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富貴談花鏡
唐代瑞花鏡,圓形,直徑17.6厘米。橋形鈕,鈕座為圓形菊花紋,主圖飾為五朵牡丹花與枝葉紋相間繞鈕環(huán)列。在外飾一高圈連珠紋,寬素緣。全鏡黑漆古,極少銹斑。在光線映照下,菊花紋呈現(xiàn)白色,牡丹花葉紋呈現(xiàn)紫紅色,圖飾雕工精致,雍容華麗。
“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唐人甚愛花,唐詩中有花,唐鏡中有花,唐代貴婦頭飾上的發(fā)髻與花簪也特別艷麗。李白曾寫下“一枝紅艷露凝香”的名句,千古吟詠。還有張旭的桃花,元稹的宮花,劉禹錫的野草花……說不盡,寫不完。在鏡上雕出各種花卉紋飾稱“瑞花鏡”,寓意富貴榮華?;ɑ艿钠贩N有芙蓉、桃花、石榴花,菊花、荷花、牡丹花。花的形狀千姿百態(tài),有纏枝的、折枝的和攀枝花紋,還有經(jīng)過裝飾的寶相花紋。有用花卉作主圖案,亦見蜂蝶采花,雀繞花枝等精美圖飾。
瑞花鏡是唐鏡中一大鏡種,流行于大唐盛世之時,延續(xù)甚久遠,至宋代仍鑄造和使用。文中介紹這面花卉鏡亦是筆者摯愛。每當夜闌人靜挑燈觀賞時,會感到安靜祥和,心緒頓時舒暢,這正是古銅鏡藝術(shù)品的感染力。
東漢·四車馬畫像鏡
拙藏一面東漢四車馬畫像鏡,圓形,直徑28厘米。大圓鈕,圓鈕座外飾連珠紋帶。四枚圓座乳將其分隔為四區(qū)。主圖為一組四馬駕車,方形車與并有幔蓋。左右相鄰飾兩組仙人像,主神儀態(tài)端莊,袖手盤座,榜題“東王公”、“西王母”。主神兩旁有侍者及羽人伴隨。隔鈕相對一區(qū)飾五羽人像,形態(tài)各異。近緣處飾雙線水波紋帶及鋸齒紋帶。全鏡構(gòu)圖飽滿,雕工精細。其版模甚佳,是一面難得的頭模鏡。
1956年筆者入讀大學歷史專業(yè),可能是這個緣故,后來對古幣、古鏡、古陶瓷都感興趣。現(xiàn)今寫點古鏡文字,除了從藝術(shù)方面品評外,也想借歷史角度“尋根”,發(fā)掘內(nèi)涵。畢竟古鏡是文物,每個鏡種的產(chǎn)生都有其歷史背景。文中介紹的車馬畫像鏡,有鏡書的作者認為,它鑄造于三國六朝時期,此看法似乎不準確。據(jù)有關(guān)出土資料得知,河南洛陽東漢墓出土一面車馬畫像鏡,直徑19.2厘米;浙江紹興東漢墓葬出土鏡兩面,直徑21厘米、22厘米,說明車馬畫像鏡始鑄于東漢,延續(xù)至魏晉時期仍然鑄造使用。
部分車馬畫像鏡有銘文帶,其中見“吳向陽周氏作鏡”字樣,經(jīng)專家考證,即“吳郡吳縣向陽里周氏作鏡”。又見這類鏡種在紹興地區(qū)出土較多,故可判斷:東漢時車馬畫像鏡盛行于長江中下游江浙地區(qū),與當?shù)鼐用癯绨菹扇送跄改锬锏淖诮绦叛鲇嘘P(guān)。鏡中還有“東王公”畫像,寓意成雙成對,是人們所追求的婚姻美滿家庭幸福。這類鏡種近年亦見拍賣,鏡面大而品相佳者最受青睞。(責編:石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