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xiàn)代生活中,去飯館就餐,服務員總會先給您沏杯茶,美其名曰“客到先奉茶”。人們也總習慣喝著茶等著菜上桌,飯后喝口茶再離去??蛇@樣喝茶到底好不好呢?
在小說《紅樓夢》中有這樣的描述:
“寂然飯畢,各有丫鬟用小茶盤捧上茶來。當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養(yǎng)身,云飯后務待飯粒咽盡,過一時再吃茶,方不傷脾胃。今黛玉見了這里許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隨的,少不得一一改過來,因而接了茶。早見人又捧過漱盂來,黛玉也照樣漱了口。盥手畢,又捧上茶來,這方是吃的茶?!?/p>
這段描寫黛玉初進大觀園的文字,文中提到林如海的“惜福養(yǎng)身”之道就是飯后不能立即喝茶。
其實,早在宋代,宗室趙希鵠就注意到了如果飲茶方法不正確,會對人體帶來一定的損害,在他撰寫的《茶品》中提到:“茶能止渴消食,明目除災。人固不可一日無茶,然只宜於飯后。過飲則損脾胃?!?/p>
可見,什么時候喝茶對人體有利,是很有講究的。
上菜前莫喝茶
常言道,“飯前茶,人消瘦,美味享不到”。飯前飲茶,會沖淡唾液,使品香的功能受影響,以致飲食無味;飯前飲茶還會暫時使消化器官吸收蛋白質的功能下降,進而影響正常的生理功能,日久可能造成營養(yǎng)不良。因此,喝茶應在飯前半小時停止。
由此看出,我國大部分餐館奉行的“客到奉茶”服務,并不值得提倡。那么,飯后可不可以喝茶呢?
擱下飯碗莫喝茶
在生活中,許多人有一擱下飯碗就喝茶的習慣,其實這并不可取。食物在進入胃中后,要經(jīng)過各種酶和胃酸的作用,才能轉化為人體可以吸收的營養(yǎng)物質,而胃酸中又含有濃度為0.5%的鹽酸。因此,飯后若立即喝茶,由于茶中含堿質,會與胃酸中和,水也會沖淡胃液,從而延長食物的消化時間,增加胃的負擔,長此下去,會使胃受到損害,影響身體健康。
另外,茶中含有鞣酸,它與食物中的蛋白質、鐵質結合,使之凝固,從而影響人體對蛋白質、鐵質的消化吸收,久而久之,會造成生長發(fā)育遲緩和貧血。再加上蛋白質與鞣酸結合生成的鞣酸蛋白有收斂作用,會使腸道蠕動減弱,從而延長食物殘渣在腸道內(nèi)的滯留時間,導致大便干燥,對健康十分不利。所以,在飯后一小時內(nèi)不宜喝茶。
不過,飯后雖然不宜立即喝茶,但像賈府那樣,飯后先用茶水漱口,還是很有好處的。研究表明,用茶水漱口后,98%的漱口者會感到口腔內(nèi)清爽舒適,口臭消失。此外,用茶水漱口還有預防齲齒、預防牙齦出血和防治牙周炎的作用。
編輯/李衍
營養(yǎng)知識
豆類及其制品(1)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到,“多吃奶類、豆類及其制品。”《中國居民膳食寶塔》也提出,居民應“每天吃豆類及豆類制品50克?!?/p>
◇豆類分為大豆類和其他豆類。
◇大豆類按種皮的顏色可分為黃豆、青豆、黑豆、褐豆和雙色大豆5種。
◇其他豆類包括蠶豆、豌豆、綠豆、赤小豆等。
◇大豆類蛋白質含量較高,脂肪含量中等,碳水化合物含量較低;其他豆類蛋白質含量中等,脂肪含量較低,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
◇大豆類中賴氨酸含量較多,但蛋氨酸較少,與谷類食物混合食用,可較好地發(fā)揮蛋白質的互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