn)斗機此時往往被甩在后面。日本飛機還會在美國航母完成任務(wù)返航的時候,從云中偷偷發(fā)起襲擊。云層很低時,美國軍艦上的水兵們就會咒罵。一個美國水兵曾寫道:“那天我看到的第一個東西,就是一架翅膀上有個肉丸子(日本的太陽旗標記)的飛機,向著我們俯沖而來?!睂芏囿@慌失措的美國水兵來說,這就是他們看到的最后景象。
攜帶著20萬加侖航空汽油的美國航母遭到神風突擊隊的襲擊后,立刻會燃起大火。美國水兵后來用防火服裹緊全身,但還是有人陷于火海。美國艾賽克斯號航母上的一名飛行員要把另一個人拖出著火的地方,但是只拉出了他的一部分胳膊。列克星敦號航母的指揮官特德·溫特斯后來寫道:“我們的5名飛行員被爆炸的氣浪沖到海里。日本飛行員的肢體則掛在雷達上?!?/p>
在菲律賓的第一波神風突擊隊攻擊中,日本人損失了90架飛機,讓美國的3艘航母退出了戰(zhàn)場。當日本天皇裕仁得知“特殊攻擊部隊”取得的戰(zhàn)果時,他謹慎地說:“有必要采取如此極端的手段嗎?”大西瀧治郎得知裕仁的說法后,有些灰心喪氣,但他確信只有這種自殺戰(zhàn)術(shù),才能嚇住美國人。
美國人對日本人采取這樣的策略感到迷惑不解和極為厭惡。美軍一艘驅(qū)逐艦的艦長本·布萊德利曾寫道:“我可以想象,在戰(zhàn)斗進行到白熱化的程度時,自己會突然采取一些必然導(dǎo)致死亡的行動?!毕喾?,日本政治領(lǐng)導(dǎo)人中比較理智的人之一重光葵,在戰(zhàn)后依然對這種做法表示敬佩。他寫道:“沒有人會鄙視這些自殺部隊,稱他們野蠻?!?/p>
在1944年10月到1945年8月期間,已知有3913名神風突擊隊飛行員喪生。美國人從來沒有認為,自殺攻擊會改變戰(zhàn)爭的結(jié)局。但和常規(guī)戰(zhàn)斗相比,美國的傷亡人數(shù)大增,而日本的損失則減少了。但是讓美國人也感到驚訝的是,自殺攻擊突然停止了。美國有100艘艦只在攻擊中沉沒,但日本人沒能阻止美軍占領(lǐng)菲律賓的步伐。三個月后,美軍要在通往日本本土的重要中繼站沖繩島登陸的時候,自殺攻擊又開始了。
這次對美軍艦只發(fā)動的第一波攻擊有700架飛機,其中半數(shù)是神風突擊隊的飛機。此時美國人已經(jīng)有了很好的對付這些自殺怪物的辦法。他們在艦只停泊地點上空升起很多的氣球。日本人的每次攻擊都會遭遇密集的火炮,美國軍艦的甲板上炮彈殼堆積如山。日軍的飛機大都掉到了海里,也有少數(shù)飛機拼命撞向目標。最初神風突擊隊的飛機都是兩架到三架飛機一起行動,后來開始采取大批出擊的策略。他們盯住一個目標,發(fā)起協(xié)同攻擊。
日本指揮官此時開始意識到,讓有經(jīng)驗的飛行員去送死是愚蠢的做法。所以大量的新兵投入了戰(zhàn)斗。神風隊的做法開始在日本軍隊中蔓延。在陸地上,由于缺乏反坦克武器,士兵們接到命令,藏在掩體中,在美國坦克經(jīng)過時引爆炸藥。奮不顧身沖向坦克的日本士兵,常常成為美國坦克炮塔上的機槍手的活靶子。日本海軍則在考慮投入小型的自殺式艦只,裝載炸藥沖向美國軍艦。但美國軍艦停泊的位置超出了這些艦只能夠達到的距離。這時二戰(zhàn)中最慘烈的場面之一發(fā)生了。世界最大的戰(zhàn)艦——7.2萬噸級的大和號戰(zhàn)艦,連同艦上的3000多名官兵,都成了神風突擊隊。這艘船體鋼板達2英尺厚的戰(zhàn)艦,裝備有9門大炮,航速緩慢。大和號受命不惜一切代價,停靠沖繩海邊,搭救島上幸存的日本軍隊。艦上的水兵都準備好了刺刀,要和步兵一樣投入戰(zhàn)斗。50名剛離開海軍院校來到艦上的學生,被派去執(zhí)行登陸的任務(wù)。水手們都知道這是在送他們?nèi)ジ八馈T谒麄兇诖系淖詈笠粋€晚上,船上的所有船員都喝得酩酊大醉,跳舞狂歡,唱贊美國家的歌和呼喊萬歲。宿命論的情緒代替了狂熱。一些人對是否值得執(zhí)行這樣的任務(wù)提出了疑問。他們在爭論,是美國的潛艇還是飛機,會讓他們葬身海底。
1945年4月7日,吃過早餐后,艦上的20名軍官神情緊張地集中在艦橋上,艦隊司令伊藤誠一正襟危坐在他的大椅子上,抱著雙臂。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里,他一直保持著這個姿勢。中午的時候,官兵們吃完了午飯,伊藤誠一咧嘴微笑著說:“整個上午我們不是都平安無事嗎?”41分鐘后,美國飛機的第一顆炸彈掉在了他們的頭上,由此拉開了大規(guī)模轟炸的序幕。炸彈雨點般落在這艘巨型戰(zhàn)艦和護衛(wèi)艦上,美軍飛機的機槍也向著甲板瘋狂掃射。魚雷不斷撞進大和號的船體,在這艘船下部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即使爆炸的氣浪把炸飛的尸體拋到了跟前,伊藤誠一依然坐在那里。他的一名副手嘲諷美國人的攻擊說:“挺壯觀的,不是嗎?”
在艦橋上,伊藤誠一突然發(fā)話說:“停止行動?!彪S即和軍官們握手,離開了他的崗位,在海圖室里自殺了。艦橋上幸存的軍官高呼三聲“萬歲”,然后就離開了。在下層甲板上,光著上身的軍官手里揮舞著軍刀,歇斯底里地不斷喊著萬歲。數(shù)百名官兵開始設(shè)法從這艘殘破的大船上逃生。日本的軍艦上都沒有救生艇和救生圈,因為這些裝置意味著為戰(zhàn)敗和逃生做好了準備。
一位美國飛機上的機槍手后來說:“這是我看到過的最壯觀的景象。紅色的火焰沖向云端,火焰消退后,大和號也消失了。”透不過氣來的日本落水船員們在覆蓋著燃油的海面上掙扎著。一些人用最后的力氣讓自己溺死。大和號上一共有269人生還,3063人葬身大海。
[編譯自英國《每日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