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民營鋼鐵企業(yè)沙鋼集團的激進收購,顯示自2004年以來環(huán)繞在中國民營鋼企頭上的陰云淡去
沙鋼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沙鋼)——這家中國最大的民營鋼鐵企業(yè),正成為江蘇省的寵兒。1月16日,江蘇省蘇州市市委書記王榮一行來到沙鋼,向其創(chuàng)始人兼大股東沈文榮致賀。在王榮之前,2007年12月21日,江蘇省委書記梁保華已來過沙鋼,預祝沙鋼未來發(fā)展成為世界一流企業(yè)。
沙鋼已成為江蘇省首個實現(xiàn)銷售收入上千億元、利稅過百億元的企業(yè)。2007年是沙鋼歷史上最好的年份之一。來自沙鋼的數(shù)據(jù)顯示:2007年沙鋼產量2289萬噸,銷售收入1155億元,實現(xiàn)利稅145億元;比2006年的1000多萬噸產量、587億元銷售收入和67億元利稅翻了1倍。
沙鋼業(yè)績大升,來自四次大并購。沙鋼自2006年下半年啟動并購戰(zhàn)略以來,接連收購了江蘇淮鋼、河南永興鋼鐵、鑫瑞特鋼和江蘇永鋼,產能至少增加了1000萬噸。據(jù)稱,沙鋼目前總鋼鐵產能達2500萬噸,超過唐鋼和鞍鋼,成為僅次于寶鋼的中國第二大鋼鐵企業(yè)。
梁保華離開沙鋼七天后,2007年12月28日,沙鋼再下一城,收購了與其相距僅十幾公里的近鄰江蘇永鋼集團,將后者500萬噸鋼鐵產能收入囊中。沙鋼官方網站近日剛剛更換了內容,首次高調宣布“并購聯(lián)合、資產重組”將成為未來沙鋼發(fā)展的“四大重點工程”之一。
中國鋼鐵業(yè)正在發(fā)生著三年半前不可想象的變化。2004年4月,震動全國的“鐵本(江蘇鐵本鑄鋼有限公司)事件”,就發(fā)生在距沙鋼100公里外的常州市,這讓以沙鋼為代表的一批民營鋼企惴惴不安。這之后的兩三年內,沙鋼一直刻意保持低調。而因“鐵本事件”受到國務院批評的江蘇省政府高層,在一段時期內,也對民營鋼企敬而遠之。
現(xiàn)在,以沙鋼勃興為標志,中國民營鋼企正在走出“鐵本事件”的陰影,重振鋼鐵雄心,中國鋼鐵大環(huán)境中民企的生存狀態(tài)也整體趨暖。
沙鋼“解凍”
據(jù)一位在梁保華來訪時在場的沙鋼高層介紹,梁保華此次來沙鋼時,有三四次提到沙鋼的并購重組,還特別提及沙鋼并購江蘇淮鋼后在生產經營上取得的成功,希望沙鋼在并購重組方面為全省企業(yè)帶頭。
江蘇淮鋼是沙鋼在江蘇省支持下進行的第一單收購。2006年6月,沙鋼從淮安市國資部門取得淮鋼控股權,先后斥資34億元改造淮鋼,包括建設重大項目和后臺整合,從上游鐵礦石進口到下游產品銷售,都納入沙鋼體系。2007年,淮鋼銷售收入即增至103億元,同比增長20.8%;實現(xiàn)利稅11.47億元,同比增長89.7%。
江蘇省高層對沙鋼并非從來如此支持?!拌F本事件”前的2002年,在省內各級政府主導下,正全力準備上市的沙鋼將機會讓給了南京鋼鐵?!拌F本事件”的爆發(fā),更使得江蘇政界對中國最大民營鋼企沙鋼的態(tài)度變得微妙。
2004年3月,國務院查處了占地近萬畝的在建鋼鐵廠——鐵本新廠。鐵本計劃建成鋼鐵產能840萬噸,概算總投資105.9億元,至查處時投資已達40億元。因非法占用耕地等原因,此事導致江蘇政商兩界多人落馬,并成為當時宏觀調控的標志性事件。
鮮為人知的是,作為最大的民營鋼鐵企業(yè),沙鋼一時處于瀕危的境地。
2002年下半年,沙鋼將其從德國蒂森克虜伯鋼鐵廠購來的200萬噸全套熱卷板生產設備拆回國內,并前后投入多達150億元改造,以圖建成650萬噸熱卷板生產線。這一項目占地多達上千畝。
這幾乎是沙鋼傾全部資產推進的一個新項目。2004年8月項目建成后,為沙鋼帶來巨大效益,沙鋼由此迅速躋身千萬噸鋼鐵生產企業(yè)。但正是這一項目,直至2003年底,僅取得了原國務院經貿委的批準,還未獲得國家發(fā)改委的批準。
2004年初,國家發(fā)改委欲開新一輪宏觀調控,曾赴沙鋼參觀。沙鋼由此被置于風口浪尖。幸運的是,沙鋼報批手續(xù)較鐵本齊備,且經濟實力遠在鐵本之上;加之沙鋼項目建設速度驚人,在2004年3月時已基本建成,最終未淪為“祭刀者”。
鐵本事發(fā)之后,沙鋼一度噤若寒蟬?!拌F本事件”客觀上造成中國民營鋼鐵企業(yè)長達兩年的低潮期。一位資深鋼鐵業(yè)內人士觀察到,“鐵本事件”前,全國民營鋼企經過十多年發(fā)展,已有與國有鋼企平分秋色之勢;之后,大批中小民營鋼企倒閉或蕭條,國資鋼企則收復大量失地。
這種情況直到2006年下半年才有所改變。先是沙鋼打破沉默,開始了“鐵本事件”后的第一單收購。2007年9月,復星集團收購海南鋼鐵,被業(yè)內認為是民營鋼鐵業(yè)“解凍”的信號。
《財經》記者了解到,除江蘇省態(tài)度轉向,國家發(fā)改委等相關部門對沙鋼近年的發(fā)展亦基本傾向于肯定。沙鋼、復星等民營企業(yè)的并購行動,均被認為符合國家鋼鐵產業(yè)政策。
連環(huán)并購
沙鋼蟄伏了兩年。2004年8月,沙鋼650萬噸熱卷板項目投產。相比之前寶鋼同類項目建成投產時的熱鬧場面,沙鋼沒有收到任何政府層面的祝賀。之后,因鋼鐵價格一路走高,沙鋼2005年實現(xiàn)銷售收入400億元,成為中國最大的電爐鋼和優(yōu)特鋼材生產基地。
2005年7月,《國家鋼鐵產業(yè)政策》出臺,規(guī)定外資不能控股中國鋼鐵企業(yè),這使沙鋼正在實施的引援韓國浦項計劃(參見《財經》2007年第20期“沙鋼‘圍城’”)胎死腹中。上市受阻的沙鋼,發(fā)展前途又再次黯淡下來。
《國家鋼鐵產業(yè)政策》阻斷沙鋼一條路的同時,卻打通了另一條路——并購。“《國家鋼鐵產業(yè)政策》要求不建新廠、不擴產能,那沙鋼怎么才能做大做強?政策同時鼓勵鋼鐵企業(yè)間聯(lián)合重組,以提高產業(yè)集中度。這是沙鋼的新機會?!鄙蛭臉s說。
2006年6月,在國資背景鋼企啟動并購后,沙鋼直接拿出20余億元現(xiàn)金,分兩次收購了江蘇淮鋼共計90.5%的股權,吞下300萬噸鋼鐵產能。
江蘇全省有4600多萬噸鋼鐵產能,卻有數(shù)十家鋼鐵企業(yè)。按照《國家鋼鐵產業(yè)政策》,近年必須通過關閉和并購等措施實現(xiàn)行業(yè)相對集中。至此,沙鋼和江蘇省政府有了合作的基礎。
據(jù)《財經》記者了解,沙鋼在并購淮鋼后,迅速從銀行獲得貸款,有效補充了沙鋼的現(xiàn)金流。一位沙鋼高層稱,收購淮鋼不但沒有占用資金,甚至還使沙鋼多了10億余元的周轉資金,這使得沙鋼得以進一步收購河南安陽永興鋼鐵(下稱永興鋼鐵)。
一年后的2007年9月24日,沙鋼以20億元現(xiàn)金代價,買下永興鋼鐵80%的股權,沙鋼先期注入的10億余元資金即從淮鋼獲得。永興鋼鐵的主要管理人員和財務負責人,皆從原淮鋼高管中派出。
永興鋼鐵是河南省最大的民營鋼鐵企業(yè),1993年建廠,目前擁有鋼鐵產能100萬噸左右。而沙鋼更看中永興鋼鐵正在上馬的250萬噸技改項目。
沙鋼仍按照其“先近后遠,先易后難,先內后外”的策略,物色其他收購對象?!拔覀兇_實同時與好多家潛在并購對象談判,只是沒談成的事不好公布?!币晃簧充摳邔诱f。
2007年歲末,沙鋼并購再下一城,從南豐鎮(zhèn)永聯(lián)村委會手中買下江蘇永鋼25%的股權,永鋼離沙鋼僅十幾公里。沙鋼不愿透露收購代價,但據(jù)《財經》記者多方了解,這次收購,沙鋼出資為10億元上下。
江蘇永鋼擁有近百億元的總資產,年產鋼能力高達500萬噸。單從產能角度分析,沙鋼此單收購的權重,不亞于轟動業(yè)界的寶鋼收購八一鋼鐵——后者被收購時,產能僅為300萬噸,技改后可達500多萬噸。
但沙鋼此番收購,在外界看來并不符合沙鋼要求絕對控股的一貫做法。據(jù)業(yè)內知情者透露,此單收購起因,是江蘇永鋼負債率高企,有說法稱接近80%,因而無法繼續(xù)得到銀行支持。
在國家要求鋼鐵業(yè)集中的背景下,張家港市政府出面撮合,企業(yè)走上談判桌。雙方經妥協(xié)達成協(xié)議——沙鋼同意短期內不插手江蘇永鋼具體事務,但雙方并未排除未進一步整合的可能性。
徐圖鐵本老廠
沙鋼在2007年還進行了一樁并不起眼的收購,即收購年產鋼30萬噸左右的常州鑫瑞特鋼(下稱鑫瑞特鋼)51%的股份。沈文榮證實了收購事宜,并稱耗資不多。
沙鋼之前的三單收購,所獲得的新鋼鐵產能分別為300萬噸、250萬噸和500萬噸,以鑫瑞特鋼之規(guī)模,本不在沙鋼視野之內。業(yè)界猜測,其醉翁之意在鑫瑞特鋼代管的鐵本老廠,后者有120萬噸產能。事實上,沙鋼對外公布的2500萬噸產能,已將鑫瑞特鋼和鐵本老廠的2007年鋼鐵產量計入在內。
“鐵本事件”業(yè)已接近收官,鐵本新廠、老廠必然各有去留,沙鋼提前布局之意昭然若揭。位于常州市武進區(qū)湟里鎮(zhèn)的鑫瑞特鋼原本藉藉無名,從2004年8月起才漸為鋼鐵業(yè)界熟識。當年4月19日,鐵本在其董事長戴國芳被警方拘捕后不久,即被常州當?shù)卣疇款^成立的企業(yè)監(jiān)管小組帶入破產償債程序。
2004年8月后,監(jiān)管小組指定鐵本公司老廠由鑫瑞特鋼承包經營,年租金為10萬元。一年期滿后,鑫瑞特鋼續(xù)租至今。
鐵本公司老廠與鑫瑞特鋼同位于常州市武進區(qū),二者相距僅數(shù)十公里。1996年即開始產鋼的鐵本公司老廠,至2004年,擁有鋼鐵產能120萬噸以上。業(yè)內人士認為,其總資產達30億元以上。
沈文榮不愿就鐵本老廠事發(fā)表評論,稱“鐵本的事很敏感,也太復雜”。但他談及,鐵本老廠不像沙鋼總部一樣臨近長江深水港,其地理位置相比中國中西部許多鋼鐵企業(yè)仍要好不少。只要方法得當,沒有救不活的道理。
沈文榮透露,沙鋼2008年會全力支持鑫瑞特鋼發(fā)展,甚至會從沙鋼總部拆一部分設備支援。
從沈文榮的上述表態(tài)中不難體會,沙鋼對于如何經營鑫瑞特鋼早有打算。這相當于以實際行動向“鐵本事件”相關各方,包括國務院高層,證實沙鋼的能力和誠意;一旦高層態(tài)度松動,沙鋼就能占得先機。
不過,截至目前,鐵本重組仍無進展,江蘇南鋼重組鐵本的方案,至今仍擱置在國務院的案頭。沈文榮仍需耐心等待。
與寶鋼交好
沙鋼之所以在2007年放開腳步,除了感受到江蘇省政府的扶持,與寶鋼關系好轉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2007年8月底,北京《華夏時報》報道了寶鋼將參股沙鋼、成為沙鋼第一大股東的消息。從《財經》記者了解的情況看,2007年,寶鋼和沙鋼交往確實突然密切起來。
張家港當?shù)匾晃粯I(yè)內資深人士告訴《財經》記者,沙鋼和寶鋼的聯(lián)合原本不大可能。沙鋼是寶鋼在中國強有力的挑戰(zhàn)者,雙方又同處華東,共飲一江水,相距僅數(shù)百公里。寶鋼既往的戰(zhàn)略是做中國鋼鐵市場的高附加值產品,而沙鋼恰恰也在覬覦此一市場?!拌F本事件”前,沙鋼新上650萬噸熱卷板項目時,只有寶鋼上馬了同類項目。
眾所周知的是,近十幾年來,中國民營鋼鐵企業(yè)憑借其高效率擠垮了眾多國資鋼廠,以寶鋼、鞍鋼為代表的國資鋼廠,一直對民營鋼企存有戒心。
時過境遷。2007年1月,徐樂江接替謝企華出任寶鋼集團董事長后,力推寶鋼新戰(zhàn)略,過去緊繃的形勢發(fā)生改變。徐樂江的新戰(zhàn)略是,不再依靠新建廠區(qū)和新擴產能做強寶鋼,而要通過并購重組做強寶鋼。徐樂江為寶鋼提出的新目標是,2012年要達到8000萬噸的產能規(guī)模。
目前,寶鋼集團本部鋼鐵產能2300多萬噸;2007年收購八一鋼鐵后,產能增至3000萬噸左右;即使加上正在談判的包鋼集團,目前距離8000萬噸的目標仍很遙遠。如與產能僅次于己的沙鋼聯(lián)合,將是寶鋼并購路上的一大突破。
同樣走在并購路上的徐樂江和沈文榮必然有相同的體會:中國鋼鐵業(yè)并購困難重重。分布于中國各地的鋼鐵廠,由于體量龐大,多數(shù)為當?shù)亟洕е?,且牽涉地緣政治因素,并購背后都有種種市場外的干擾。
而對于沙鋼這樣體量龐大的民營企業(yè)來說,在中國現(xiàn)行制度中騰挪輾轉,上市、引援先后受阻,若能結盟寶鋼,將可獲得更大的伸縮空間。
時間創(chuàng)造了機會與橋梁。據(jù)知情人士透露,徐樂江與沙鋼常務副總裁兼總工程師劉儉均于1982年畢業(yè)于江西冶金學院,據(jù)說兩人為大學同班同學,相交甚好。徐履新后,此層關系成為兩家企業(yè)交好的早期紐帶。
《財經》記者獲悉,在沈文榮與徐樂江的多次密晤中,已探討了雙方合作的各種可能性,沙鋼的底線是,寶鋼不要過多干預沙鋼的生產經營。在此基礎上,同意雙方聯(lián)手成立一家由寶鋼控股的新公司,由這家新公司控股沙鋼集團。雙方談判仍在進行之中,但態(tài)度均不急切,也拒絕對外界談論此事。
業(yè)界認為,無論此事最終成與不成,與中國鋼鐵業(yè)內最有話語權的寶鋼交好,無疑有利于沙鋼的做大做強,也有利于在其與寶鋼的談判中獲得更有利條件。
十字路口
上市、引援、并購或被并購,未來的各種可能性都擺在沙鋼而前。對此,61歲的沈文榮表示,沙鋼過去和未來都不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要自己把握命運?!澳阕约翰蛔鰪?,誰和你合作?”
根據(jù)沈文榮親自給沙鋼定下的以推進聯(lián)合重組為主的戰(zhàn)略步驟,基本原則是“先易后難、先近后遠、先內后外,以鋼鐵產業(yè)為主,以關聯(lián)度大的上下游行業(yè)為輔”。
沈告訴《財經》記者,2008年沙鋼并購重組最主要的工作有兩項。
一是將對收購來的企業(yè)進行改造和管理?!吧充撌召彶皇菫樽龃笠?guī)模才收購,而是想收來管好,像淮鋼一樣?!?/p>
二是進行新的收購,除了鋼鐵主業(yè),還可能收購上游鐵礦、焦炭企業(yè)等;在鋼鐵主業(yè)方面,易的、近的和內的沒了,會進行難的、遠的和外的。沈文榮笑稱,2008年沙鋼在并購重組方面肯定還會有大動作,但成功之前不便披露。
不過,業(yè)界對于沙鋼已有的和未來的收購計劃不無擔憂,原因是沙鋼至今沒有一個融資平臺,收購完全采用現(xiàn)金模式。
沙鋼并非上市企業(yè),發(fā)動收購前,負債率已在50%-60%之間。而沙鋼收購資金來源無非兩個渠道——自身盈利和銀行借款,加之沙鋼收購的企業(yè)多為高負債企業(yè),均需新資金注入方可轉入良性軌道。由此,在業(yè)界看來,短期內連續(xù)收購理應推高沙鋼的負債率,使沙鋼自身資金鏈趨緊。若遭遇鋼價下滑、市場不景氣或整合不力,很容易造成資金鏈斷裂。
以沙鋼2007年的收購為例,對江蘇淮鋼共計投入34億元、河南安陽20多億元、鑫瑞特鋼按常理在數(shù)億元、江蘇永鋼10億元上下,總投入共計70余億元。
沈文榮對此的回應是,沙鋼一直堅持“有多少錢,辦多少事”。上述收購資金按沙鋼近年利潤情形,應都在能力范圍內。沈稱,經過四次收購,沙鋼負債率與收購前持平,仍為57%-58%之間。
但業(yè)內人士保持質疑。以沙鋼公布的總資產和負債率計算,按現(xiàn)行銀行年利率計算,財務成本就達20億元左右。此外,沙鋼在2008年4月12日還有一筆為期一年的12.5億元短期融資券,需到期歸還。
沙鋼尚未上市,外界因此難以一窺其財務報表。但顯然,沙鋼現(xiàn)金收購模式的前提,必須是沙鋼自身持續(xù)獲得較高凈利潤,以及被收購企業(yè)像江蘇淮鋼一樣迅速扭虧,否則都難以為繼。
2008年1月14日,沙鋼在張家港舉行銀行答謝晚宴,來自全省各銀行的各級分支機構的高層赴宴,共計240多人。這從一個側面顯示了沙鋼仍頗得銀行信任,也顯示了沙鋼對于資金的渴求。
在觀察家看來,沙鋼要大踏步收購,當務之急仍是解決上市難題。沈文榮在2007年10月時曾透露,沙鋼已開始推動上市工作,并和高盛等潛在的戰(zhàn)略伙伴談判,但尚未有時間表。
接近沙鋼高層的消息人士告訴《財經》記者,2007年9月底,高盛集團欲斥資收購沙鋼股份,雙方本已草簽協(xié)議,卻因未獲主管部門批準而擱淺。目前高盛與沙鋼的談判仍在進行,而上市一事也仍未見進展。
知情人士透露,沙鋼最有可能的選擇是借殼上市。2007年春節(jié)前后,沙鋼對凌鋼股份(上海交易所代碼:600231)的收購就有此意。但此事最終因遼寧本地國企鞍鋼出手收購凌鋼而功虧一簣。
分拆上市也是可能的選擇之一。由于沙鋼自身體量龐大,且自身股權也不明晰,整體上市困難重重。不過,分拆上市在現(xiàn)行監(jiān)管體制下,因有同業(yè)競爭等問題,較難為證監(jiān)部門接受。
第三種方式是引進外資,并實現(xiàn)海外上市。這也是沙鋼原本力推的方案,但由于引資高盛受阻,也使得沙鋼不得不暫且放慢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