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在《收藏界》2007年12期的浙江袁華惠先生的《日本“銅山至寶”錢莊錢》一文,其觀點基本正確。筆者想借貴刊一角,作些重要的補充,以便讀者理解。
“銅山至寶”中的“銅山”二字含義沒有說明清楚?!般~山”二字,其實是指日本著名的銅礦——足尾銅山銅礦,位于櫪山縣足尾町,始于江戶時代的公元1600年開產。也就是說用銅山當地銅礦產的銅來鑄造。
余榴梁、王臻合著的《錢幣投資技巧》一書中有《日本、朝鮮和越南歷史鑄錢年表》,其中明確標出“銅山至寶”1863年。
汪雷編著的《古錢幣價格》一書記載:“‘銅山至寶’還有其他形制,如小平,光背,孝明天皇,1863年”。
董大勇先生編著的《中國珍稀古錢鑒定要領》一書中也有“銅山至寶”背當五十的長方形錢牌的記載。
另外,《收藏》雜志2007年11期上刊登的江蘇南通陳白子先生的《泉網解惑》一文,首次刊出“銅山通寶”折五型錢幣,同樣沒有說明“銅山”二字作何解釋。
值得一提的是,該文說“銅山通寶”的材質是青銅質,筆者以為是黃銅質。日本環(huán)境保護資料顯示,足尾銅山銅礦,大量冶煉黃銅礦,大量的二氧化硫與其他有毒有害物質流入周圍的村莊,使周邊村莊發(fā)生了多起足尾銅山礦毒事件,這些足以證明“銅山通寶”應是黃銅質地。(責編:丁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