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是糖尿病治療的“五駕馬車”之一。合適的運動不僅可幫助緩解糖尿病病情,防止糖尿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而且還能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足部癥狀。但是,對于糖尿病足患者而言,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注意運動中的細節(jié)是尤為重要的。
運動,是公認的治療糖尿病方法之一。它除了有利于降低血糖外,還能促進健康,增加機體抵抗力,減輕精神緊張及焦慮,消除抑郁狀態(tài),增強自信心,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對糖尿病足患者而言,患病前后,運動方式是有所區(qū)別的,應該加以注意。
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
患病前——
應采取低至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而不宜劇烈運動??蛇M行的運動有步行、慢跑、游泳、劃船、自行車、有氧體操、球類、太極拳、木蘭拳、跳繩等。根據(jù)年齡、病情、興趣愛好和運動能力而采用適合自己的方式。
患病后——
可采取的運動方式有游泳、水中運動、上肢運動、低阻力自行車等,也可堅持每天進行小腿和足部運動30~60分鐘,以改善下肢血液循環(huán),預防足部病變的發(fā)展或者加重。足部的運動方法有提腳跟、腳尖運動、彎膝、下蹲運動、甩腿運動等。
伴有神經性關節(jié)炎的患者要穿戴保護性下肢護具進行運動;有外周血管病者可采取步行和游泳、上肢運動;下肢及足部潰瘍的人,可進行上肢運動、下肢肌力訓練,避免壓迫或負重。
運動細節(jié)要重視
運動要長期堅持,持之以恒,循序漸進,逐步適應,逐步提高運動能力。疲勞、發(fā)病時暫緩運動。運動時間應每周3~4次,每次30分鐘左右,強調運動量適宜(運動量適宜的標志為,運動結束后,心率應在休息5~10分鐘內恢復至運動前水平,運動后感覺輕松愉快,食欲和睡眠良好,雖有疲乏,肌肉酸痛,但短時休息后即可消失)。
運動時間以餐后為宜,避開藥物作用高峰期。長時間運動時應在運動前適當減少胰島素劑量和增加食物。
盡量避免惡劣天氣,不要在酷暑及炎熱的陽光下或嚴冬凜冽的寒風中運動。夏季應注意補充水分,冬季注意保暖,并隨身攜帶糖果、巧克力,以便發(fā)生低血糖時食用。
運動后要進行放松活動,加快體力恢復。不宜馬上洗冷水或熱水浴。正確方法是待心率恢復正常后,擦干汗,洗溫水浴。
運動開始時,最好在醫(yī)務人員監(jiān)視和指導下進行。年老者更應密切監(jiān)測心率、血壓、心電圖、自我感覺,發(fā)現(xiàn)情況及時處理。如果運動中出現(xiàn)腿痛、胸痛或胸悶,應立即停止運動,原地休息,并盡可能快地到附近醫(yī)院就診。
運動時最易傷害雙腳,因此,糖尿病足患者運動時更要注意每天堅持洗腳,并細心檢查,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感染、紅腫、青紫、水(或血)皰等,及時進行處理。
注:下期將介紹糖尿病足的儀器康復治療。敬請關注。
編輯/李衍
小貼士
●運動尤其適用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輕度和中度2型糖尿病患者;穩(wěn)定期的1型糖尿病患者。
● 如果有下列情況應禁忌運動:合并各種急性感染;伴有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嚴重糖尿病并發(fā)癥;新近發(fā)生血栓;明顯酮癥酸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