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用藥如用兵”。那么,用藥治病也就跟打仗一樣:“敵人來犯”就要擂鼓上陣,讓藥物“上!”戰(zhàn)斗結束就要鳴金收兵,將藥物“撤!”何時“鳴金收兵”(撤藥)得根據(jù)病情輕重、用藥的療程而定。處方藥當然需按醫(yī)生的醫(yī)囑停藥,非處方藥(OTC)往往要自己掌握。下面幾項把握停藥時機的要領可供參考。
立即停藥不能等
便秘、痛經(jīng)、花粉過敏、飲食不節(jié)引起的吐瀉,以及持續(xù)不久的癥狀,其用藥往往采取“速戰(zhàn)速決”,癥狀解除馬上撤藥。如頭痛、牙痛用去痛片,發(fā)熱用解熱劑,胃腸痙攣引起的腹痛用阿托品等,癥解藥停,不應濫用久服。是藥三分毒,如果該停不停,不僅是一種浪費,更嚴重的是藥物會增加肝腎的負擔和產(chǎn)生毒副作用。
此外,應用毒副作用較多或容易產(chǎn)生依賴性的藥物,也應當“見好就收”及時停藥。如長期用度冷丁止痛,用安定催眠,容易產(chǎn)生依賴、成癮。長期濫服四環(huán)素、氯霉素等廣譜抗生素,可造成消化道菌群失調(diào),引起二重感染而導致“抗生素相關性腸炎”,除了可引起腹痛、腹瀉,嚴重者可出現(xiàn)脫水、酸中毒及電解質(zhì)紊亂等,甚至危及嬰幼兒的生命。
按照療程不能急
對不少疾病,為了達到徹底治療的目的,有比較明確的用藥療程,其療程有數(shù)日、一周、半月或更長者。如抗癆藥治肺結核3個月為一療程,全療程一年或一年半;再如海群生治療絲蟲病的7日療法;H2受體拮抗劑治療潰瘍病的4~6周一療程等。一般是療程完成才能停藥。H2受體拮抗劑治療潰瘍病的療程結束后,即使胃鏡檢查潰瘍已經(jīng)愈合,一般還要繼續(xù)用藥以鞏固療效。因為消化性潰瘍?nèi)菀讖桶l(fā),尤其是十二指腸潰瘍,治愈后若立即停藥,復發(fā)率高達80%。因此必須“宜將剩勇追窮寇”——為防止復發(fā),在潰瘍治愈后,還應使用小劑量藥物進行維持治療,短則一年半載,長則三年五年。
長期用藥不能斷
一些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癲癇及精神病等,目前尚無特效藥,用藥只能治其標,不能治其本。用藥后能減輕癥狀,可一旦停藥,癥狀又會復發(fā)。這類疾病大多需長期用藥,有的甚至終身服藥。服這些藥物,也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式地服服停停,應該按醫(yī)囑服藥。
緩慢停藥不能快
某些藥在長期應用中不能“急剎車”,否則會使病情“反跳”、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如長期應用β受體阻滯劑心得安治療高血壓、甲亢或心律失常,驟然停藥,除了導致“反跳性高血壓”,嚴重者還會引起心絞痛、心肌梗死而死亡。長期應用皮質(zhì)激素也不能驟停,要像火車進站那樣,先減速(減量)再“剎車”。
文/李定國 摘自《生活之友》