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婆婆是個普通的人,又是個特別的人。說她普通,因為她和其他退休老人一樣,買菜、洗菜、燒菜樣樣在行:說她特別,是因為她在職時是一個學生敬仰、教師尊重、社會上有口皆碑非常要強的好老師。她在教育這塊沃土上默默耕耘,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合格人才,她的事跡先后被《人民日報》《農(nóng)民日報》《大眾日報》《德州日報》等報紙報道,雖然現(xiàn)在已經(jīng)退休,婆婆還關心著她心愛的教育事業(yè),被縣教育局聘為“教育系統(tǒng)行風建設監(jiān)督員”。
1961年,婆婆放棄了在河北昌黎縣優(yōu)越的生活和工作環(huán)境,隨公公來到離家千里之遙的山東寧津,在離縣城十多里的一個小村莊教書。才來到寧津的婆婆水土不服,身體非常瘦弱,公公卻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她。婆婆咬緊牙關,用單薄的身體支撐著這個家。
我老公對小時候的事記憶猶新:“那時,我們住在村頭大隊停用的大場院里,四周沒有圍墻沒有鄰居,有的是夜晚風吹玉米葉的‘嘩嘩’聲,有的是野貓在屋頂瘆人的慘叫。在電閃雷鳴的黑夜,母親懷抱著三個幼小的兒女嚇得瑟瑟發(fā)抖。母親病了,還堅持去上課。半夜發(fā)起高燒。我們三個孩子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我只好和八歲的大姐去村里找醫(yī)生,六歲的二姐在家照顧母親,走在黑漆漆的小路上心里打鼓,故事里的妖魔鬼怪好像全跟在身后。不知從哪里傳來一聲似有似無的咳嗽聲,我嚇得大喊‘鬼啊,鬼來了’,本來就嚇得緊緊抓住我的姐姐撒腿就跑,也沒有留意腳下的路,我和姐姐都掉進路邊的豬圈里了?!?/p>
1974年,由于婆婆教學成績突出,領導調她去另一所小學擔任主課教師。當時鄉(xiāng)村小學的教學條件十分簡陋,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冬天更是寒風刺骨,孩子們凍得拿不出手來寫字。婆婆看著孩子們受罪十分心疼,找領導跑部門,新教室終于蓋起來了,新桌凳也擺出來了,孩子們歡天喜地進了新教室。
學校條件好了,可是孩子們入學還是不太理想,每到新學期,空了一半的教室讓婆婆的心痛得緊。為了不讓貧困學生輟學,她先后多次走訪家長,跑東家走西家,苦口婆心地勸說家長讓輟學的孩子回歸學校。有些家長不理解:“喬老師啊,人家學校給你工資,我家哪有錢啊,要不你出錢讓我孩子上學吧!”婆婆雖然知道這只是家長的托詞,為的是不讓她管閑事,可婆婆為了孩子的前途,真的拿出自己的工資給孩子交了書費。孩子的家長感動了,現(xiàn)在婆婆再回村里,還有很多老人拉著她的手使勁往家里讓:“喬老師啊,要不是你那時候,孩子沒有文化哪有現(xiàn)在的好日子啊。幸虧喬老師當初了!”具體給多少個學生交過學雜費,婆婆沒有統(tǒng)計過,婆婆偶爾說過一句話我倒是記住了:“有三個,太困難,我給交吧,四百多……一輩子的大事啊……”
正當婆婆為教育事業(yè)大展宏圖時,病魔悄悄向她襲來。1991年初,婆婆偶爾在右乳房上摸到一個雞蛋黃大的腫塊,卻不痛不癢,當時我和老公才結婚,大家都催婆婆去醫(yī)院檢查,婆婆卻不以為然,因為她當時正教著畢業(yè)班,每天起早貪黑。沒想到10月份時,腫塊就長到雞蛋大了,去醫(yī)院抽血、化驗、B超、透視……報告單出來了——乳腺癌!靜脈注射消炎藥~星期后,婆婆被推進了手術室,切除了右乳房和腋下淋巴組織??h里、鄉(xiāng)里、村里、學校的領導同志們來了。不知名的學生家長來了,已經(jīng)長大成為老板、企業(yè)家的學生也來了。在婆婆住院期間,我這個做兒媳婦的才知道自己有個多么崇高的婆婆。乳腺切除后經(jīng)過病理化驗,婆婆的腫瘤是良性的,這才讓我們懸著的心落了下來!本來鎮(zhèn)教委安排婆婆在家病休,拿全額工資,可好強的婆婆牽掛著自己的學生,經(jīng)過了化療等一系列治療之后,婆婆不顧家里人的反對,又開始了她的教學生涯!在手術8年后,59歲才戀戀不舍地離開了她最心愛的教育事業(yè),可她又開始和公公一起買菜做飯,給全家人當起了好后勤。
經(jīng)歷了1991年那場生死磨難之后,婆婆對人生價值和身體健康也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意識到健康才是幸福的源泉,每天婆婆在朝陽下迎著太陽散步,晚上在社區(qū)翩翩起舞,有病早治療。無病自己保健?,F(xiàn)在婆婆做完手術已經(jīng)17年了,身體沒有什么太大的毛病,因為婆婆知道,自己身體好了,就是帶給孩子們最大的精神財富,就是給孩子們創(chuàng)造良好的工作學習環(huán)境。而我也從婆婆對事業(yè)的執(zhí)著當中看到一種另類的養(yǎng)生觀——熱愛生活,頑強拼搏!
責任編輯 鄒佳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