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 理:于嘉男
夏季是腸胃功能最“脆弱”的季節(jié)。人們一方面會感覺食欲下降,吃什么都無味;另一方面因為天氣炎熱,食物容易腐爛變質,加之蒼蠅、蟑螂多,傳播渠道廣,以腹瀉、嘔吐、腹痛等為主要癥狀的急性胃腸道疾病成為夏季的常見多發(fā)病。那么,如何讓腸道堅強起來,抵抗腸道疾病的“入侵”,平穩(wěn)度過炎熱夏季呢?請看本期名醫(yī)談病——
中醫(yī)認為,“脾為后天之本”。這里講的脾,相當于現(xiàn)代醫(yī)學的消化系統(tǒng),包括胃腸。人攝入的食物主要在胃和小腸消化吸收,并從中吸收營養(yǎng)成分,經肝臟加工,成為人體所需物質。未被吸收的殘剩物則被排出體外。因此,作為體內最大、最復雜的微生態(tài)系統(tǒng),胃腸道對人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現(xiàn)代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競爭壓力的持續(xù)存在、不科學的飲食習慣和行為,往往使不少人在不經意間就患了胃腸疾病。
在生活中,腸胃問題非常普遍。據統(tǒng)計,我國腸胃疾病發(fā)病率約占人口的10%~12%,大約1.3億~1.6億人。其中約40%患者長期受腸胃疾病的困擾,也就是說,這1.3億~1.6億人中有5200萬~6400萬人長期受胃腸道疾病的煎熬。隨著年齡的增加,病情不斷惡化,癌變率達16%以上。另有報道稱,我國每年死于腸胃病的人數高達30萬人。一項針對北京、上海、廣州三地外企白領進行的胃健康調查顯示,白領胃病患率高達24%以上?!吨袊髽I(yè)家》雜志日前進行的健康調查結果表明,消化系統(tǒng)疾病患者占中國企業(yè)家的30.77%,潰瘍病患者60%~80%表現(xiàn)為脾胃虛弱;慢性胃炎患者約有1/3的有脾虛的表現(xiàn)。腸胃疾病具有發(fā)病率高,患病時間長,難以完全根除等特點,長期威脅著人們的健康生活。
因此,保護胃腸道健康,要及早著手,提高胃腸道抵抗力,增強消化功能,預防胃腸道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是維護健康的重要措施。然而,保護胃腸道健康,光依靠人體自身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內養(yǎng)外護,增強抵抗力,阻擊“外敵”。
笑一笑,讓腸胃“心情”好起來
人們常說,笑一笑,十年少。心情愉快是健康長壽的重要條件之一,心情的好壞也直接影響著腸胃的感受。不少人在遇到緊急事情的時候都會感到腹痛難忍,這就是腸道受心情影響最明顯的表現(xiàn)。
心理變化引起腹痛和腹瀉的原因主要是人體的腸道非常敏感,當人害羞、生氣、情緒激動時,通常會臉紅,其實在臉紅之前,腸胃已經先紅了,只不過它們變紅我們看不到罷了。當人的精神長期處在壓力的狀態(tài)下時,人體內臟感覺神經會出現(xiàn)失常,以致腸道的功能發(fā)生紊亂。
因此,要想腸胃堅強起來,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讓自己心情愉快,保持情緒穩(wěn)定,避免緊張、焦慮、惱怒等不良情緒的刺激。同時,注意勞逸結合,防止過度疲勞而殃及腸胃。
防一防,給胃腸把好關
腸胃是最容易受傷的部位之一。內傷有腸胃不適、消化不良等,外傷就是各種各樣的腸道傳染病。不管是對付內傷,還是應對外傷,都要做好預防工作,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增強腸胃抵抗力,調動腸胃的積極性。
生活好習慣 有效防內傷
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防“內傷”最為重要的一點。生活上最簡單的做法就是注意胃部的保暖,按時就餐,少吃多餐,忌暴飲暴食。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飽(吃七八分飽即可),晚上要吃少。習慣坐著吃飯,千萬不要站立或蹲著吃飯。
多吃素菜和粗纖維食品。戒吃辛辣、油炸、煙熏等食物。不吃過酸、過冷等刺激強烈的食物。不飲酒,少飲濃茶、咖啡等。除正餐中的湯外,每日至少喝5~6杯水。
講衛(wèi)生,防外傷損腸胃
腸道傳染病的傳染源是患者、病原攜帶者、患病和帶菌的動物。傳染源糞便中帶有大量病原體,若人食用或飲用了受污染的食物和水就可發(fā)病。了解腸道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就不難知道預防腸道傳染病的重點是防止“病從口入”,只要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下列問題,就可以減少發(fā)病機會,防止各種外傷損害腸胃。
注意飲水衛(wèi)生 不要喝生水。殺滅飲水中致病菌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煮沸。一般在100℃以上、1~2分鐘即可殺滅致病微生物。
注意衛(wèi)生要養(yǎng)成做飯前、吃飯前、便后洗手的習慣,避免食物受到污染。
滅蠅滅蟑滅鼠蒼蠅、蟑螂、老鼠是病原菌傳播媒介,其身上沾染成千上萬的致病菌,極易污染食物、餐具,所以一定要積極搞好環(huán)境衛(wèi)生,滅蠅、滅蟑、滅鼠。
動一動,延緩腸胃衰老
腸胃易受傷跟“腸胃年齡”不同程度地提前衰老有關。而缺乏運動是引起腸胃衰老的一個重要因素。適度而規(guī)律的運動,不僅可以讓人們活躍起來,促進身體機能,也能增強腸胃的消化、吸收和蠕動功能,讓腸胃動起來,延緩腸胃的衰老。
久坐者每隔1~2小時就應站起身活動一下。還可以試著進行下面介紹的保健方法:
腹部按摩端坐,左手叉腰(拇指在前,四指在后),右手從胃部開始向左下方擦揉,經小腹、右腹還原于胃部為1次,共按摩36次。然后,以右手叉腰,左手按摩36次,方法同上,方向相反。也可取仰臥式按摩(不需叉腰)。按摩時自然放松,輕重適度,過飽、過饑、極度疲乏或情緒不穩(wěn)定時都不宜進行按摩。
腹式呼吸吸氣時小腹徐徐鼓起(上腹必隨之而起),呼氣時小腹慢慢收回。行、立、坐、臥,隨時隨地均可練習。通過腹部的一起一伏,可以達到按摩內臟的作用,增強胃腸的蠕動功能,避免消化不良和便秘的發(fā)生。
此外,做仰臥起坐運動,也可增加腹肌力量,提高排便功能。
想一想,給腸胃尋找“外援”
有了好心情和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進行合理的運動之后,我們還得想辦法為脆弱的腸胃找點“外援”。不少食物既是腸胃的朋友,也是腸胃不可缺少的“外援”。
傳統(tǒng)“外援”——食療
中醫(yī)認為,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由于后天的氣、血、津、精的損耗,很容易導致脾胃之虛損。所以中醫(yī)有“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的說法。因而中醫(yī)非常重視脾胃虛弱問題。很多中醫(yī)著名的調理方劑都是針對脾胃而設計的。如果注意了對脾胃的調養(yǎng)和保健,就更能長久地保持健康。
常用養(yǎng)胃食物有小米、南瓜、菠菜、胡蘿卜,健脾養(yǎng)胃的食物有山藥、蓮子、大豆、谷物、扁豆、薏苡仁、山楂、香蕉、大棗、板栗、豬瘦肉、牛肉、雞肉、牛奶、豆制品等;補益脾胃的中草藥有人參、茯苓、黃芪、白術、白芍、陳皮、甘草等。
□紫菜南瓜湯
用料:老南瓜100克,紫菜10克,蝦皮20克,雞蛋1枚,醬油、豬油、黃酒、醋、味精、香油各適量。
制法:先將紫菜水泡、洗凈,雞蛋打入碗內攪勻,蝦皮用黃酒浸泡,南瓜去皮、瓤,洗凈切塊;再將鍋放火上,加適量清水,投入蝦皮、南瓜塊,煮約30分鐘,再把紫菜投入,10分鐘后,將攪好的蛋液倒入鍋中,加入佐料調勻即成。
□清燉鯽魚
原料:鯽魚1條,橘皮10克,生姜50克,胡椒2克,吳茱萸2克,黃酒50克,鹽、蔥、味精適量。
制法:將鯽魚去鱗及內臟,生姜切片后放魚上幾片,其余和橘皮、胡椒、吳茱萸一起用紗布包填入魚腹內,加入黃酒、鹽、蔥,注入15毫升水,隔水清蒸半小時,取出藥包,加味精調味即可。
□砂仁肚條
原料:砂仁10克,豬肚1000克,醬油、白糖、花椒、胡椒、蔥白、生姜適量。
制法:鍋內加油,燒熱,放入生姜、花椒、胡椒炒香,加入醬油、白糖,加水適量,用大火燒開,然后將豬肚、砂仁放入水中,煮沸后10分鐘,小火爆粑即可。
□干姜粥
原料:干姜3克,高良姜3克,粳米60克。
制法:先煎干姜、高良姜取汁,再入粳米同煮為粥。
□牛奶粥
原料:大米100克,牛奶500克 。
制法:大米淘洗干凈,加水旺火燒開后,改用小火煮成粥,倒入牛奶攪勻,繼續(xù)用小火熬煮約40~50分鐘即成??芍苯邮秤靡部筛鶕谖都犹腔螓}調味。
□蓮子糯米粥
原料:蓮子50克,糯米100克,白糖適量。
制法:溫開水浸軟蓮子,去皮、芯,清水洗凈;糯米淘洗干凈,浸泡1~2小時,撈出瀝干,待用。放入蓮子、糯米、清水煮成粥,加白糖調味即可。
新派“外援”——益生菌
除了合理飲食,多吃一些有益腸胃功能的食物外,適當增加益生菌的攝入,更可事半功倍,增強腸胃抵抗力。
乳酸菌 人體代謝產生的乳酸,可提高胃內食物的預消化,有效抑制腸道腐敗菌的繁殖和有害物質的產生,防止便秘;能調節(jié)腸道菌叢,提高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還能降低膽固醇,抑制腫瘤細胞生長及防老化作用。
人體腸道內乳酸菌的數量,隨著人的年齡增長而逐漸減少。當人到老年或生病時,乳酸菌數量明顯下降,臨終時完全消失。平時,健康人益生菌比患者多50倍,長壽老人比普通老人多60倍。因此,人體內乳酸菌數量的實際狀況,已經成為檢驗人們是否健康長壽的重要指標?,F(xiàn)在,由于廣譜和強力抗菌素的廣泛應用,使人體腸道內乳酸菌遭受到嚴重破壞,抵抗力逐步下降,導致疾病越治越多,健康受到極大威脅。所以,有意增加人體腸道內乳酸菌的數量就顯得非常重要。目前國際上公認乳酸菌是最安全的菌種,也是最具代表性的腸內益生菌。人體腸道內以乳酸菌為代表的益生菌數量越多越好。諾貝爾獎獲得者、生物學家梅契尼柯夫這樣評價乳酸菌:乳酸菌=益生菌=長壽菌。
常用含乳酸菌商品包括藥物和食物。除了添加乳酸菌的酸奶以外,還有直接以乳酸菌為成分的藥,如乳酸菌素片(嚼服,成人每次3~6片,每日3次;小兒每次1~2片,每日3次)、媽咪愛(口服,2周歲以下:每次1袋,每日1~2次;2周歲以上:每次1~2袋,每日1~2次。小于3歲的嬰幼兒,不宜直接服用,可用低于40度的水或牛奶沖服)、金雙歧(口服,每日3次;成人每次2~4粒。2歲以下兒童1~2粒。須將內容物倒出,用溫開水溶解后沖服)。
雙歧桿菌在腸道黏膜表面形成天然屏障,抵御致病菌的侵襲;合成人體需要的葉酸、泛酸、尼克酸以及B族維生素等養(yǎng)分,促進腸道黏膜對鈣、鐵等礦物質的吸收;分解亞硝酸鹽等致癌物。
雙歧桿菌作為微生態(tài)的調節(jié)劑,能促進人體對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提高免疫力,預防和治療便秘及腹瀉,降低有害血脂,抑制腸道病原菌和腐敗微生物的生長,還有分解致癌物質等作用。它是一種維持腸道清潔衛(wèi)生的有益菌群。
嬰兒出生后幾小時,雙歧桿菌在腸道內便開始出現(xiàn),1~2周后形成數量巨大的菌群,這就是嬰兒免疫力較強的原因。但隨著年齡增長,雙歧桿菌的數量逐漸減少,到中老年時所剩無幾,此時各種胃腸道疾病也乘虛而入。
為了使老年人體內的雙歧桿菌得到激活和大量繁殖,科學家首先想到的是服用活菌來增加菌群數。但活菌只能短暫生存,不能附著人體腸道壁形成菌群。為此科學工作者研究出一種雙歧桿菌的增殖因子——雙歧因子(低聚異麥芽糖)。它是一種不被人體消化吸收的物質,服用后能直接進入腸道,有選擇地刺激雙歧桿菌的生長和活力,從而使體內雙歧桿菌大量增殖,以抵抗有害菌的侵入,減少疾病的發(fā)生。因此,雙歧因子被許多科學家譽為第五代保健品。
◆促進雙歧桿菌增殖
雙歧桿菌能發(fā)酵雙歧因子產生短鏈脂肪酸(主要是醋酸和乳酸)和一些抗生素物質,從而抑制外源性致病菌和腸道內固有腐敗細菌的產生和繁殖,通過微生物拮抗,對有害菌起到排斥作用。由雙歧桿菌產生的抗菌物質,能有效抑制志賀氏菌、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和其他一些致病微生物。
◆防止便秘
雙歧桿菌發(fā)酵,雙歧因子產生的短鏈脂肪酸,能刺激腸道蠕動,增加糞便濕潤度,并保持一定的滲透壓,從而防止便秘。由于雙歧因子是通過改善腸道微生物平衡,從根本上恢復腸道正常排毒功能,因此不會像服用瀉藥一樣產生依賴性、抗藥性,不會產生其他毒副作用,屬健康的生態(tài)清腸排毒食品。
◆抑制病原菌和腹瀉
雙歧因子的增殖作用,能有效地抑制病原菌,減少腸道內有害菌的數量,使原生菌在消化道內迅速占領陣地,抑制病原菌,緩解腹瀉。
◆保護肝功能
肝功能異常時會影響腸道菌群的結構和功能。攝入雙歧因子可減少有毒代謝產物的形成,減輕肝臟分解毒素的負擔。
◆降低血清膽固醇
服用雙歧因子可使血清膽固醇明顯下降。如連續(xù)2周~3個月每天攝入15~30克雙歧因子,可減少血清膽固醇20~50毫克/分升。
◆優(yōu)于食物纖維素的功能
由于雙歧因子不被人體消化液消化,故又稱為低分子質量、非黏性、水溶性的膳食纖維。比膳食纖維優(yōu)越的是,其攝入量較小,有一定的甜味,完全水溶性,可添加在任何食品中,而不影響食品原有風味,不增加黏度,不影響礦物質和維生素的吸收。此外,糖尿病患者亦可放心食用。
常用含雙歧菌商品有:
麗珠腸樂(回春生)用法:口服,成人每次2粒,每日2次。
培菲康膠囊(不宜與抗生素同用)用法:口服,0~1歲,1/2粒;1~6歲,1粒;6~12歲,2粒,每日3次。
金雙歧用法:口服,每日3次,成人每次2~4粒,2歲以下兒童每次1~2粒,須將內容物倒出,溫開水溶解后沖服。
選一選,合理聯(lián)合用藥
益生菌的補充可以彌補體內益生菌的減少,從內增加腸胃的戰(zhàn)斗力。但是,益生菌再怎么“英勇無比”,入侵的“敵人”數量過多時,也需要“救兵”支援。特別是在面對腸道寄生蟲病的時候,需要聯(lián)用一些藥物,共同增加腸胃戰(zhàn)斗力。
目前應用的廣譜驅蟲藥主要有阿苯達唑(丙硫咪唑或腸蟲清)、左旋咪唑(腸蟲凈)、甲苯咪唑(驅蟲康)等。在臨床應用中,阿苯達唑為治療寄生蟲感染的首選藥物,不僅對腸道寄生蟲有著較好的療效,對腸道外寄生蟲病的療效也為其他藥物所不及。
但應該注意的是,目前所有的抗寄生蟲藥都存在程度不一的不良反應,如頭痛、腹痛、惡心、皮疹、癔癥樣反應等。在寄生蟲病多發(fā)區(qū),重復等量用藥使蟲體產生抗藥性也是不可忽視的問題。因此,對于不同的寄生蟲,應選用各自的最佳藥物,或者合理的聯(lián)合用藥(治療鞭蟲感染時服用阿苯達唑+伊維菌素)以增強藥性,緩解短時間內缺乏新藥的矛盾;即使服用同一種藥物,療程也應因病而異。
編后:腸胃功能的建立和維護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也不是一種藥物、一種食物就可以做到的,需要從生活習慣、飲食習慣、運動、藥物多方面入手。只有這樣,才可以擁有堅強的腸胃。
>>相關鏈接
慎用抗生素 保證腸胃平衡
濫用抗生素是導致腸胃功能下降的一個重要因素。許多抗生素,尤其是口服后,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胃腸道不良反應,如惡心、嘔吐、腹瀉或食欲下降,甚至影響肝臟、腎臟和造血功能,其中以廣譜抗生素引起的胃腸道不良反應較為嚴重。
人體的皮膚黏膜和與外界相通的腔道,如口腔、鼻、咽、腸道等處,都寄生著一定數量的細菌,這些數量繁多的細菌,與人體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約,對人體不但無害,反而有益。其中腸道的正常菌群,在食物的消化吸收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而且,腸道正常的菌群還對危害人體健康的致病菌有著強大的抑制作用,可以有效地抑制它們的生長繁殖,這對人體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在醫(yī)學上稱為生態(tài)平衡。
抗生素特別是廣譜抗生素的應用,往往使體內各處的敏感菌受到抑制,而使耐藥菌乘機在體內繁殖生長,導致二重感染。也就是說,本來用抗生素想殺滅致病菌,結果反遭致更厲害的細菌感染,其中,耐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和革蘭氏陰性桿菌是二重感染的主要病原。由耐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所致的二重感染,主要表現(xiàn)形式為腸炎??梢?,廣譜抗生素應用過程中所引起的二重感染往往會加重腹瀉。
另外,廣譜抗生素的應用使腸道內很多細菌受到抑制,這些細菌中有些具有合成維生素B族和維生素K的能力,菌群失調后就可能導致復合維生素B缺乏,可出現(xiàn)惡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癥狀。因此,抗生素務必慎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