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世,誰都追求幸福。衡量是否幸福,按照中國人的傳統(tǒng)習慣,就是生活水平的狀況如何。今年是改革開放30周年,國人的生活水平與從前已大不一樣。從這個角度講,我們已經(jīng)擁有了幸福。
但是,幸福又是一個不確定的概念。有位先生從窮變富,過上了衣食無虞的生活,覺得自己很幸福,吃飽了就到大街上轉(zhuǎn)悠散步,一派春風得意的樣子。有一次,他見到路邊有個新裝修的店鋪,便走進去瞧瞧。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個店鋪竟是他多年未謀面的一位熟人開的,而這位老兄本來比他窮多了,可幾年的時間,卻有了這個黃金地段價值百萬的鋪面!這下,他覺得自己沒面子了,于是,他也不再感到自己幸福。
實際上,這位先生的生活水平并不低,可他卻在與別人的攀比中感到了憋屈,心理不能承受,煩惱便來了。
其實,在具備基本的物質(zhì)條件的情況下,一個人幸福不幸福,就看他的生活態(tài)度如何。如果他達觀,想得開,沒煩惱,幸福就與他相伴,反之,煩惱越多就越不幸福。
說到這里,讓我想起一個有趣的寓言——
土撥鼠太太慫恿丈夫?qū)W習鷹和狐貍們的長處,丈夫卻嗡聲嗡氣地說:我沒有狐貍的長腿也沒有鷹的翅膀,我只是土撥鼠而已。土撥鼠太太覺得丈夫沒出息透了,苦悶之下,它去問哲人:哲人啊,我怎樣才能讓我的丈夫擁有狐貍的機警勇敢又具有鷹的雄才偉略?
哲人問:“你打算成為一名戰(zhàn)士嗎?”
土撥鼠太太說:“不?!?/p>
“那你為什么用一個戰(zhàn)士對統(tǒng)帥的要求來要求你的丈夫呢?”
“我想成為一個被鄰居太太們羨慕的幸福妻子?!?/p>
哲人就笑了:“你認為被鄰居太太們羨慕的標準是什么?”
“丈夫英俊,勇敢,有統(tǒng)帥能力……”土撥鼠太太羅列了一堆條件。
“這些是誰告訴你的?”“我的鄰居太太們?!?/p>
“那是他們丈量幸福的尺子,你有自己的尺子嗎?”
土撥鼠太太茫然地搖搖頭。
“用別人的尺子怎么能丈量出自己的幸福?”哲人微笑著說,“你應該有自己的尺子而不是借用別人的標準來丈量自己的幸福。感受幸福的時候,不要往上看,因為你往上一看,虛榮就出動了,幸福是個膽怯的小動物,害怕被往上攀比?!?/p>
看來,幸福是一種感覺,一種精神享受,它并沒有統(tǒng)一不變的標準。在一個以財富衡量人的價值和成就的時代,物質(zhì)和利益的欲望無限膨脹,煩惱就愈多,幸福感就越少。當一個人有心享受生活、感到滿足的時候,才會有幸福感。如果你覺得開心,快樂,沒有任何不舒服感,那就是幸福。說白了,只要你覺得幸福,那么你就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