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獨立方案財務可行性評價與投資決策可以同時進行;互斥方案的決策必須以方案具備財務可行性為前提,即利用特定評價指標作為決策標準或依據,在若干個可行性方案中選擇最優(yōu)方案;多方案組合排隊投資決策也就是相容選擇的決策。
[關鍵詞] 指標運用 獨立方案 互斥方案 多方案組合
合理選擇適當的決策方法,是項目投資決策的關鍵,利用項目投資決策評價指標作為決策的標準,做出最終的決策。項目投資決策評價指標主要有折現指標和非折現指標。折現指標主要有:凈現值、凈現值率、獲利指數、內部收益率。非折現指標主要有:投資利潤率、靜態(tài)投資回收期。
一、獨立方案的評價
獨立方案財務可行性評價與投資決策可以同時進行,評價財務可行性也就是對其做出最終決策的過程。如果某一投資方案的所有評價指標均處于可行區(qū)間,即同時滿足以下條件,該方案完全具備財務可行性。
凈現值NPV≥0、凈現值率NPVR≥0、獲利指數PI≥1、內部收益率IRR≥i。投資利潤率ROI≥基準(設定)投資利潤率、包括建設期的投資回收期PP≤n/2(即項目計算期的一半)、不包括建設期的投資回收期PP’≤P/2(即項目經營期的一半)。
如果在評價時主要指標處于可行區(qū)間(如:NPV≥0、NPVR≥0、PI≥1、IRR≥i。)但次要或輔助指標處于不可行區(qū)間(如:PP> n/2、PP’>P/2或ROI<基準(設定)投資利潤率,該方案基本具有財務可行性。
如果某一投資方案的所有評價指標均處于不可行區(qū)間,即同時滿足以下條件,則可以斷定該方案無論從哪一個方面看都不具備財務可行性,或完全不具備財務可行性,應當徹底放棄該投資方案。NPV<0、NPVR<0、PI<1、IRR
如果在評價過程中發(fā)現NPV<0、NPVR<0、PI<1、IRR< i.即使有ROI≥基準(設定)投資利潤率、PP≤n/2、PP’≤P/2發(fā)生,也可斷定該方案基本上不具有財務可行性。
注意的問題:
1.主要評價指標(折現指標)在評價財務可行性的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當投資利潤率、投資回收期的評價結論與凈現值、凈現值率、獲利指數、內部收益率等主要指標的評價結論發(fā)生矛盾時,應當以主要指標的評價結論為準。
2.利用折現指標對同一投資方案進行評價和決策,會得出完全相同的結論。
二、多個互斥方案的比較決策
當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方案可供選擇時,如果選擇其中某一方案而舍棄其他方案,這種決策稱為選擇互斥的決策?;コ夥桨傅臎Q策必須以方案具備財務可行性為前提。多個互斥方案比較決策是指在每一個入選方案已具備財務可行性的前提下,利用具體決策方法比較各個方案的優(yōu)劣,利用評價指標從各個被選方案中最終選出一個最優(yōu)方案的過程。
原始投資額不等,但項目計算期相等的多方案比較決策一般采用差額投資內部收益率法。當差額投資內部收益率指標大于或等于基準收益率或設定的折現率時,原始投資額大的方案較優(yōu);反之,則投資額少的方案為優(yōu)。該方案通常被用于更新改造的項目的投資決策中。差額投資內部收益率的計算過程和計算技巧同內部收益率完全一致,只是所依據的是差量凈現金流量。
原始投資額不等,特別是項目計算期不同的多方案比較決策一般采用年等額凈回收額法,在該方法下,所有方案中年等額凈回收額最大的方案即為最優(yōu)方案。
某方案年等額凈回收額=該方案凈現值×回收系數(或年金現值系數的倒數)。
某企業(yè)擬投資建設一條新生產線?,F有三個方案可供選擇:A方案的原始投資額1250萬元,項目計算期11年,凈現值958.7萬元;B方案的原始投資額1100萬元,項目計算期10年,凈現值920萬元;C方案的凈現值-12.5萬元;行業(yè)基準折現率10%。做出最終投資決策。
A方案和B方案的凈現值均大于零,都具有財務可行性。C方案的凈現值小于零,不具有財務可行性。
A方案的年等額凈回收額=A方案的凈現值×1/(P/A,10%,11)=958.7×1/6.49506=147.6(萬元);B方案的年等額凈回收額=B方案的凈現值×1/(P/A,10%,10)=920×1/6.14457=149.7(萬元);B方案優(yōu)于A方案,所以B方案為最優(yōu)方案。
三、相容選擇的決策
當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方案可供選擇時,如果選擇其一而無需舍棄其他方案(即可以同時選擇多個方案),這種決策稱為相容選擇的決策(又稱投資組合的決策)。
決策時需要考慮以下問題:
第一,如果企業(yè)可用資本無數量限制,可按每一項目的凈現值大小排序,順序選擇有利可圖的方案進行組合決策。
第二,如果企業(yè)可用資本有數量限制,即不能投資于所有可接受的項目時,可按下列原則處理:
1.按凈現值率的大小排序,在可用資金范圍內優(yōu)先選擇凈現值率大的方案進行組合;
2.某一組合使用資金總額不得超過可用資金的數額,否則即為無效組合;
3.每一組合應為有效組合,如果某一組合含于另一組合內(如A、B項目組合含于A、B、C項目組合內),該組合(如A、B項目組合)即為無效組合;
4.各組合的最優(yōu)選擇標準是:組合的凈現值總額最大(往往是既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資金又使綜合凈現值率最大的組合)。
總之,在主要考慮投資效益的條件下,多方案比較決策的主要依據,就是能否保證在充分利用資金的前提下,獲得盡可能多的凈現金流量。
參考文獻:
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主編:《財務管理》.中國經濟出版社,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